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绘画,从了解线条开始

线条是绘画的生命。

练习线条,是学任何一种绘画形式开始最初的阶段,也是必经阶段,熟练地用线不仅能够表现出绘画对象的轮廓和体积,更能表达出画面的质感和张力。

比如下图瑞典艺术大师 Anders Zorn(安德斯·佐恩)的素描作品,他用寥寥数笔就能捕捉到了人物的神态和光影,线条的魅力达到极致。

他的画面没有涂抹一黑的大片的面,线条本身是性格、生命的表达。线条的粗细、轻重、曲直、节奏的变化,都能表达出画面应有的一切。所以想要学习绘画,千万不能小看线条的练习。

但是我所说的练习线条,并不是把线拿出来单独练习,而是完成整幅作品的时候,结合塑造形体的同时去练习。一味地大幅度练习线条而忽视画面的整体表达,既枯燥又无效。

线条是绘画最基础的一部分,也是最简单的一部分,很多零基础的同学说要不要大量去画线,这实际上没太大必要。重点在于对线条的思考和理解,这就要求平时带着目的去多看多想,尤其是名人的画作。去看线条如何变化,轻重在哪,过渡如何;去想如何用笔,哪里用力,怎样用力等等。

线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 也非常丰富,既可以表现出形体,也可以表现出结构,还可以用排线的方法来表现一个面,线的轻重变化形成面的虚实、凹凸等复杂的变化。


一、握笔方式

一般来说,握笔方式基本有三种:

第一种方式要灵活运用手腕的力量转动笔杆,一般在用于画较长的曲线,打大轮廓会比较常用到。

第二种方式则是要用到前臂的力量,挥动幅度较大,来画较长的直线。当然也可以用到手腕的力量,来排线画面。

第三种方式则是正常写字的握笔方式,用于线稿的造型,细节部分也可以刻画。

二、线条

笔头较粗排线密实,就会用线条来表现出一个面。笔头较细,排线较舒,则会有一种凌乱的感觉。而对于同一粗细的笔头,用力的轻重又会有不同的感觉。而线条的走向不同也会使画面发生变化。线条是丰富多变的的。

三、练习

平时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各种线条的变化,不要总是用同一力度同一粗细去绘画。

按上图,分析图片中玉兰花的大概形状,把它匡在几何形体内。

然后按照你所定的点相应的画在纸上,连接各点画出几何体,根据所看到的花瓣前后关系一一画出。

当要注意的是,线条的变化,在转折的地方花瓣的线条会重一些,而大幅度的弯曲变化的线条则会虚一点。

用毛笔表达就会很明显看见了,包括枝干的变化也是,转折的地方一定是重点。

而对于叶片中的叶脉,也是有虚实变化的,并不是一笔勾到底。

这在水彩花瓣纹理的绘画中很重要。

所以我们平时无论画怎样的画,线条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线条富有变化,画面才会富有节奏感和流动感。

就像这简单的眼睛,其实线条的变化非常丰富,眉毛的线条和睫毛的线条都是根部粗重,尖端细轻。如果是一根粗细一样的直线,那肯定是不会产生这种毛发的感觉。

对于线条的变化,一定是通过不断地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万事万物都有其节奏,线条也是。多看多想,细心耐心,绘画是这样,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有时候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