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從基礎到應用架構系列-雲計算的概念

 

開篇

      本篇是主要講述什麼是雲計算,並且講述雲計算相比之前的一些比較新興的計算模式之間的區別,並且簡單的分析下雲計算相比這些傳統的企業應

用模式之間的優勢及優缺點。由於本篇是雲計算系列的開篇,可能概念性的內容相對來說多一些,我會盡量講述的生動一些,加深大家對雲計算的理

解,當然如果您在本文中發現錯誤之處,那麼請您批評指出,謝謝。

摘要

      “雲計算”這個詞,我想大夥肯定聽過不止一次了,但是可能我們經常會被同行的同事或者業界的朋友問道,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是幹什麼的?可

能讓我們去跟他們解釋的時候,我們並不是很容易的把這個詞語解釋的很清楚或者很形象,爲什麼,可能是因爲我們對雲計算本身的概念不是特別的清

晰,或者,由於我們沒有深入的瞭解和使用雲計算的原因吧,或者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本文是通過一些小的場景來說明雲計算的概念,這個概念呢,

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了,可以說都是由前人提出來的,後人在使用的基礎上,通過柔和和總結提出來的新名詞了。

      雲計算其實已經變得和web一樣,不是什麼特別的新鮮詞了,雲計算是多種技術演變的結果,通過這些技術的結合,形成新的方法,改變了現有的

信息服務方式,從根本上看,雲計算並沒有提出什麼新的技術。構成雲計算的技術都是過去的技術,並且使用了很多年,通過一些商業巨頭,將這些技

術進行整合,從而使這些技術能夠更好的適用於大衆而已。下面我們將詳細闡述雲計算名次的起源和由來和雲計算的其他相關概念。

本文大綱

1、開篇

2、摘要

3、本文大綱

4、雲計算的概念

5、雲計算的分類

6、雲計算的與其他相關概念之間的區別

7、雲計算的價值

8、本文總結

9、後續

 

雲計算的概念

雲技術的起源

      雲計算有個這樣的有趣故事,在互聯網技術剛剛興起的時候呢?由於人們畫圖的時候經常用雲的形狀來表示互聯網,因此我們在選取一個新的名次

來表示這種基於互聯網的新興計算方式的時候,我們就選擇了雲計算這個名詞,雖然這樣來說雲計算顯得非常的浪漫,但是我們對雲計算還是一知半

解,有點雲裏霧裏的感覺。

什麼是雲計算

      其實針對雲計算的定於有很多中形式,我們來摘自幾個權威的雲計算的定義來看看吧:

      1、維基百科:認爲雲計算是一種能夠動態伸縮的虛擬化資源,該資源在互聯網上通過服務的形式來提供給客戶,用戶不需要知道如何管理支持雲計

算的這些基礎設施。

      2、IBM:認爲雲計算就是一種共享的網絡交付信息服務的模式,客戶看到的只有服務本身,而不用去關係實現服務的底層基礎設施,雲計算是一種

革新的IT運用模式。

      3、其他報告:認爲雲計算既是指互聯網上以服務形式提供的應用,也指在數據中心提供這些服務的軟硬件。

上面的幾個權威的形式都提到了幾點,基於互聯網以服務的形式提供應用,然後雲計算也包含物理資源,總體來說雲計算相比傳統的互聯網應用模式區

別很大,例如傳統的互聯網應用模式:

p_w_picpath 這是傳統的互聯網的應用模式,一般是用戶通過瀏覽器發出地址請求網頁內容,請求通

過互聯網傳遞,DNS服務器對網址進行解析,解析後將請求發送到具體的應用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將處理後的數據返回通過互聯網返回給用戶。

雲計算中的服務模式:

p_w_picpath 雲計算是將所有的資源進行抽

象,所有的資源都通過抽象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用戶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服務訪問。這些資源可能包括圖中畫出的相關資源。我們看到了圖中將原來的物

