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要練習寫作

我爲什麼要練習寫作
最近開始閱讀有關寫作的書籍,並嘗試一旦有想法就動手寫下來的練習。我老公對這種行爲非常不解。在他的眼中,這樣的文字是硬”擠”出來的,沒有任何的意義。而且現在自媒體爲了讓自己的文章吸引眼球,什麼都幹,包括造假。讓好好的文學蒙羞,讓文字變成了譁衆取寵的工具,帶上了功利的色彩。而我練習寫作的動機,也正有迎合當代網絡市場的意思,想哪天能夠拓展一下主業,不用再做業務狗。於是我們就有了一場短暫的爭論,而在爭論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在這段時間爲了提升產出而作的積累,讓我對寫作這件事情的態度有了質的變化。

爲什麼要寫作?有人爲了記錄,有人爲了發泄情緒,有人傳達訊息,有人爲了分享知識,有人爲了生存。這是結果,是目的。那過程呢?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需要作者肚子裏有墨,千錘百煉多次修改才能成就。在我讀的一些網絡寫作指導書籍和文章裏,經常會提到以下技巧:
多閱讀,堅持積累
圍繞主要觀點展開
列出提綱,再填充內容
章節標題簡潔清晰
提出論點,用案例支持論點
注意語調,何時輕鬆,何時嚴肅
及時獲取反饋,反覆修改
等等。

顯然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是一個通過從他人角度不斷思考、改進表達方式來清晰準確地讓一個你所不熟知的讀者理解你想傳達的信息的過程。

我想成年人都懂把一件事用簡短的語句講明白,並讓人完全理解是件多難的事情。單單言辭積累豐富,脫口引進據點可無法做到這一點。想要讓人理解,便需要在目標對象的理解水平上循序漸進,一步步引導、展開。這有點考驗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甚至情商。試想一下,看到邏輯混亂的敘述,頭腦都摸不着,何談理解?情商不夠,措辭語調不合適,怎麼讓人看下去?

所以在哪本書上看到作者說他會優先招寫作能力強的人,因爲能把一件事講清楚的人邏輯思維能力一定很強。

此外,寫作還有一個輕易被人忽略的好處——知識系統化。我老公表示不解,這不是靠記筆記就可以做到嗎,何必要寫作?

同事皋瑋曾在JSConf China 2019上拿她爲開源項目寫文檔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寫之前,你覺得自己對這個主題瞭如指掌,開始寫了之後,發現自己盡然對它一無所知。因爲自己心中理解,和拿出來教他人理解的要求完全不在一個高度。著名物理學教授費曼就說,教授給別人是學習理解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

所以你看,寫作好處多多。粥左羅在《學會寫作》中說,寫作是每個人必備的底層技能,而且寫作能力永遠不會被淘汰(想到每年新花樣層出不窮的大前端,淚目)。

經常語無倫次的我迅速地說服了我家伶牙俐齒的老公😁。願大家一起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