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執照”

作爲父母,天職就是撫養和教育子女!撫養需要我們父母努力掙錢爲孩子提供基本生活所需,但是教育呢?我們父母具備專業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技能嗎?我們父母教育子女是否也需要像學校一樣擁有一個得到認可的“父母執照”呢?

近來,繼續我的“育己”歷程,學習了托馬斯·戈登的《父母效能訓練手冊:讓你和孩子更貼心》。當我看完前三章,發現自己控制不住想要讀完整本書,對戈登教授提出的育兒哲學理念和育兒溝通技巧深感驚歎,讓我清醒地意識我們父母也是需要訓練去獲得我們育兒的“父母執照”!

1、當了父母的我們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爲人父母后,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帶入一個神聖的境界,爲自己披上“父母”的外衣,不再把自己當作凡人來看待,認爲自己在孩子面子擁有無上的權力、地位、知識和智慧,有責任指揮、控制、命令和指導孩子,且應該對孩子的所有問題負責。同時,我們認爲孩子是完全屬於我們的,我們願意爲孩子犧牲一切,可以拋棄自己的各種需求,可以無條件地接受和容忍孩子的任何言行,即使是虛假地接受,我們也認爲自己是接受孩子的,只是不接受他們的行爲而已。此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父母還經常認爲彼此間應當保持一致的觀點、態度和教育方式,建立“統一戰線”。這些觀點都是我們的祖輩遺留下來並被我們的父母、朋友和同事所認可的“育兒”理念。

實際中,我們是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孩子呢?一方面,在人生的道路上,當我們的理想在現實中受挫而沒法實現時,我們會將其轉移到子女身上,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理想和自認爲成功、完美的人物形象去塑造我們的子女,我們把他們當作自己人生的創作,塑造成我們期望的傑作,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打着“我是爲他(她)好”的旗號,用自己擁有的權威和地位去命令、控制和指揮他們執行自己的計劃,完全無視孩子的感受和意願(我的周圍就有很多這種自己無法取得更高學術、財富、地位的父母,將自己的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並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按自己的意願教育孩子,以培養自認爲“成功”的孩子作爲榮耀,彌補自己在此方面的遺憾和不足!)。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誠實地承認我們所有的父母都是凡人,都會在不同的時候對自己孩子的產生兩種不同的情感——接受和不接受。我們有時會感到自己能接受孩子的行爲,而有時卻不能。我們的接受程度會受到自己性格和心情、孩子性格、事發情境等因素的影響,父親和母親也不可能在任何時候總是對孩子的同一行爲產生相同的感受。當我們虛假地接受孩子的行爲時,孩子能夠極爲敏銳地通過我們的面部表情、說話聲調、行爲姿勢感知我們的真實情感,他們會感受到我們無聲的責備——雖然我們言語上接受了,但是我們的行爲卻表現出不接受。這會讓孩子“陷入困境”,讓他們感到困惑、沮喪和不安,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由於父親和母親也不可能在任何時候總是對孩子的同一行爲產生相同的感受,所以當我們父母建立統一戰線時,我們中的一方必然會扮演虛假接受的角色,這無疑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人們廣爲接受地認同“我可以接受一個孩子但不接受其行爲”,這一觀點通常是我們父母以自詡聰明的方式給孩子一個解釋“我不是否定你的人,而是否定你的行爲”。這是純粹一個謬誤,我們如何在接受孩子的同時,對他們的行爲產生獨立而相反的感受?我們的反應如果不是針對那個在特定時刻做出特定行爲的孩子,又是針對哪個孩子?無法接受孩子很多行爲的父母會不可避免地使孩子感到自己作爲一個人不被接受。

爲什麼我們父母非要去指揮、控制、命令孩子,非要給他們提供建議、指導和規劃?難道我們就不可以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想法和需求,就像尊重我們的父母、朋友和同事一樣?爲什麼我們父母非要拋棄自己的需求,爲孩子犧牲一切,無條件地接受和容忍他們的言行?難道我們在孩子面前就不能擁有自己的需求,滿足自己的愛好?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探究,到底應該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育兒”。

2、孩子遇到了問題?父母遇到了問題?問題屬於孩子?問題屬於父母?

