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哪裏歡喜了?被溫暖又被刺痛的中國家庭…

文章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最近,《小歡喜》火了。
在上線大半個月後,它以8.3的高分,以家庭和教育題材殺出重圍,成爲一匹黑馬。微博熱搜每天都會出現與其相關的話題——#喬英子 跳海#、#英子失眠#、#小歡喜哪裏歡喜了#,幾乎每條都引發了網友真情實感的討論。
它的觀衆幾乎涵蓋了全年齡段——
年輕人想起了被父母以各種理由拘束的學生時代和一直被無視的自我意願;中年父母則思及兩代人因爲缺少溝通產生的隔閡,以及自己不被理解的苦衷。



千萬個家庭中有千萬種悲歡離合,因此家庭教育方式也大相徑庭,《小歡喜》的三個家庭也不例外:


方圓和童文潔的和樂小康之家充滿愛與幽默,但對孩子在學習上嚴格督促,同時,也足夠重視他們的心理情緒。面對高考,童文潔表現出她的強勢。夫妻雙雙失業,童文潔懷上二胎等新事件的發生,讓這個和樂小康之家陷入了經濟困境。


在區長季勝利和劉靜的領導之家中,兒子季楊楊長期父母分居,爸媽是典型的“影子父母”。重新團聚後,父親不知如何平衡父權和父愛,把關心成績作爲表達愛意的方式,對孩子的賽車夢嗤之以鼻;好在劉靜總是能調和針鋒相對的父子兩人,成了不少觀衆心中最想擁有的“媽媽”。


在母親的調解和父子的溝通下,父親開始慢慢理解季揚揚的夢想,並且爲了瞭解親自去學了賽車。


季勝利爲了瞭解季揚揚喜歡的賽車,特地穿上賽車服學賽車。


劇中的三個家庭,雖不夠全面,卻直接呈現出不少中國家庭的衝突和教育方式: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把孩子逼得喘不過氣、孩子怪罪自己不陪伴、用親情捆綁孩子還口口聲聲說爲她/他好、拿孩子跟別人家的比較、孩子不理解父母、抱怨經濟條件不好……


不少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過去生活的影子:



 矛盾 1 


“他們喜歡的好孩子是假的我。


@不太甜 | 19歲 | 杭州


我從小到大都是好學生,到了高三卻開始曠課缺考遲到不交作業……總之一點沒有要高考的樣子,比方一凡作多了。


那段時間也是父母對我最小心翼翼的時期,但這些不只是因爲高考。如果是平常,我哪怕是掉出年級前十,沒讓他們在家長會上得到表揚,回家後都會被他倆訓斥半天。


@不太甜 也和英子一樣,不得不做媽媽面前的好女兒


高考後,我爸媽和我冷戰了很久才接受我沒考上清北這個事實。最後收到另一所重點大學的通知書時,他們還反過來安慰我,好像一直是我想要考清華北大一樣。


孩子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就是炫耀的資本吧。這麼多年,我終於學會了熟練僞裝成他們期待的樣子。每次看到劇裏的父母說“從來沒強迫過”這樣的話,我就很難受。對我而言,爸媽說的沒強迫我,不過是因爲我用了自我欺騙的手段逃避開了。


可是親情不應該是無條件的嗎?


我心裏期待的家庭是沒有預設要求,能夠完全接納我本來面目的。哪怕愚鈍頑劣,我也有資格得到愛與關懷,然後成長爲更好的人。



 矛盾 2 


“幾乎每次考完試都要捱打。


@Billow | 22歲 | 甘肅


我爸不至於是《小歡喜》裏的宋倩*100,但是至少也有30個那麼讓人討厭。不,他還沒有5套學區房。


高考藝考的時候,我爸逼着我去學美術——這是我兒時很喜歡,但我爸覺得和學習無關就逼我放棄了。我不願意,於是和他吵了起來,最後甚至動了刀。


他對我的學習從來只關心成績,每次分數考不好,他就開始打我,很恐怖。還好有媽媽護着我,讓我感受到了很多溫暖。


《小偷家族》中,信代聽聞由裏被父母打,用擁抱安慰她。


我在大學讀的是自己選的編導專業,可現在在銀行做櫃員,被我爸塞進去的。


總的來說,我爸的教育手段就是專制,由此就會產生暴力。其實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希望他尊重我。未來我也不想有孩子,因爲害怕變成一個失敗的家長,像我爸一樣。


