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inux開源說起

前一段時間聽說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部分代碼被泄漏到網上,引出了各種各樣的評論,有的說會給黑客利用漏洞提供更多的便利,有的說根本不足爲慮,因爲泄漏的只是老版本Windows的極少一部分非可執行代碼。微軟自己則更關心代碼是如何泄漏的,而不是它會造成何種後果。
  微軟的Windows代碼,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吧,這些代碼產生的產品與數以十億計的人的生活工作直接相關,每年爲微軟帶來高達數十億美元 的純利潤,因而它們受到的保護或許比核技術更精心更嚴密。從這個角度看,Windows代碼泄漏所引起的巨大反響以及微軟的高度關注,就不難理解。

  問題是,這些代碼真的那麼重要嗎?或者說,這些代碼的泄漏真的那麼重要嗎?

  有人說,Windows可能以這種非正常的方式,成爲一種部分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由於下載了那個203M壓縮包的人無法計數,微軟無論如何都不能假裝它的那部分代碼仍然是保密的。只要你想,現在你隨時可以很方便地得到那些代碼。

  不管微軟和部分專家認爲那些泄漏出來的代碼有多麼微不足道,它們實際上都變成了一種可以獲得的資源,微軟也不得不面對這一現實。由於下一代操作系統 Longhorn的面世時間一拖再拖,最新報告說它最早2007年才能發佈產品,在此之前人們可能不得不使用一個已經部分開源的Windows產品。就算 全新的Longhorn發佈了,也不可能不再包含任何早期版本的Windows代碼。所以,Windows部分代碼的開放,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事實。

  很難說這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不過,我一點兒都沒有專家所說的安全憂慮Windows代碼泄漏只是讓我聯想起已經被過度神祕化的可口可樂配方。

  可口可樂從沒爲它的獨家配方申請過專利保護,因爲它不需要,它只需小心地保護好這個配方就可以了。如果說這個配方早期對可口可樂的發展至關重要,那麼 今天,作爲一家有着巨大品牌價值的跨國巨頭,它如果仍然僅僅依賴它的獨家配方,將是十分可笑的。但既然擁有一個不傳之祕可以有利於提升它的品牌價值,可口 可樂又何樂不爲。

  微軟對其操作系統源代碼的保護,從DOS時代就開始了。你很難說MS-DOS 3.1中有多少值得保護的東西,但既然它屬於微軟,微軟自然有權不給你看。

  開源戰士攻擊微軟不開放源代碼是沒有道理的。就像你用一種公開的配方生產可樂,那是你的自由,但因此指責可口可樂不公開配方,就是你的不對了。倘若你非要說可口可樂的配方可能含有致命物質,並以此誤導公衆,要挾可口可樂,我就更覺得你這人很不地道。

  事實上,軟件脫離硬件,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是與對軟件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密切相關的。換句話說,是跟微軟宣揚軟件有版權直接相關的。在軟件依附於硬 件的時代,軟件並不被視爲一種獨立產品,因此離開了AT&T貝爾實驗室的Unix可以在大學和研究機構發展出不同版本的多種Unix,而像 IBMSunSGIHP等公司都開發了自己的Unix版本。如果沒有微軟,可能我們今天仍不得不接受IBM在硬件上搭售的東西,比如RS6000 AIX,或AS/400上的IBM OS/400 V5R1,這些東西是免費的,但你沒有選擇的自由

  開放源代碼的Linux的興起,其實正是得益於軟件產業的獨立,和用戶自由選擇權的獲得。而IBMLinux來貶低軟件自身的價值,本質上仍是出於對其過去的美好時光的懷念。IBM是一家硬件廠商,所以在它看來硬件是很有價值的產品,現在它覺得服務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產品,惟一不值錢的,就是軟件,尤其是操作系統軟件,因爲在這方面它已經完全沒有了位置。所以IBM認爲,軟件就應該綁在硬件上,或者綁在服務上——這構成了它的On Demand策略的基礎。IBMLinux的支持,明顯反映了它對重新奪回IT產業主導權的渴盼,它期望把IT產業重新拉回到由大型硬件廠商主導的時代。

  我並不認爲開放源代碼是一件壞事(至少因爲開源,我纔有機會做這個OS課設),但如果開放源代碼被IBM這樣的廠商利用,成爲打擊不開源軟件的獵槍,它就是一件壞事。微軟和英特爾的崛起,奪走了 IBMIT領域的大部分話語權,這種屈辱對一個像IBM這樣曾經風光過的巨無霸企業,是無法忍受的。所以,在IBM眼裏,Linux就成了IBM OS/400AIX的一個換代產品,用戶無需爲軟件付錢,你只要買它的硬件和服務就可以了。歸結起來就是,別人家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只有IBM家的東 西都是值錢的。這是我無法信任IBM的原因,除非它把WebSphereDB2的源代碼也開放了。從本質上說,IBM的開放心態甚至還不如微軟。

