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一個程序猿的生命週期》- 29、解決基層員工提出的難題,也是無奈之事

 一個程序猿的生命週期 微信平臺

口    號:職業交流,職業規劃;面對現實,用心去交流、感悟。

 公衆號:iterlifetime
二維碼:

 

  百木-ITer職業交流奮鬥 羣:141588103   

正文: 

       老員工走了、新來的員工,不久也走了、HR不久的將來也是如此。剛開始有些悲涼的感覺,後來慢慢的適應了走馬燈式的人來人往。

        任何老闆或公司對待每個員工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人的離職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並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有網友評論說:我現在的公司已經21年了,年離職率100%還不照樣活得好好的。相信,在中國有很多這樣的企業。員工都是爲了生存或是生活來工作的,自然訴求也不一樣,生存、養家、體面的生活、目標、理想、職位......,不一而足,從物質到精神是必然的過程,我相信每個人力爭上游的奮鬥精神總是有的,因爲我們不僅僅滿足於生存的狀態。所以,作爲個人來講,生存是自己工作的底線;作爲老闆或公司來講,理論上是不應該突破這個底線的。這是雙方的道德紅線,而不僅僅是一份合同的問題(某種程度上講,“合同”的出現拉低了雙方合作的底線)。
        在任何公司裏,都有吃着鍋裏飯、說飯破的員工。所以,在《26.組建項目團隊》中基層員工反映的問題,當時我並沒有放在心上。但是,有一次,通過電話與濟南辦事處的同事交流工作後,同事支支吾吾的說:強哥,把...那個...上個月的工資...和*總(老闆)說說...給我們發了吧...,還有...好幾個月的報銷...費用...,和對象要定親...結婚...的一些事呢......。我剛來公司幾個月而已,同事提出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沒有多想,就滿口答應了。來公司這麼長時間,有的出差費用是我自己墊的、在京辦事的車費是自己掏的、每個月將近200塊錢的電話費是自己掏的,後兩項也沒有打算報,總的想法是減少金錢上的扯皮,以免影響相互之間的“信任”,小錢也就算了。北京總公司這邊,工資的確有推遲發放,或兩次發放的情況。但是,對於濟南辦事處,兩個月沒有發工資,在我意料之外。
       我絞盡腦汁,想着怎麼和*總(老闆)提這件事呢,反映問題的同事還口口聲聲說老闆對他不錯。這事也不能直接向老闆說呀,畢竟是人家是發錢的,包括給我發錢。所以說現在這個社會,欠錢的是大爺,至今我才領悟到。萬一老闆龍顏大怒,我還上有老下有小呢。雖然算不上什麼領導,但是也負責一塊業務,問題還是要想辦法解決的,要不以後也沒辦混了。
        經過再三考慮,趁着去財務辦事的時候,順便覈實同事反映的問題是否屬實,財務的同事的態度很明確:我們只是發錢的。我只能好聲、好氣、半開玩笑的說:找個時間和*總(老闆)說說,兄弟們都吃不上飯了,那還有心思工作呀,你說是不?!這個財務的姐們兒(其實比我年齡稍大一些)是老闆的重臣,反映問題肯定比我好使。平時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聊天,關係說不上好,但也不至於到看不順眼的程度。財務的姐們隨口:行吧!
       在《27、新招的兩位“高管”相繼離職》中提到的B總,當時來公司也沒有多長時間,就趕上這事正在發生。他主要負責項目(我們)、銷售的直接領導,按流程來講,也是要先和他反映問題的。另外,既然老闆能把B總吹上天,想必也是上通玉帝、如來的人物,直接和他反映問題,也可以試試到底能不能行。所以,有一天閒聊的時候,辦公室就我們倆個人,我把實際情況向他彙報了。他也很痛快:有時間,我和*總(老闆)說一下。
       但是,光靠別人辦事是不靠譜的,所以,自己也在找合適的機會向老闆提一下。經常要向老闆彙報項目的總體情況,以及個別人員的出差安排的問題。有一天,借彙報工作的機會,把這個問題稍微提了一下,大意是:安排**出差,他說能不能讓財務的把以前的出差費用報一次,都是他自己墊付的,也能週轉一下。首先,說的是工作;其次,把矛頭指向財務。最後,強調一下困難。語氣婉轉,而遲緩。可能老闆的心情不錯,隨口:知道了。
       經過一段時間,涉及到全公司所有人的賬務問題都結清一次,這也是我來公司好幾個月第一次報銷,。在上家公司,習慣出差回公司首先就是寫報銷單子,所以比較反感拖延報銷這種事。在上家公司,也有拖延發工資的情況,但是不至於有擔心的感覺。在這裏卻不一樣,儘管我知道作爲老闆也有很大的難處。有時候,人的心境和環境確實有很大關係。
       不管怎麼說,問題總是解決了。讓我想起了,原來經常打交道的用戶QQ簽名,他是集團公司管生產的主任,40多歲,這樣寫道:沉着、變通、堅持。不管是家庭的、公司的、社會的事,最終的目的是要實現,而爲了“實現”需要沉着、變通、堅持。人活到一定歲數,知識不一定多,但是領悟的東西一定深。
       其實,大家出來都是爲了生存的、更好的生存。作爲公司,都可以包容自己的競爭對手,在能力所及的基礎上,應該更佳瞭解、包容員工。作爲員工,你看到公司的問題,老闆或公司領導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但是別的公司也可能存在同樣的問題,少報怨,多提善意的意見,對自己是有好處的。(注:有左右逢源的嫌疑,可以板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