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區塊鏈年終盤點:事情很少,但都很有“份量”

Gartner技術曲線的經典形態相信大家都瞭解,有一個經歷了低谷再上升的過程,2019年,區塊鏈技術似乎走出了這樣一個形態。

在2018年比特幣最低跌破3000美元的帶動下,區塊鏈技術去年又再次遭遇“冰點”,到底是技術創新還是“圈錢”的騙子,衆說紛紜。

然而,2019年,區塊鏈技術迎來了兩支“強心劑”,一支是筆者去年做年終盤點時預測今年可以關注的穩定幣技術,其典型代表就是至今“生死未卜”的Libra;另一支則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塊鏈技術,國家最高領導人對區塊鏈技術給予了高度肯定,一個做區塊鏈應用的朋友爲此感慨,出去交流終於不用再“自證清白”了。

2019年的特點也由此顯現了,事情很少,但是都很有“份量”

回顧2019

一、Libra

其實今年早些時候第一個喊出要做穩定幣的重量級“大咖”是摩根大通,年初就宣佈要開發“JP Coin”,但由於它的目標還是基於IIN平臺做的銀行圈跨境支付應用,所以影響不是很大,加之到今年年底,IIN也許只能拉進400家左右的各國銀行,所以大家似乎沒對它給予太大的關注。 但是,6月18日,臉書的扎克伯格祭出了一招“王炸”:Libra的商業白皮書和技術白皮書問世。小扎不同於“中本聰”,後者只見其聲不見其人;也不同於V神,後者在區塊鏈以外的世界影響力有限。他領導着臉書,可謂有名望、有技術、有資金,當然,最“要命”的是,他還有用戶,27億的全球用戶。而且,他打出了一面很高尚的旗幟——“普惠金融”,這是世界級金融難題,銀行體系在這方面確實作用有限,小扎給出的小目標也很“誘惑”,服務10億沒有銀行賬戶的人。

臉書說要做,沒人敢賭它技術上真的做不成,所以,G7、G20、美聯儲、德國監管機構等各主要國家的政府、監管機構都對此認知“空前一致”,區塊鏈能夠深刻改變金融成爲了共識,當然,由此考慮到對現行金融體系、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的影響,努力“封堵”也是情理之中,但由此卻推動了各國對央行法定數字貨幣(CBDC)的進一步關注。

二、來自最高領導層的肯定

我國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在此帶動下,各省市都積極推動區塊鏈應用,提出各種鼓勵措施和應用方向,區塊鏈的會議也再次活躍起來,這有望給行業的發展注入積極因素,提高技術活性。

11月16日,由央行官員牽頭主編的三本藍皮書——《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報告(2019)》、《中國監管科技發展報告(2019)》和《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19)》發佈會在京舉行,其中,區塊鏈報告已經是連續第三年發佈了,而今年的發佈恰逢國家領導層對區塊鏈的高度重視,可謂正當其時。

三、CBDC

新加坡金管局在數字貨幣方面的研究也很努力,11月11日,金管局成功牽頭開發基於區塊鏈的多幣種支付原型,允許在同一網絡上,以多種貨幣進行支付。這個原型實際上是金管局Ubin項目的第五階段了,本次金管局攜手摩根大通和淡馬錫合作開發。Ubin項目之前還曾經引入R3、加拿大銀行、英格蘭銀行作爲合作伙伴。此外,歐洲央行對推進法定數字貨幣很有熱情,英國、德國、法國的態度也很積極,瑞典也在與埃森哲合作研究數字貨幣,但日韓政府則認爲法定數字貨幣並非必要。

我國的CBDC研究一直在積極推進,目前定名爲“DC/EP”,體現了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兩大特點,央行官員也在“得到”平臺上推出了公開講解其特點的課程,儘管央行目前稱尚無時間計劃表,但是業內普遍感覺“腳步”臨近。

四、聯盟的艱苦探索

去年筆者預測聯盟鏈依然是大型機構的競爭舞臺,其實這個預測很簡單,因爲“冬天”來臨時,只有這些大機構纔可能扛得住,“冬天”時間越久,剩下的倖存者就越少,所幸這個“冬天”並不長

今年3月,微衆的FISCO BCOS推出了2.0版,做了大量的性能改進。螞蟻、京東數科、百度的平臺也都在持續改進,藍皮書發佈會上中科金財也公佈了平臺的改良成果,趣鏈科技也在金融等領域深耕不輟。當然,作爲聯盟鏈的起源,超級賬本也在今年3月發佈了其首個長期支持版本Fabric v1.4 LTS。

這些在“冬天”還在持續探索的企業,相信會在“春天”來臨時“快人一步”吧。

經歷了“峯迴路轉”的2019,那麼2020年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呢?

