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拼多多的“雙十一”之戰

雙十一的“味”,越來越淡…

一個Apple Watch,4種價格

雙十一臨近,趁着各大電商平臺打折促銷,有朋友想買一個Apple Watch 5代。於是,他到主要電商平臺上逛了一圈(天貓、京東、拼多多),比了價格,發現一些信息:

Apple官網:Apple Watch Series 5(44毫米,GPS),3499元

天貓:Apple Watch Series 5(44毫米,GPS),3299元

京東:Apple Watch Series 5(44毫米,GPS),3358元

拼多多:Apple Watch Series 5(44毫米,GPS),2899元(拼單)/3500(單獨購買)

蘋果官網價作爲一個參照標準,只是看看,心理有個數。相比電商平臺,官網價不打折,不參與“雙十一”,因此直接被朋友排除在外。剩下的就是國內三大電商平臺,朋友就在天貓、京東和拼多多之間選擇。從優惠力度看,拼多多的價格無疑最具競爭力。

聽到這件事,我瞬間明白網友一句話:

低價面前,一切都是“浮雲”!

如果說蘋果手錶只是個例,那麼以安慕希酸奶(原味205gx12盒)來看,其中拼多多(31.18元/拼單)、天貓(49.8元)、京東(48元),三者之中,拼多多依舊價格最低。

注:以上價格存在變動性,並且筆者無法保證該價格一定是這個平臺上最低的價格。考慮到雙十一,某些商家會採用一些方式改變價格,比如“先漲後降”,因此價格存在複雜性。

對網友而言,可以做個實驗:隨便選取某個商品,記住當下這個商品在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的最低價格。然後,將三者的最低價進行比較,你或許有所發現,有些商品,天貓的價格高於京東,而另一些商品,天貓價格又低於京東。如果將之與拼多多價格相比,則大多數時候拼多多的價格最低。

“價格屠夫”

當然,對資金充裕的人而言,這樣的比較既繁瑣又無趣。可是對大多數網友而言,幾番比較之後,你會發現:

相比天貓、京東,拼多多簡直就是“價格屠夫”。

什麼叫“價格屠夫”?簡而言之,把價格砍到最低,釋放出最大力度的優惠,吸引消費者。

以Apple Watch Series 5智能手錶爲例,拼多多的拼單價僅爲2899元,比官網價3499元足足便宜了近600元。

這樣的優惠力度,能夠吸引到很大一批網友“剁手”!

拼多多是怎樣做到這樣的優惠呢?手段是“百億補貼”,瘋狂地補貼。從某種角度看,補貼,降價,這樣的行爲簡單粗暴,還非常有效。

打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拼多多的“補貼”就像招聘行業中的“BOSS直聘”打廣告。

如果說阿里、京東的策略是“城市包圍農村”,那麼拼多多則是“農村包圍城市”。當阿里、京東忙於“大城市”,卻把更廣闊的農村、四五線市場遺忘了。或許也不能叫遺忘,而是沉湎於大城市電商市場的紅利。

大城市,乃至超大城市,經濟發達,互聯網相當成熟,關鍵是外在環境和條件已經孕育出人們網購的消費習慣。而農村、四五線城市,不僅物流基礎設施薄弱,而且網購意識差,開拓起來難度大。

而阿里、京東的舉動,正好給拼多多留下了機會。

當阿里、京東忙於深耕城市,拓展業務時,卻不想拼多多從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崛起。當然,這個市場如今被稱爲“下沉市場”。

正因爲在下沉市場發展,拼多多才能抓住一羣人,他們會上網,最大特點是價格敏感。什麼叫對價格敏感?直白講,同一件商品,哪個價格低就在哪買。買東西只看品牌的人,則不屬於價格敏感羣體。而補貼則“對症下藥”,讓不敢花錢的人勇於“剁手”。這就是拼多多。

數年前,我看到拼多多在北京公交站牌上打廣告,廣告語好像是“1億多人上拼多多”,具體內容忘了。當時,以爲拼多多隻是一個普通的小平臺,也是賣東西,卻沒想到近一兩年來它會發展如此之快、如此之火,着實讓我吃驚。現在,拼多多成爲中國電商“第三極”,市值超越百度,也成爲阿里、京東的勁敵。

從某種方面看,阿里、京東做的是“消費降級生意”,拼多多做的是“消費升級生意”。無論是消費降級,還是消費升級,都是消費人羣的需求變化。

當然,有必要指出的是:這裏的“升”和“降”不是“高”和“低”。拼多多的“消費升級生意”指的是,給四五線和農村地區人們更多的商品選擇,以前不知道、沒法買到的商品,現在通過網購則有機會得到。而阿里、京東的“消費降級生意”指的是,他們爲用戶提供最高性價比的商品,但性價比最高的東西,往往次於最頂級的東西。

雙十一的第11個年頭

2019年,雙十一進入第11個年頭。

如果說2009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的促銷活動只是一個小心思,那麼活動的影響深遠則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雙十一不僅僅是個購物狂歡節,關鍵是它的11年可以看成中國電商平臺的發展史,並且從側面反映了中國互聯網的變遷。

歸根結底,雙十一釋放了人們的消費慾望,讓“消費成了這個時代的最大信仰(樑文道語)”。在《看理想》的文章”樑文道:消費,成了這個時代的最大信仰“中,作者指出:

當下的消費文化,爲我們每個人創造了增加收入的迫切需要。今天我們每個人想要努力賺到的那筆錢,其實遠遠超出滿足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這樣的消費文化,也把我們曾經用以休閒的節日意義徹底改變了。

當然,消費文化並不是本文的重點。

在這消費文化中,以天貓、京東、拼多多爲代表的三大平臺無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年雙十一,經常看到微信羣裏有人發一條消息:

一起蓋樓,瓜分20億紅包,複製這句話後(一串口令XXX)打開淘寶

剛開始,我不懂什麼叫“蓋樓”。後來,我大概理解了:“蓋樓”或許是今年天貓又一個營銷策略,即雙十一的新玩法。去年雙十一,好像是組隊PK,今年則換成了組隊蓋樓,可以收取喵幣,最後雙十一能當成優惠券一類的用。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正確,反正沒搞懂,不去管它。

如果說前10年,電商平臺都把花樣都玩盡了,那麼現在的策略是這樣:

天貓:廣告+蓋樓

京東:廣告+百億補貼

拼多多:百億補貼

不過,天貓也會有補貼,拼多多也會有廣告,形式多樣,每家電商不會只限於一種形式,都會出”組合拳“。

這是近日,筆者打開的淘寶、京東、拼多多App的首屏:

雙十一快到了,給天貓、京東、拼多多算個命:

天貓:成交額最大,增速不會太高;

京東:不好不壞;

拼多多:增速第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