写作笔记:素材积累法&写作三个基本要求&写作逻辑结构

四种常见写作素材积累法

积累素材主要有四个方法:

(1)阅历。一个有阅历的人就像一本书,他的经历、感悟、包括对过去的追忆,都是写作的好素材。那么如何得到阅历呢?首先,从自身经历中来,当过妈妈的人就有育儿的经历,参与过支教的人就有面对山区孩子的经历;第二,从他人经历中来,多与有阅历的人聊天,多听、多看,如此他人的阅历就可以收集到自己的素材库中了。

(2)观察。相信你一定注意到过,对于同一件事,有人写出来,能够做到内容翔实、细节丰富,而另一些人却只能写出干巴巴的两三句话,完全没有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就在于人们对事件的观察程度不同。例如描述一个小孩在玩泥巴,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如,当时的天气,孩子的神态,他在用泥巴做什么,他的衣服又是什么样的等等。写出了这些细节,相信你的文章就有了灵气。

(3)思考。人的大脑一刻不停地在转动,每一刻都会有很多的想法和念头。当我们不注意,这些想法可能就消失了,但当我们沿着一个想法一直思考,就会得到很多的结论。例如,你看电影,与电影产生了共鸣,这就是电影带动了思考,你将自己的经历与电影内容结合,更深刻地理解电影所表达的思想。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思考,但很少人会将这种思考记录下来,导致我们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表达。你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或在手机中安装一个记事本软件,把大脑中的点滴想法随时记录下来,如此长时间的积累,这个“笔记本”就会成为你的写作素材库,下次再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没有内容了。

(4)阅读。其实人们大部分的知识都是从阅读中学习的,你可以没登陆过月球,但知道月球的地貌,没在古代生活过,却能了解当时的历史,这都是书本提供给你的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有目的的阅读三类书籍。第一类,信息类书籍,如历史书,科普书等,它可以让你增长见识。第二类,思维模式类书籍,它可以为你提供一些不同的理念、看问题的方法、思维和视角。如读完《经济学原理》你就知道了“稀缺性”这个词的概念;读完《乌合之众》你就明白了什么是群体无意识。第三类,文学类书籍,你可以在阅读别人的作品中学习其写作方法,这是对你写作方法的提升最有直接帮助的书。

这里提供一份按以上三类书籍划分的书单,希望可以帮助你增加写作素材。

《乡土中国》  费孝通

《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公正》 迈克尔·桑德尔

《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

《黑天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姥姥语录》倪萍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

《围城》钱锺书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写作就是要把一件事讲清楚。

写作的常见文体有5种:记叙文,把一个故事讲清楚;说明文,把一个物体、物品讲清楚;散文,把某一种情感讲清楚;议论文,把一个观点讲清楚;应用文,把其具体应用的场景要求讲清楚。

如此看来,写作就是要求你把想讲的内容讲清楚。有一句更加极端的话“写作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这句话不代表说写作就是讲故事,但是可以侧面看出,如果你能够把故事讲明、吸引人,那么写作对你来说也就容易很多了。

2.讲清楚一件事的三个基本要求

把一件事讲清楚有三个基本要求,落实到写作中体现为三个线索,你可以通过这三个线索检查一下自己的文章,看看自己是否把内容讲清楚了。

第一,先后顺序。这是对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作者要把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明确清楚。简单来说,叙述的顺序有几种: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的顺序、逻辑顺序等等。另外,如果是公文或者结构比较复杂的文章,有先总结后分论的顺序,或者逐层递进的顺序。

第二,行文的连贯性。这里所指的文章的连贯性包括结构上和语义上的连贯性。结构的连贯指的是,如文章中,我们要列举某个事件的四个影响,把这四点分别标记为一、二、三、四,别人自然会理解这四点是有关系的。而语义上的连贯,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连接词,如“因为、所以”,因为学会了写作,所以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不管、都”,不管刮风下雨,他都按时到岗。

第三,文章的节奏感。文章不是每一部分都要均匀用力,有的地方需要笔墨多点,而有的地方则要少些。文章节奏感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每一部分的详略,在一些地方要加以强调,在另外一些地方则可以一笔带过,这就体现了不同的行文节奏。

以上三点,我们称之为写作的底层框架。



写作的逻辑结构

把一件事讲清楚不容易,要用文字把一个道理写出来就更难,这涉及到文章的逻辑结构。最常用的逻辑结构有两种,一种为“三步法”,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种为“总分总法”,即“给出结论——给予解释——总结拔高”。下次你想写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文章用了哪种结构,是不是有遗漏或者没讲全面,以免让读者都不明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