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保護區攜手37號倉申報2019年省林業科技創新與推廣項目——江蘇鹽城濱海溼地鳥類視頻自動識別檢測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依託江蘇叄拾柒號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下稱37號倉)“Cpower視覺識別智能盒系統”的技術成果,在鹽城保護區利用遠程視頻監控的手段對保護區的鳥類開展監測並進行技術推廣,向省林業局申報2019年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江蘇鹽城濱海溼地鳥類視頻自動識別監測。

2019年7月中旬,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研究員級高工陳浩一行赴江蘇子雨集團旗下企業37號倉參觀考察,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了交流洽談,並簽署基於視頻鳥類識別程序聯合開發研究協議書。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大的淤泥質海岸保護區,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鹽城保護區成爲衆多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和覓食地,每年有600-800只丹頂鶴來此越冬,有300萬隻鴴鷸類等鳥類遷徙在此覓食停留。由於保護區面積大、範圍廣,依靠傳統的人工鳥類監測無法及時發現鳥類變化情況,採用遠程視頻監控的手段可以對保護區的鳥類監測及科學管理提供極大幫助,但是完全依賴視頻監控,不能準時及時地識別鳥類。

隨着物體識別技術的發展,通過算法讓計算機認知世界,可以通過物體自動識別系統,並基於卷積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爲基礎的識別算法,高效、精準的識別鳥類的種類及數量,創新保護區鳥類監測技術,提升保護區的溼地鳥類監測及管理水平,其應用前景非常可觀。

此次項目利用產學研合作的方式,由鹽城保護區與37號倉合作開展,鹽城保護區總體把握項目的進度安排及驗收,負責基地選擇,收集提供豐富的鳥類圖片,視頻等信息資源,37號倉是技術創新的主體,通過其已有的視覺識別算法及自動標註技術,在保護區內搭建軟硬件平臺,實現無線視頻監控傳輸及鳥類自動識別與分析展示,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生產與科研的統一,革新溼地自然保護的檢測技術,提升保護區的科研檢測水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