  微軟此前已經向部分國家有條件地開放了其最新操作系統的基礎源代碼,以打消被廣泛傳播的關於Windows後門和安全性的FUD(恐懼、不確定、懷疑)——我認爲這是迄今爲止最成功的FUD,它不但深深地影響了用戶的判斷,而且直接影響了很多對市場起主導作用的政府的決策。

  向政府揭去Windows源代碼的面紗,並不代表這些源代碼已經失去了神祕感,但至少,它們不像以前那麼神祕了,很多人都可以接觸到這些代碼。而在更 早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開發人員接觸到了Windows的核心代碼,他們依據與微軟的協議,查看相關部分的代碼以開發關聯產品。Windows源代碼之所以仍給人以神祕感,是因爲它一直沒有像Linux那樣可以隨便從網上下載,能夠看到它的人仍被嚴格限定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範圍內。但無論如何,這些代碼已經被微軟以外的人看到,如果真有人想利用其中的設計缺陷乾點壞事兒,早就可以這麼幹了,沒必要非等到這些代碼變成人人可得的東西。

  現在,這些代碼中的一部分確實已經變成人人可得的東西了,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這些天書一樣的代碼毫無價值,儘管確實有很多人出於好奇下載了那個文件包。這就像可口可樂的配方對大多數人毫無意義一樣,你依然會去購買瓶裝的可口可樂。

  跟大家對可口可樂配方的高度好奇和高度看重一樣,這次Windows代碼的泄漏,其危害和影響已經被嚴重高估了。實際上,你就算拿到了可口可樂的配方,並生產出了跟可口可樂口味完全一樣的飲料,你也不可能成爲另一家可口可樂公司。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是可口可樂。同樣地,你不是微軟,就算微軟 把所有Windows代碼都給你,你仍然不是微軟。

  微軟的核心競爭力,不在於那些Windows代碼,就像可口可樂的核心競爭力,也絕不是那個被神祕化了的配方。

而對於我們現在分析的Linux,我認爲倒是可以是百世可樂。正如百事可樂代表着一種全新的,個性化的,打破傳統的的飲料一樣,Linux也在真真正正撼動着傳統軟件業的一點一滴。 

 

還記得電影《泰坦尼克號》嗎?在製作電影《泰坦尼克號》所用的160Alpha圖形工作站中,有105臺運行的是 ——Linux操作系統  
      
電影《泰坦尼克號》的導演卡梅隆在奧斯卡獎的頒獎大會上接過最佳導演獎時相當狂妄地對着全場的觀衆重複了男主角的一句臺詞:我是世界之王。不過這也不奇怪,耗資兩億多美元,一舉奪得11項奧斯卡大獎,贏得全球最高票房,它的導演是有資格狂妄一番的。然而真正有資格睥睨世界的主角應該是銀幕後面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毫不誇張地說,這部影片如果離開了電腦,不要說獲奧斯卡獎,就是真正要開機拍攝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筆者看來,在這一切的後面,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大主角,這就是上百臺圖形工作站所使用的 一套操作系統。它的名字雖然沒有Unix或者NT那麼響亮,但它卻有可能成爲世界軟件史上的一個奇蹟。它的名字叫Linux(英文讀音爲“LINNooks”)。
  
       Linux
是一個極年輕的操作系統,它的誕生日期從1991年算起,迄今也就十幾年,但是它的發展和成長卻迅捷無比,成爲操作系統領域中一匹名符其實的黑馬。迄今爲止,對Linux在全球範圍內的裝機臺數的估計各有說法,最低的估計爲300萬,最高的估計數字爲900萬。而1997年,MacOS的裝機臺數爲380萬,IBM OS/2120萬,Windows NT則爲700多萬。雖說Linux還無法與擁有一億多用戶的Windows相比,但是它確立自身地位和影響力所花費的時間卻只有Windows的一半。作爲一種Unix操作系統,Linux的強大性能顯然使得其它品牌的Unix黯然失色。有分析家認爲,“Linux的廣泛普及已使其成爲Unix市場上最具活力的一隻新軍。甚至連Unix之父Dennis Ritchie也認爲Linux“確實不錯。有一些分析家甚至認爲,在未來數年間,Linux將成爲Windows XP真正強有力的對手,也是唯一可以衝破微軟壟斷性文化圈的出路所在。

 

這就是開源的動力,也許有一天,我們能真正體會到這樣一句話:

 

我們的Linux,我們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