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第三季度在美銷售額暴跌39%,在中國卻激增64%,已賺到23億

2019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和美國市場的銷售情況出現了巨大的反差。中國目前是特斯拉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特斯拉在美銷售額暴跌,在華淨增64%

路透社報道,特斯拉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一份文件顯示,根據特斯拉按照地域劃分的銷售數據統計,該公司第三季度在美國的銷售額下降了20億美元以上,從上年同期的51.3億美元降至31.3億美元,下降了36%。這是近兩年來的首次下降。

美國市場一直佔據特斯拉公司總收入的大頭,但如今優勢正在減弱。

不過特斯拉在中國和其他地區的銷售額卻增長強勢,覆蓋全球其他地區的其他業務增長逾10億美元,至18.3億美元。其中,在中國的銷售額大增,Q3季度中國市場營收6.69億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有分析人士稱,特斯拉高度關注中國和歐洲市場的發展,相對於其他地區,而美國國內的需求則正在減弱。這樣的形勢可能還會延續,未來在美國的增長還將更具挑戰。

對於美國市場銷量下跌的原因,特斯拉並未作出迴應。

據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華汽車銷售收入23.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4.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

特斯拉在華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是Model 3在中國正式交付。且爲提振在華銷量,特斯拉在中國採取了“薄利多銷”的策略,國產Model 3售價要比進口版本便宜不少。據威爾森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達到25207輛,其中Model3交付19268輛。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超過了中國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威馬汽車等加起來的總和。

中國市場能拯救特斯拉嗎?

特斯拉需要依靠中國市場講出更好的故事。

在一週前剛剛公佈的Q3季度財報中,特斯拉十分意外地實現了盈利,不過盈利主要系此前多輪裁員和縮減運營成本“瘦身”所致,在此前多個季度連續虧損的背景下,這次來之不易的盈利能否持續。擺在馬斯克和特斯拉麪前的財務壓力仍舊沉重。

除節流法之外,爲儘快實現盈利,馬斯克的另一方法是開源。馬斯克早早瞄向了歐洲和中國市場,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如果將工廠開在國內可以繞過進口稅,節約成本。Q3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的超級工廠僅在5個月內就完工並具備了生產能力。10月29日,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透露,上海超級工廠正在等待審批流程,流程結束後即可生產銷售,第一期預計周產量將在3000輛左右。據悉,特斯拉美國工廠的很多技術已在上海超級工廠進行運用,幫助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歐洲超級工廠也在馬不停蹄地籌備當中。目前,特斯拉在歐洲的“4 號超級工廠”正在選址的最後階段,據稱德國的下薩克森州和北萊茵 - 威斯特法倫州兩個州是特斯拉可能看中的潛在理想位置。在Q3財報中,特斯拉表示,“4 號超級工廠”可能將在2021年投入運營。

上海超級工廠承擔着特斯拉宏大的量產目標以及盈利希望。特斯拉目標在2019年年底之前,每週至少生產1000輛Model 3,分階段加速量產,爭取早日實現年量產50萬輛的目標。

不過,在特斯拉進軍中國市場之路仍有多方阻力,一方面是更熟悉本土市場的小鵬等中國造車勢力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德國大衆等老牌汽車廠商也在加大在中國市場發展電動車業務的投入,近日,據英媒報道,大衆汽車計劃2020年底將把電動車產量提高至約100萬輛,從而超過特斯拉汽車,而中國則是佈局的關鍵戰場。據悉,大衆計劃2020年在兩個中國工廠生產電動汽車,年產量將達到60萬輛。

參考鏈接:

https://www.cnbc.com/2019/10/29/reuters-america-update-2-tesla-filing-shows-u-s-sales-tumbled-39-percent-in-third-quarter.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