展望2020

一、穩定幣跨境支付

支付原本就是區塊鏈技術的起點,可以說是區塊鏈的看家本領,Libra搞起一次衝擊後,穩定幣跨境支付可能會逐漸落地,畢竟,嚴格來說,穩定幣是100%資產抵押的電子化流通憑證,相當於沒有利息的債券,見票即付的電子化票據,從監管的角度而言,並非完全不可接受。而美聯儲近期會議及其關鍵性人物的發言中,對全球穩定幣的擔憂也恰恰從另一個層面反映出了這種技術的快速擴展潛力。作爲對區塊鏈經典的迴歸,這種對法幣進行代幣化處理的技術,的確可以讓跨境支付更簡單、更便捷,只是現階段,可能還需要銀行牽頭操作或者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才更可行。

筆者去年也在文章中提到,穩定幣是現有法幣與數字貨幣之間一種比較“穩妥”的過渡形態,既有數字貨幣的優點,也有依託法幣的穩定性,進可攻、退可守,是很好的實驗對象,但是,這也不意味着穩定幣就沒有問題,關於穩定幣的討論很多,筆者不在這裏一一重複,只談一點關於穩定幣退出時的影響。

穩定幣發行時是通過現金或者存款進行兌換,當然,大多數時候應該是通過存款兌換的。瞭解金融的讀者可能會知道,存款除了代表銀行和存款者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外,絕大部分存款實質上是信用創造的產物,即通過銀行不停的吸存放貸產生的,而現金派生存款的數量取決於存款準備金率,準備金率越低,派生越多,準備金率爲零時,可以無限派生,爲100時,則不具備派生能力。

兌換穩定幣時,存款或現金被凍結掉,雖然我們無法搞清楚兌換穩定幣的存款是第幾輪信用創造的產物,但有一點很明確,穩定幣跟數字貨幣一樣,是現金,數字化的現金,那麼當穩定幣退出,也即被兌換爲銀行存款時,就相當於一次基礎貨幣投放,也就是,通過穩定幣的一進一出,原有的銀行存款都轉化成了現金,這無異於產生了新一輪的信貸擴張。原有的存款雖然在兌換穩定幣時可能暫時被凍結,但是原有的信貸關係和規模並不會因爲存款的凍結而消失,當這些凍結的存款恢復活力時,相當於基礎貨幣無形中增加了。

上文的介紹可以用下圖演示:

基礎貨幣增加帶來的影響主要取決於穩定幣的規模,規模越大,影響越大,流動性可能會大量增加,通脹壓力上升。該理論仍然只是一種M0與M1之間的關係推導,是否正確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二、供應鏈,尤其是醫療

供應鏈一直是很適合區塊鏈技術,尤其是聯盟鏈技術應用的場景,因爲其中天然具有多方、信任不足的特點,而供應鏈金融一直是個難題,年年都在喊,年年都在試。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這個“傳統”熱點也會被反覆重提。

爲什麼特意強調醫療呢?在上文提到的這次藍皮書發佈會上,度小滿的一位負責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大家也在一直問的問題,面對一個區塊鏈應用,設計者能不能回答不用區塊鏈技術能不能做?他認爲,如果有一天團隊的回答是“否”,那麼應用設計可能真的前進了一大步。誠然,單純從設計的角度來講,很多人都認爲只有數字貨幣纔是最適合區塊鏈的,儘管不用區塊鏈也能實現數字貨幣。但是,以筆者個人的瞭解來看,可以回答“否”的,可能還有醫療這個領域。

經過多年的改革嘗試,醫改早就進了“深水區”,而這個行業的“深水區”改革是真的需要“照進”一縷陽光,只有提升這個行業的透明度,纔有可能進一步延伸改革。除了區塊鏈,可能還沒有哪項技術具有透明化“強迫症”。區塊鏈不僅能夠幫助醫療行業的整個供應鏈體系建立可信連接,善加設計,還可以強制行業透明起來,且不可篡改。這種透明需要自上而下來自國家層面的推動,僅靠行業自覺是不行的。透明會打破很多利益,但是不打破也就無從改革。

2020年可能會是區塊鏈技術曲線上升的一年了,希望在這一年有更多讓區塊鏈技術價值和價值網絡發展起來的應用。

作者簡介付曉巖《企業級業務架構設計:方法論與實踐》圖書作者,原國有大行資深業務架構師,負責業務架構設計、項目管理,熱衷新技術探索與實踐,具有豐富的銀行業務經驗和企業級項目業務架構設計經驗,曾主導客戶關係、金融市場、同業、資管、養老金等多個領域核心系統的業務架構設計,現就職於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公衆號:曉談巖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