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之旅--攜程行程&訂單團隊

轉自本人運營的公衆號“ 攜程技術中心PMO”(ID:cso_pmo)
 

 
關於我們
 
我們面臨的挑戰
 
敏捷開發是以用戶的需求進化爲核心,採用迭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軟件開發。先把一個大項目分爲多個相互聯繫、可獨立運行的小項目,再分別完成,而在此過程中軟件一直處於可使用狀態。
 
敏捷開發模式可以對過程進行自主調整,它強調人的因素,能夠靈活響應需求和技術的不斷變化,並且產出高質量的軟件產品。
 
實行敏捷開發之前,我們面臨的挑戰:
 
  • 如何令30多人的團隊保持高效運作?
  • 如何定義BU和內部需求的優先級?
  • 如何迅速將需求實現並落地?
 
與時俱進,迅速轉型
 
第一步,將團隊拆分爲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團隊,保證在快速迭代的同時保持高效溝通。
 
第二步,從需求着手,積極向敏捷模式靠近。
 
  • 產品同學明確當前階段的KPI/OKR,按照ROI和緊急程度區分優先級;
  • 開發同學提前進入以便聚焦技術方案,拆解並認領工作任務,加強配合;
  • 測試同學共同思考驗收標準並執行嚴格的測試流程。通過單元測試、功能測試的案例,提前規避風險;
  • 成員緊密地配合,驗證需求強度和假設,以迅速推動產品更新和迭代;
  • 通過sprint計劃會,可以更加明確團隊成員的任務和目標。而通過每日站會,可以更迅速地同步項目開發進度。
 
 
第三步,充分利用iKanban高效管理產品需求,需求飽和度及完成度一目瞭然,進一步提升團隊工作效率。
 
 
我們的收益
 
如何評估敏捷的效率呢?基於清晰的產品目標,通過交付能力、產品質量和響應速度這三點來判斷:
 
  • 交付能力:在單位時間內產出有價值的功能點的能力
  • 產品質量:高質量的產品需有較少的bug和較低客訴率
  • 響應速度:對於需求的響應速度及承諾
 
敏捷實施後的成效:
 
未來可期
 
在實踐敏捷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以下待優化點,以便進一步提升敏捷效率:
 
  • 提升站會的效率,以減少不相干的討論;
  • 開計劃會議前,提前做好任務的拆分和分配,以縮短會議時長;
  • 加強在單元測試和持續集成上的投入,加速產品迭代;
  • 定期覆盤和反思,持續優化流程。
 
我們是攜程用戶平臺研發部-行程&訂單團隊,未來我們會一起做得更好!
 
編者按
 
團隊的開發人員撇開需求沉浸在想象中的“完美”程序中;測試人員迷茫的點擊着按鈕試圖搞 明白這到底是個什麼功能;設計師造出了沒有盡頭的樓梯,更糟的是,客戶愛上了這個設計; 團隊領導四處救火,力有不逮。種種跡象表明,我們得打破分工帶來的壁壘,建設全功能團隊——大多數人能完成大多數種類工作的團隊。 
 
如果員工成長是必須的,那麼,幫助員工認識到工作的全貌也是必須的。角色輪換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在項目內部通過角色互換,不限角色的結對工作,加強不同角色,不同模塊間的知識傳遞,打破技術壁壘,幫助員工從不同視角理解項目,鍛鍊技能,進而增加團隊均衡生產的能力。 
 
關注“攜程技術中心PMO”公衆號
回覆“祕密”獲取《敏捷實踐的祕密 II》電子版
 
攜程敏捷實踐
 
 
攜程敏捷沙龍
 
 

部分圖片及電子書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勿作它用。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