理資源也進行了相應的抽象。這絕對是具有巨大的變革意義。

雲計算的特徵

我們下面來看看雲計算的幾個特徵吧,後續再給出判定某個應用是不是雲計算服務的幾個簡單標準。

1、軟件及硬件都是資源

     這裏的意思是將軟件和硬件資源都進行抽象,通過互聯網以服務的形式進行提供,在傳統的IT運行模式下,我們需要自己構建IT數據中心,當然這裏

說的一般來說是硬件設施,還包括一些相關的管理人員等,來滿足應用的需要,雲計算模式中,我們不需要關係數據中心的構建,也不需要關係如何對

這些數據中心進行維護和管理,我們只需要使用雲計算中的硬件與軟件資源即可,如果我們想發佈自己的應用程序到雲計算中,我們只需要購買雲計算

中提供的硬件資源服務即可。而不用我們自己構建IT數據中心,降低自己的投入成本。

2、這些資源都可以根據需要動態的配置和擴展

     雲計算中的硬件與軟件資源,都可以通過按需配置來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例如我們通過圖形來描述這一過程:

     p_w_picpath 這裏說明了,雲計算資源中的動態配置及動

態分配,並且這些資源支持動態的擴展。例如我們現在訪問的資源無法滿足我們的業務需求時,雲計算資源管理器會動態的擴展我們需要的資源,來滿

足我們的服務需求,當我們不需要這些資源時,資源管理器會回收這些資源。例如我們現在需要對我們原來的存儲容量,進行擴展,從原理的1TB擴展

到1.5TB,那麼雲計算資源管理器會自動的進行硬件資源的分配,我們只需要像其已經有了這樣的資源一樣,進行訪問即可,雲計算資源管理器會在很

短的時間內,完成資源的分配,通常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3、這些資源在物理上都是通過分佈式的共享方式存在,但是在邏輯上卻是單一整體的形式呈現。

    資源在物理上都是通過分佈式的共享方式存在,一般分爲2中形式,一種形式是計算密集型的應用,我們需要通過並行計算的形式來完成計算需求,

通過並行計算的形式來提高計算性能,這種一般情況下是多個集羣服務器來完成的,這裏比較著名的就是Hadoop的開源應用,基於MapReaduce的形

式來完成,另一種形式是地域上的分佈式,例如我們這裏講述的分佈式共享方式,怎麼來理解呢,就是例如雲計算的提供商,我們在全球各地建立存儲

服務器,有一個分佈式的資源管理器,對這些存儲服務器進行統一的管理,實現異地的分佈式備份服務器機制,當我們的某一個服務器發生故障時,其

他服務器可以接替故障服務器的任務繼續進行服務,這是一種形式,還有就是通過分佈式管理器,完成所有的存儲服務器的統一管理,這些不同的存儲

服務器相當於一個大的虛擬存儲服務器,用戶的業務需求,之間通過分佈式資源管理器進行統一分配,下面具體的分配細節,都是由雲計算提供商完

成。

4、按需使用資源,按用量付費,不用管理他們

     這裏所說的意思呢,就是,用戶通過互聯網使用雲計算提供商提供的服務時,你只需要爲你使用的那部分資源進行付費,你使用了多少,就付多少

錢,而不需要爲你不使用的資源付費。

雲計算的分類

      上節中,我們講述了雲計算的相關概念了,雲計算的幾個重要的特徵,下面我們來分析下,雲計算的類型,並且通過從服務類型和服務方式的角度

去講述雲計算的分類,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以服務類型的角度來區分的雲計算的分類

p_w_picpath

按服務類型分類

通過上圖我們知道,服務類型分類下,我們分爲基礎設施雲、平臺雲、應用雲,那麼下面我們來解釋下這幾類雲之前的不同的關注點吧。

基礎設施雲:這些云爲用戶提供底層的接近於直接操作硬件資源的服務,例如雲的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而且非常的靈活,基本上不受控制,但

是用戶自己如果想使用基礎設施雲提供的服務,那麼自己需要提供大量的工作來完成設計和實現,來完成自己的應用,因爲基礎設施雲除了提供基礎的

技術及存儲服務外,不會提供其他的服務。

平臺雲:這裏的平臺類似於託管資源服務器,這樣的一個平臺爲開發人員提供應用程序的託管,一般來說,這樣的平臺會有相應的規則和限制,一旦開

發人員開發出來滿足平臺運行的應用程序併成功部署後,運行過程中的資源分配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將由平臺雲自行管理。

應用雲:應用雲就是爲客戶直接提供業務應用,用戶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對雲提供商提供的服務進行配置即可,當然這樣的應用對客戶來講是最

