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來》:龍應臺的“慢慢”二字,藏着母愛的三重深意

01

3年前,兒子出生,我成了一位母親。

當他半夜哼哼唧唧,不肯睡覺的時候,當他吃飯磨磨蹭蹭,把麪條一根根挑起又放下時,當他走在路邊,一會追蝴蝶,一會找蜜蜂時……

我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孩子,你能不能快點!

這情景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一段經歷。很多年已經過去,我離開故鄉求學、工作、安家,時過境遷,我幾乎已經忘記。

我上初中時,我媽媽在飯店工作。我每天走着上學放學,都要路過我媽工作的飯店。這是必經之路,否則就得繞遠道。

這是件痛並快樂的事情。幸福的是,我媽時不時地會塞給我點好吃的。痛苦的是,我媽每次都會隔着馬路就喊,走個路都慢慢騰騰的,把腿擡高點,步子邁勤點,不行啊?

我媽是典型的急性子,做什麼事情都風風火火,也看不上身邊的人不緊不慢。

我是天生的慢性子,非常抗拒她的催促。幹嘛要那麼快呢,我不會遲到的呀。

我就是想走慢一點,這樣就可以多看看,小河對面太陽升起的樣子,多聞聞,路邊梔子花開的清香……

一瞬間,我開始理解當年的母親。每個母親都是“急脾氣”,都是被生活逼出來的。

催促孩子,“你快點”,這是每個媽媽的本能;而溫柔地等待孩子,告訴他,“孩子,你慢慢來”,這纔是爲人父母者的修養和本事。

著名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來》,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她在陪伴兩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慢慢”二字的思考。

02

哲人說,我們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生命的每一刻都獨一無二。只有慢慢來,我們纔會體會到,這每一刻的獨特和美好。

龍應臺在開篇的序言《蝴蝶結》裏,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反反覆覆系蝴蝶結的故事。

小男生的祖母着急做完這單生意,不停地催促,作者安慰她,不着急,我有時間,讓孩子慢慢來。

這個世界,每一刻都不缺少追逐、緊張,甚至生死殘酷——

 “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埃塞俄比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

這個世界,每一刻都有新舊更替,生命自然地成長、繁榮、消失,周而復始——

“醫院裏,醫生正在響亮的哭聲中剪斷血淋淋的臍帶;鞭炮的煙火中,年輕的男女正在做永遠的承諾;後山的相思林裏,墳堆上的雜草在雨潤的土地裏正一寸一寸地往上抽長……”

在這種強烈的畫面對比和情感衝擊下,作者在淡水街頭的此時此刻,恬靜美好,彌足珍貴。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因此,作者發自內心地感慨,孩子,你慢慢來。這句話,既是說給淡水街頭的這個小男生,也是說給作者的兩個兒子,更是說給她自己。

生命如同旅程,重要的是欣賞沿途風景,而不是到達終點,要那麼快乾嘛呢?

從父母和子女的緣分上講,所有的子女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爲了和父母分離的。珍惜每一刻,好好相處,纔沒有辜負了這場團聚。

03

讓孩子慢慢來,就意味着,把孩子作爲一個獨立的人看待,以平等之心,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給予孩子充分的選擇自主權。

讓孩子慢慢來,就意味着,遵循科學規律,理解人的大腦、身體、心理的發育特點,讓孩子只是孩子,而不必去做個“縮小版的大人”。

《一隻老鼠》這一篇,講述了大兒子安安剛上小學那一年,因爲寫家庭作業,和媽媽發生的矛盾。

安安的小學是在德國唸的。歐洲的小學教育非常寬鬆,中午十一點半就放學了。下午,媽媽在書房督促安安寫作業。

和所有的媽媽一樣,龍應臺希望安安一回家就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要專心,字跡要工整漂亮,爭取得到“三隻老鼠”印章……(老師的評語,代表優等)。

媽媽每次檢查完,感覺安安寫得不夠好,就會要求他重新寫。

終於有一天,安安忍不住了,哭着向媽媽咆哮:爲什麼一定要得“三隻老鼠”?我也有權利只得“一隻老鼠”!

