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後來的我們》

緣分這事,只要不負對方就很好了,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幾天之內一共看了三次,雖說不是覺得有多經典,但是觀影時那種寧靜的感受就足以讓我心甘情願的貢獻三次票房了。

之所以說是寧靜,是因爲每看一次,都好像是和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對話。越來越覺得,其實自己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瞭解自己,感覺經歷了很多事情,看開了很多事情,其實年少輕狂就是說給像我這樣的年輕人聽的。沒有經歷更多,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幼稚,就好像小曉在車裏哭着對見清說的那樣 “我覺得我們都很幼稚” 。

電影其實從一開始就平靜的敘述着一個故事,男主和女主從朋友到戀人,在北京和艱苦的生活對抗,相互依靠。到後來男主終究經受不住生活的壓力,開始變得消沉,於是女主選擇離開。女主的離開激發了男主的鬥志,開始奮發圖強,最後事業成功,但是愛情依舊沒能挽回。留有遺憾,但遺憾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而全篇的昇華,在男主爸爸寫給女主的一封信,以過來人的眼光,爲我們總結了這個故事。

第一次去看之前,完全沒有了解過這部片子,預告片,影評,甚至評分都沒有看過。先是受到了朋友的邀請,然後也沒有時間去過多關注,再加上對片名有莫名的好感,就去了。因爲提早來到了電影院,才知道導演是劉若英。而主角更是等到電影開播才知道。

剛開始完全預測不到結局,所以一直想着這兩個多年之後在飛機上再次相遇的人過去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關係到底熟到了什麼程度呢?隨着劇情的展開,答案一點一點的揭曉。前面嘻嘻哈哈,普通卻暖心的愛情故事,後來還是迎來了矛盾,現實生活帶來的矛盾。然而矛盾一產生,如果不能化解,註定愈演愈烈。人們總說現實打敗愛情,而這短短的幾個字下面卻藏着太多的無奈和心痛。原本很現實的小曉因爲和見清在一起,甘願過苦日子,而換來的卻是見清的誤解,一天一天的看着對方消沉,但即使這樣小曉還是沒有一點抱怨,沒有一點的無理取鬧,一直陪在旁邊。見清則是像一個受傷的孩子,想要努力,但又感覺無力,最後選擇逃避。

看到這裏,我真的很敬佩小曉。她不管日子有多苦,不管見清是多麼的讓她傷心,從始至終她都沒有抱怨過一句,單憑這一點,又有多少女人能夠做得到呢。覺得男朋友對自己不夠好,想要分手的時候,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做到像小曉一樣呢。

後來兩個人不說話,小曉問見清不打算說話了嗎,見清沒有迴應。再後來小曉選擇分手,留下一半的面,和最後一勺見清爸爸給從老家帶回來的肉醬。她和見清告別,應該還是有所期待,見清沒有迴應。小曉帶着見清第一次見面時帶的紅圍巾離開,見清追到地鐵,地鐵還沒關門,兩人對視,都沒有說話,小曉沒有選擇留下,見清沒有勇氣上地鐵。

後來的見清問 “如果當時你沒有選擇離開,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後來的小曉說 “如果當時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這就是錯過。小曉在車上哭着對見清說 “I miss(ed) you.” 可見還是有後悔的,但是如果當時沒有分手,見清會不會成功,他們後來會不會分手,見清會不會長大,小曉會不會更痛苦,離開是矯情還是成全,電影裏給出了答案,但現實必定會給出更多答案,我們誰也猜不到。

小曉的離開似乎讓見清的成功成爲了必然事件,人一旦醒悟就會找對方向,一旦沒有退路,就更容易去努力,而方向正確的努力必然會換來成功。

結尾 “爸爸讀信” 刺痛了很多人的淚點 ,坐在我旁邊的小姐姐哭的控制不住聲音。如果我們都能夠以70歲時的人生觀來看待年輕時的事兒,那麼將會成就多少姻緣,少了多少遺憾,但可惜沒有如果。一句 “緣分這事,只要不負對方就好,想要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說出了有緣有分,本來就是不容易的,能把握得住很難得,錯過了,也不必自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聽起來多麼的浪漫,但實際上又是多麼的困難。

走出了電影院,心情其實很不好,總而言之就是很害怕自己會有和女主一樣的結果。

第二次是和大學時的兩個很好的同學一起去看的,其中一個從北京過來,三個人晚上沒什麼事兒,再加上我一直說這部電影很好,於是她們也很期待。

電影開播後一個小時,兩個同學就很明顯的坐不住了,開始覺得進度太慢。故事發展到矛盾階段,兩個人才又開始集中起來,但看完之後,她們似乎還是覺得很作。一直推薦的電影被兩個關係要好的同學當面吐槽,我難免會覺得有些難堪,不知道該說什麼。

兩個同學現在工作都還不錯,很忙,但是也算不愁吃不愁穿,相比之下,畢業三年多剛剛擺脫負資產的我,每月收入大概只有人家的一半,和她們在一起總是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自卑感。但是因爲大家關係很好,所以還是能夠想得開,平時該玩兒玩兒。但是聽了同學的吐槽,有一瞬間還是覺得,可能她們現在的確很難體會沒錢會給年輕人帶來多大的壓力了。

我們三個人回到家之後,也還討論着彼此的看法,兩個同學也有些地方想不明白,還在微博上搜索,我覺得無論好評差評,能夠引發一些思考,還是說明電影是成功的,只是大家經歷過的感情不同,對待感情的看法不同,所以會褒貶不一。

第三次是和男朋友一起去看。因爲感覺男友的性格和電影的男主很像,就連職業都是一樣的,所以第一次看完就很想帶着男友來看了,但是又擔心適得其反,猶豫了很久。上次一起看的同學就很不願意和男朋友一起看這類的愛情片,不過畢竟我不是她,還是想要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且男友也對這部電影挺感興趣。

因爲我看了第三次了,所以難免開小差,逗逗他,而他一直看的很專心。看過之後,我問他感覺怎麼樣,他猶豫了一下,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感覺男主角和我很像。”

後來我們一起去吃了飯,吃飯時我問他爲什麼男主結婚了呀,這是我一直沒想通的問題。他解釋的也模模糊糊的。我又說 “感覺女主好偉大呀,一直在包容,在幫助男主成長,最後男主成功了,而女主卻什麼都沒得到” 說着說着,竟然沒忍住哭了出來。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但是女主過得一定比男主幸福。”

我想到,爸爸的信裏說:“小曉,累了就回來。”,而最後一幕,小曉家裏堆放着北京寄往遙江的包裹。還有那張北京到遙江的火車票,粉色,和故事最開始見清幫她找到那張票一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