我覺得,親人應該是給人溫暖的存在,讓我們能感受愛意,心懷希望,然後珍惜當下的幸福。畢竟,幸福是一件很難的事。



 矛盾 3 


“她的愛好不能成爲她的職業。


@虎爹 | 58歲 | 育有一個22歲的女兒


我女兒剛大學畢業,喜歡播音,但現在在國企裏做會計,我對此很滿意。


因爲經歷過年輕時錯誤的工作選擇,我替她選了現在的工作。她總說自己不喜歡會計,覺得沒挑戰不刺激,甚至想辭了事務所的實習去電視臺。


可我覺得工作圖的不是刺激,而是安穩的狀態和收入,就像她現在做的一樣。我告訴她:“人家年輕又有能力,他們可以去拼一把,但你不行!



起初她會激烈反駁道“我也正年,哪裏就不行了?”,時間長了就沒了,我以爲她接受了,誰知她告訴我,自己半年前因此得了躁鬱症。現在她沒再提做播音,而且選擇搬開住,距離拉遠了,爭執自然也就少了,對我對她都是好事。


藉着採訪,我同她聊了幾句。對於目前的工作選擇,她很平靜地表示不滿意,“這是你們按頭選的,你們覺得人生安穩平淡就行,而我的理想是可以妥協的事情。”


我認爲,把愛好當職業是有條件的,而她不符合這個條件。人生安穩平淡有什麼不好的?再過幾年她就懂了,在安穩平淡的生活面前,理想是可以妥協的。


《小偷家族》中,信代被逮捕後的回答。



🏠

關於家庭教育,大家還有話說


# 孩子想說 #


@鬱小素:我爸媽在我的教育上投了不少錢,我以爲他們是想培養我成爲一個足夠優秀獨立的青年。但當我面臨高考和職業選擇的時候,他們又突然露出了專制的一面,讓我必須聽他們的決定。家庭經濟狀況好,他們從小寵愛我,希望我以後也少走彎路。在他們的栽培下我受到了很多新思想的教育,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人格,我不應該他們的舊想法束縛。我反抗,但同時也理解他們。現在我要努力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做出成績,讓他們放心,也是對自我負責。


@冬青與木樨:我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城市,父母工作繁忙,基本也沒有情商。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愛,但知道這份愛是殘缺的而不可依靠的。現在我在做老師,還是班主任,所以會格外關注學生在家庭中和父母的關係。


我向學生的家長們強調分數只是我們的目標,老師和家長應該幫孩子分析心理和學習上的問題,幫助他們不斷進步,不要只重結果。也呼籲他們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內心真實感受,多表達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愛……


雖然這樣我的工作量會很大,但看到那些孩子逐漸變得開朗自信,和家人建立起更健康的聯繫時,我真的很開心,彷彿自己曾經收到的傷害都逐漸得到了治癒。



# 父母想說 #


@京子:在我看來,孩子沒有義務繼承父母的夢想。我從事會計財務30多年了,孩子小時我也曾有過她接我班的想法,可她8歲就斬釘截鐵地告訴我,絕不做會計,十多年過去,我沒讓她讀財務,她也找到了自己想做的,幸虧當初沒逼着她。


@大大楊:我們偶爾會跟孩子說要全面發展,學習不是最重要的,但相對較少,主要還是督促他學習。畢竟成績是他現階段的主要任務。現在學生比較封閉,適應社會能力太差。我們一方面給他壓力,一方面又要幫他減壓,還是很矛盾的。