容易使用的,用戶只需要通過瀏覽器,對自身的業務需求對應用雲進行相應的定製即可,但是這類的雲一般來說,靈活性和適用性比較差,因爲一般來

說這類應用只是針對一種特定的功能。

按服務方式分類

公有云:就是有若干企業和若干客戶使用的形式,在公有云中,用戶使用的服務,都是由第三方雲服務提供商提供,該提供商也爲其他的客戶提供服

務,所有的用戶共享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所有資源。

私有云:就是只是在某個企業內部獨立建立的雲環境,私有云是專門爲企業提供服務的專有云計算服務,企業內部的員工都可以訪問這個私有云內部的

所有服務資源,當然這裏也類似我們平時構建的管理系統,可以設置相應的權限,公司或者組織以外的用戶,無法訪問這個雲環境中的資源。

混合雲:就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相結合的形式。

雲計算的與其他相關概念之間的區別

      我想園子中的不少同仁看過唐駿前幾天的演講,說的內容大概是,雲計算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不過是並行技術,網格計算,分佈式技術等一些技

術柔和在一起的新概念,雲計算的確不是什麼新技術,下面我們來大概的講述下,這幾類計算之前的區別:

      p_w_picpath

這裏我就不詳細的講述他們之間的區別了,詳細的內容,大家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

雲計算的價值

      我們下面來分析下雲計算的價值,雲有着很大的潛力,對於某些組織機構而言,特別是針對中小型企業,雲可以讓他們不需要投入一些不必要的投

資,或者說是再也不用爲一些事情發愁了,例如購買相關的硬件和軟件。

      例如還有一些問題可能需要我們去考慮:

      1、所有的軟件許可是否有效?而使用雲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擔心這些,這些是雲提供商考慮的事情。

      2、下一次軟件升級是什麼時候?使用雲,提供商會自動完成這些事情。

      3、如果突然發現硬件故障了怎麼辦?災難恢復措施執行?這些都是比較痛苦的事情,那麼使用了雲之後,我們不需要擔心這些,雲提供商會有專門的

人員完成這些工作。

      4、如何管理自己的技術資產?就是管理計算機,打印機,投影儀等設備,使用雲,那麼我們不需要管理這些。

      5、如何應對硬件的老化,資產的折舊?使用雲,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6、如何應對IT基礎設施的擴建,傳統模式,我們必須有了足夠的資金,才能進行擴建,而對於雲,我們只需要爲我們新增的資源付費即可。

通過上面的講述,我們應該大概的知道,雲相對於傳統的應用模式之間的差別,那麼下面我們從IT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分析

雲是一種IT方法,競爭着一般來說就是2類,一類是內建IT基礎設施及支持,一類是外包服務。

下面我們將會給出這幾種形式之間的對比表。

對比項 內建IT 服務外包
資本投資 需要自己承擔硬件設施的成本投入  一般會支付一定的安裝費
運行成本 需要有相關的人員進行維護,需要建設機房,不同的情況下,運行成本可能不同,比如在好的可運行性的前提下  一般來說價格比較昂貴,但是基本上每月的支出是定數 根據使用的資源需求而定
準備時間 一般來說,都需要制定出相關的計劃  相對來說會短一些,一般情況下,外包商都會提前採購 基本不需要什麼準備時間
靈活性 靈活性較差,因爲如果有新的擴展性或者不需要太多的資源時,都需要進行規劃  相對來說辦法靈活一些 比較靈活,會有自動的資源管理器完成資源的擴充或回收
技能要求 對相關人員的技能要求較高,而且需要對基礎設施的方法面面都要精通的員工。 外包商會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 有些雲需要掌握很多的技能,有些不需要掌握很多的技能。
可靠性 IT基礎設施的情況下,關鍵在於員工的技術水平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 最安全,並且是經過實踐證明過的方式,缺點是缺乏冗餘的地域性 相比之前有全部的優勢,但是沒有成功的案例和穩定的實例

本文總結

      本文主要講述了,雲計算的相關概念,並且針對雲計算及其他的幾種計算模式之前的區別分析,並且講述了雲計算的幾種特徵和類型,下面給出如

何判定一個服務是不是雲計算的幾個簡單的標準吧:

      1、判定這個服務是不是通過互聯網以服務的形式進行訪問,或者是通過WebService的形式提供API進行訪問。

      2、剛開始的時候,無需支付任何的費用或者投入任何的成本。

      3、只對使用的服務付費,不需要爲其他的未使用的部分付費。

判定一個服務符合以上的幾類標準,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爲是一個雲服務。也許這些簡單的標準不是官方的,但是可以代表我們的看法。

 

 

 

後續

      下一篇我們就開始講述下章的內容了,希望大家看完本章內容後,如果有什麼意見和建議,請您提出來,我在下篇書寫的時候,會及時的改進,謝

謝您的意見,由於個人水平有限,錯誤或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點,如果想深入瞭解微軟雲 Azure 那麼請參考“聖殿騎士”的雲系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