安安的淚水,讓媽媽終於想起來,自己小時候不願意寫作業而被迫撒謊,甚至逃學。

往事的細節已經模糊,內心的那份痛苦、無助,卻刻骨銘心。

媽媽沉默着,蹲下來,擦去安安的淚水,答應他,好吧,就一隻,你去玩吧。

在孩子眼裏,這不過就是個遊戲而已,可以拿三隻,也可以拿一隻。有什麼要緊呢?

心理學家彼得·格雷就曾說過,對於孩子來說,玩耍就是真正的學習,玩耍就是童年真正的工作。

童年太短暫,簡單的幸福太難得。只要媽媽放他出去玩,就可以破涕爲笑,這種歡樂,或許只有七八歲的小男生纔會擁有。

媽媽深愛着這個只要“一隻老鼠”的小男生,也通過換位思考,全心全意地理解,一個七八歲孩子的貪玩,並且,完全尊重他選擇玩耍的自由。

不是因爲上學,纔要讀書寫字的。有一輩子的時間與書爲伴,所以,書,可以慢慢讀,字,可以慢慢寫。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04

讓孩子慢慢來的全部含義,其實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孩子,你慢慢來》的序言裏,還講述了一個叫王愛蓮的女孩的故事。

王愛蓮是作者小時候的同班同學,某天放學後,這個女生帶着3個弟妹跳河死了。

事情的起因是,老師向王愛蓮催要補習費,王愛蓮沒有錢交,隨後,老師讓她到黑板上解題,她也不會。

暴怒的老師用藤條抽打王愛蓮,頭上、頸上、肩上、背上,鮮血淋漓……

王愛蓮的生活很苦。一方面是物質貧乏,更重要的是,這個孩子的生活,沒人關心沒人問。

“蓬亂的頭髮一團一團的,好像從來沒洗過。穿着骯髒破爛的制服,別人都添毛衣的時候,她還是一身單衣。冬天裏,她的嘴脣永遠是藍紫色的,握筆的手有一條一條筋暴出來。”

所以,王愛蓮交不出補習費,因爲她吃飯穿衣都成問題。更讓人心疼的是,她的膽怯,和對於傷害的反應遲鈍。

老師找她要補習費,她不敢說“沒有”,老師讓她解題,她不敢說“不會”,甚至,老師打她,她也 “不敢躲避”,“不敢出聲”。

很顯然,這樣的情景已經一再重複,王愛蓮對此已經習以爲常。一個從來沒有被好好疼愛過的孩子,最後選擇離開,結局並不讓人意外。

學校裏每天都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作業、考試、升學……沒有人在意,王愛蓮的離開。

作者最後交待了這個故事的兩個重要細節,王愛蓮跳下去的那條河叫“愛河”,還有,“那一年,我們十一歲”。

一個缺少親情關愛的孩子,在11歲那一年自殺。一個渴望被愛的孩子,最後跳進了“愛河”。

很多年以後,當作者以母親的身份回憶往事的時候,也許,她思索的是,對生命本身的熱愛和尊敬,還有,對已經逝去的生命的惋惜。

王愛蓮的故事,提醒我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時刻不忘“初心”——當孩子還在母親肚子裏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們都曾發願,只要他這一生平安健康。

至於,考試得了多少分,鋼琴彈得好不好,能不能進名牌大學……這些,都只是人生另一種更好的可能,而不是“愛的條件”。

用這份初心,守護孩子的健康、平安、快樂,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有了這份無條件的愛,孩子纔能有慢慢來的機會,也纔有慢慢來的勇氣。

05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裏,還有很多飽含育兒智慧的篇章,值得我們放在手邊,時不時地翻一翻,常讀常新。

比如,《龍》是在描寫小朋友學習語言的規律,《葛格和底笛》是在探討,二胎家庭裏兩個孩子的相處之道,《觸電的小牛》講述的是,當孩子做錯事情時,怎樣處理,既有愛又有效……

讓孩子慢慢來,並不意味着靜待花開,甚至放任自流。

而是要去了解他,尊重他,按照最適合他的方式,去愛他,引導他,讓孩子最終,成爲他自己。

養育孩子是一場修行,先修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最需要慢慢來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