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青隨筆】十五,張飛,蒲氏宅第和散夥飯

7/27,星期六,我們決定在閬中古城休整半天再返回出發地重慶。

閬中位於嘉陵江中游,三面環水,也算個半島,早年屬巴國,東漢時屬蜀國,當年劉備讓張飛擔任閬中軍區司令,也不是光看在結拜兄弟份上的,因爲閬中不僅僅有牛肉吃,有好酒喝,閬中軍區可是承擔重要任務的。

閬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屬於蜀漢之爭的戰略要地——漢中的前沿接近地,進,可出白水關,直取漢中。退,可扼嘉陵江天險,守巴蜀大地,就像濟南軍區一樣,直面美日韓。後來張飛果然不負衆望,退張郃,而後助劉備奪取漢中,這閬中軍區司令沒有白當。

劉備奪取漢中後,派魏延鎮守漢中,張飛的閬中就變的像當年的武漢軍區,屬於戰略預備隊,北助魏延扼守漢中,東聯關羽抗曹魏和東吳。

關羽丟失荊州,兵敗身亡後,劉備親率5萬子弟東征,東吳陸遜也率5萬水陸聯軍與蜀對抗,結果陸遜一把火,火燒七百里連營,劉備落得個隻身逃命,一命鳴呼於白帝城。

開戰前,車騎將軍益德同志準備親率1個甲種師(1萬多人)作爲二梯隊,前往夷陵助戰,不料被帳下部將張達和範強所殺。試想,如果張飛帶領這預備隊殺入江漢平原,那結局又會是如何,可惜歷史無法逆轉,大江奔騰東流去,英雄豪傑留青史,我等草民只會扼腕嘆息,茶餘飯後擺龍門陣。

想到這我把茶壺一推:可惜當時我不在,不然我一定手刃張、範二賊,率領這鐵血雄獅增援劉皇兄,可惜遲了一步,這一遲就是1700年。我昂頭一咕嚕,喝了一口張飛啤酒。

看到閬中古城裏的百姓生活過的非常安逸清閒,與世無爭,想想還是當個平頭百姓好,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

我們住在一家民宿當中,主人姓蒲,祖籍山西蒲縣,祖上入仕爲三品,後人南遷,定居閬中,經營絲綢,並開設學堂,授人子弟,乃書香門第。蒲氏後人雖飽讀四書五經,滿腹經綸,然,未再踏入官宦之門,此爲大幸。

50年代實行土改,因家人沒有在舊政府任職,所以雖然家大業大,卻沒有民怨,房子沒有被沒收,只是安排了一些遊民入住,再加上女主人非常高瞻遠矚,每年都向政府交納房契稅。數十年後的某一天,突然風向一變,開始落實政策,在省政府部門任職的親戚及時提供諮詢,36家房客的大雜院,轉眼又成蒲氏宅第。

蒲氏宅第隔壁是一個大家族,房產是蒲氏的好幾倍,經營絲綢生意,但是比較急功近利,家人在民國時期混了個一官半職,正當官運亨通,商場得意,名利雙收時,風雲突變,土改時,父子被鎮壓,一個家族就此終結。

如今那個大宅院,還是72家房客,一眼望去,烏煙瘴氣,他們的絲綢廠如今也關門了事,雜草叢生,看了不勝唏噓。

真是有聯爲證:上聯是世事不知有天道道道輪迴,下聯是身世不知有下世世世報應,橫批是因因果果。

這讓我不禁想起【戰地日記】第二十六篇:告誡子孫,從醫爲師乃上乘,樂乎;做工務農雖下乘,亦樂乎;唯官宦之家,雖表面享盡榮耀,實每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稍有不慎,且禍從天降......

樂乎,悲乎,無動於衷乎。小人常樂乎,君子常悲乎。小人悲之油米瑣事,樂之天倫之樂。君子樂之進爵之喜,悲之進爵之喜後。


茶畢,我們還沒來得及退房,後一批住宿的已經到了,蒲氏族人也顧不了那麼多書香門第的斯文和官宦人家的禮儀,賺錢要緊,“趕緊走人”,蒲氏的女婿喝到。

中午十分,烈日當頭,我們狼狽的汗流浹背,抱頭鼠竄,永別了,閬中。

我們一行沿着蘭(蘭州)海(海南)高速一溜煙的向南逃竄。

往往故事開始都是轟轟烈烈,戰鬥場面激烈壯觀,情節跌宕起伏,到後來就慢慢的變得平淡無味,就像當年徒孫4人西天取經,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看得我心潮澎拜,可是後來的情節都不記得了。

就像我們一樣,抱着西天朝聖,洗滌心靈,改頭換面,坦白從寬,重新做人的決心和意志。可是轉了一圈回來,一個個的還是原來那個......嗨,也難怪,當年悟空還是那個弼馬溫悟空,八戒再也沒有當迴天蓬元帥,沙和尚只是變成傻和尚。唯有師傅帶回幾本書,當了禮部行走。

看來西方取經還是需要的,但是吾等還是要堅持自信,走自己的路纔是正途。

晚上在重慶吃了一頓散夥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各位同行各自珍重,文中見。

(結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