@赤波:孩子的專業是我選的,讀的是金融。他當時非常執拗地想讀哲學,我說這個專業你當興趣可以,真的讀的話以後幹什麼。還是金融更好一些,憑他的學校怎麼都能有個好工作。何況男孩子,要是以後沒有經濟實力,成家都是問題。



@箜箜:因爲自己婚姻不如意,所以我經常提醒她要做個獨立自強的女子,尤其在經濟上別依賴人。或許因爲這個,女兒從小情感上就是個特別獨立的人,也沒早戀過,但現在都快25歲還是“母胎solo”,我有時候也在想是不是我影響她太大了。


@柏 報考大學她說要去東北讀,我被她嚇到了。從廣東到東北,跨越千里,我和她媽媽都不同意。那段時間吵得很厲害,一見面就說這個,一說就吵架,也幸虧女兒很耐心吧,言辭是激烈,可她還是用她的追求說服了我們,我也想了想,未來人生得她自己選着走,就同意了。


@瑪瑪沙琪瑪 他高考的時候,其實是家庭最脆弱的時候。他爸爸失業,我和他爸爸的婚姻也瀕臨破碎,一個人撐起家庭和兒子補習的開銷,這真的很難。我沒故意瞞着不讓孩子知道,相反我告訴他,生活不會因爲你難就放過你,父母隨時會撐不住,你的人生要靠自己走。




🏠


在《小歡喜》的最近更新中,壓力和痛苦不再僅僅圍繞着孩子,父母也面臨了各自的中年危機:方圓失業,童文潔被職場性騷擾後離職,劉靜得乳腺癌,喬衛東和宋倩的情感關係越發糾葛……


有觀衆曾問過作爲編劇之一的黃磊,既然劇裏如此真實地講述了父母和孩子深陷其中的現實困境,爲什麼還要叫它叫《小歡喜》?有人總結了黃磊的回答: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歡喜很小,所以才叫小歡喜。


《小歡喜》中方家一家四口其樂融融逛街的場景。


我們總結了一下:

1.泰戈爾說:“人到中年,會放棄虛幻的世界和不切實際的慾望,總是把它侷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中。我們的中年父母也是,他們一邊應付社會的重壓,一邊關注孩子的成長,比如方圓童文潔相繼失業,季勝利在領導和父親角色間兩難……他們的人生在走下坡路,這種中年焦慮讓他們無法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2.父母孩子間的“聯結”不僅是陪伴和“爲你好”——就像劇中,不是爸媽回到身邊,季楊楊心中創傷就立刻癒合,一句“爲你好”並不能讓英子接受母親的安排。親子聯結強調的是“信任感”。“我是爲你好”、“你看過我揪住大街上的孩子批評過嗎?”這些話恰恰是對信任感的破壞。


3.孩子的成績也不是父母“長臉”的工具,“成績/職業攀比”是致使親子關係失衡的重要原因。父母的愛不是用這些攀比來衡量的,不論“長臉”與否,這份愛都永不消失;試着放下固有的家長權威,把自己的壓力向孩子坦白,孩子如果不能理解父母,那請嘗試體諒。


4.暴力和亂發脾氣都是不可取的,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沒人願意和潑婦莽漢對話,溫和耐心一些,把彼此當“人”看,尊重各自的邊界,不用強制手段侵犯對方的心理安全區域,是溝通必要前提,所有問題都是能在一個讓彼此都舒服的狀態下談的。


《小歡喜》和上面的故事只是家庭問題中的冰山一角。家是充滿喜怒哀樂,又最難以割捨的羈絆。願每個家庭都能因彼此相愛而得到足夠的力量,而其中的小歡喜,足以抵禦其他所有的不如意。



 本文編輯 

雨衣

 實習生 

樓月

感謝文中所有接受採訪的孩子和父母

圖源《小歡喜》《小偷家族》

更多信息及雜誌購買請關注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