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師特刊:QCon 上海 2019

卷首語: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雲計算

1961年,先賢John McCarthy首先提出了要讓計算在未來成爲如水電一般的基礎設施,這也成爲現代雲計算的第一信條。接近一個甲子後的今天,不僅雲計算真的照進了現實,而且,雲上開始生長出了一代“雲原生”的應用。

2006年,AWS EC2的推出,除了踐行計算普遍服務化的理念以外,也第一次賦予了基礎設施可編程能力——基礎設施不再需要電話那頭的工程師來進行物理操作,代之以一個URL、一組API、一些對象,它們變成了可以提交到倉庫中的、可以重複執行的代碼。可以說,從基礎設施被寫入代碼開始,或者更進一步,從CloudFormation、Terraform這些“基礎設施編程語言”誕生開始,代碼已經開始爲雲而生了。

然而,基於彈性計算與配置管理相配合的雲應用管理對普羅大衆仍然相當難於上手,用戶付出的複雜度決定了這樣的“前雲原生”雲應用只是少數大型DevOps團隊的玩具,而就在這個時候,容器出場了。不可變的應用容器鏡像不僅意味着開發、測試、部署的一致性,也意味着應用可以不用考慮複雜的操作系統環境的配置,也就是說,再也不需要運維去爲應用編寫“大廚的菜譜”來指導軟件包的安裝和配置文件的修改了,更不需要那些奇技淫巧來處理回滾和狀態偏移的問題了,有問題可以輕易地回滾到上一個版本,也就是所謂的“不可變基礎設施”。

在過去幾年間,以Kubernetes爲核心的“雲原生”運動正在不斷擴大化——CRI/RuntimeClass讓運行時可編程,CSI讓存儲可編程,CNI讓網絡連接可編程,而ServiceMesh更讓數據平面可編程……所有這些演化的共同目的是,讓應用可以專注在業務上面,並按需調配所需的各種基礎設施能力。

當我在十五、六年前讀研究生的時候,開始接觸Utility Computing這些閃亮的思想,之後又非常有幸作爲一個基礎設施層的開發者和創業者親歷了這段雲原生近代史。當Kitty找到我談雲原生這個QCon專題的時候,我想也確實是時候審視下雲原生的下一個焦點在哪裏、雲原生的應用還需要什麼?所以,我邀請了一些朋友來談談他們的感受,雲原生和邊緣計算是否會碰撞出什麼新的火花?存儲能力的雲原生化是否能更上層樓?應用從來都離不開的數據庫在雲原生時代正在怎樣進化?以及,雲原生化的應用本身,它的測試和優化是不是可以更方便?

希望這個專題能帶給讀者朋友們一點啓發。

目錄

美團點評的Service Mesh實踐及落地難點解析

BERT+Transformer 或可成爲 NLP 領域的大一統模型?

領英資深 SRE 工程師:混沌工程應成爲標配

前端微服務在字節跳動的落地之路

Scala:在適合的領域做王者就夠了,主流不主流沒那麼重要

Vert.x 4將於年底發佈!它曾讓VMware和Red Hat掐架

一個IBM程序員的高(tou)效(lan)法則

爲什麼已有Spark和Dask,阿里還要開源自研分佈式科學計算引擎Mars?

對話 15 年技術老兵:我是如何填平 DevOps 的深坑?

愛奇藝推薦中臺:從搭建到上線僅10天時間,提效3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