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所有問題負責嗎?生活中,我們總覺得自己比孩子要偉大、聰明,認爲我們是他們的父母,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孩子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我們落入了一個陷阱,爲本應歸屬於孩子的問題承擔瞭解決問題的責任,而不是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那麼,如何來區分屬於孩子的問題和屬於父母的問題呢?我們按照自己對待孩子行爲的接受和不接受標準進行區分:當父母不接受孩子的行爲即父母遇到問題時,父母應當負責解決問題;當父母接受孩子的行爲但孩子遇到問題時,孩子應當負責解決問題。當父母趕時間,孩子卻磨磨蹭蹭;當父母勞累一天下班回家想休息,孩子卻糾纏着要玩;孩子沒有按時回家吃晚飯卻忘記打電話;孩子把音樂聲開的非常大,使得父母說話聽不見,這些都是屬於父母負責解決的問題。孩子被一個朋友拒絕;孩子發現自己的家庭作業太難;孩子對老師感到氣憤;孩子因爲自己的體重超重感到不高興,這些都是屬於孩子負責解決的問題。

當問題屬於孩子時,父母應當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讓孩子自己爲問題負責,並尋找自己的解決方案;當問題屬於父母,父母應當負責解決問題。理由如下:

l 孩子在解決問題方面有着令人難以置信的、未經開發利用的潛力;

l 若父母幫助解決,孩子會依賴父母,無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l 若父母接手孩子的問題,會產生可怕的負擔,且在無法解決時責怪自己;

l 當父母接受無需爲孩子的問題負責的理念後,會感到身心輕鬆,且易於作爲促進者、催化劑、幫助媒介,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的解決方法;

l 在某些問題上,孩子確實需要幫助,但從長期看,最有效的幫助就是不提供幫助。

對於屬於孩子的問題,如何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呢?父母可以使用“傾聽法”來應對,向孩子傳達出“你似乎遇到了一個問題,需要我的幫助嗎?”。類似的,對於屬於父母的問題,父母又該如何解決問題呢?父母可以使用“對抗法”來應對,向孩子傳達出“我遇到了一個問題,我需要你的幫助!”。

3、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怎麼說,孩子才肯聽?

現實中,我們大多數父母都試圖奪走孩子對問題歸屬權,比如:

女兒:馬蒂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論我做什麼,她都說不想做。

媽媽:嗯,你爲什麼不提議做她想做的事呢?你必須學會跟朋友相處。

女兒:我不想做她希望做的事,此外我不想跟她相處!

媽媽:嗯,去找別的朋友玩吧,如果你還繼續做一個被寵壞的孩子。

女兒:她纔是被寵壞的孩子,我不是。而且沒有其他人可以跟我一起玩。

媽媽:你感到心煩只是因爲你累了。明天你就會感覺好點的。

女兒:我不累,明天我也不會感覺好。你不明白我有多恨她。

媽媽:不許說這樣的話!如果我再聽到你這樣說你的朋友,你會後悔的…

女兒:(生氣地走開)我恨這個地方。真希望我們能搬走。

爲什麼媽媽的話對女兒不起任何作用?而且遭到女兒的不接受?在溝通中,媽媽傳遞給孩子的言語到底存在什麼問題?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媽媽的話,括號裏是女兒可能理解的意思:

l “嗯,你爲什麼不提議做她想做的事呢?你必須學會跟朋友相處。”(你認爲是我的錯,你不相信我,你希望我改變,你認爲你比我聰明!)

l “嗯,去找別的朋友玩吧,如果你還繼續做一個被寵壞的孩子。”(你不相信我能解決問題,你認爲我是壞孩子!)

l “你感到心煩只是因爲你累了。明天你就會感覺好點的。”(你根本不理解我,你不明白我的感受!)

l “不許說這樣的話!如果我再聽到你這樣說你的朋友,你會後悔的…”(你使用你的權威、地位威脅我!)

從括號裏女兒可能領會的意思來看,媽媽的建議、說教、評價、解釋、安慰、命令和威脅傳遞給孩子的是不接受的態度,這如何能讓女兒接受媽媽,按照媽媽的意思去做?看看我們經常聽到的孩子的抱怨:

“我的父母經常對我說,我有多壞,我的想法有多蠢,我是如何不能被信任,我只會做更多令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如何他們已經認爲我又壞又蠢,我或許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做這些事了。”

這正好應驗了那句古話,“如果你總是對一個孩子說他很壞,他就會真的變得很壞。”我們父母到底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我們父母到底需要傳遞何種信息來進行有效溝通?我們來看看另一段對話:

女兒:馬蒂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論我做什麼,她都說不想做。

媽媽:你對馬蒂有點生氣。

女兒:是的。我再不想跟她一起玩了。她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媽媽:你非常生氣,以至於你覺得再也不想見到她。

女兒:沒錯。但是如果她不做我的朋友,我就再也找不到其他人一起玩了。

媽媽:你討厭自己一個人玩。

女兒:是的。我猜我不得不試着和她相處。但是我還是很難不生她的氣。

媽媽:你想跟她更好地相處,但是你又覺得不生馬蒂的氣很難。

女兒:我過去從來都不習慣——但是那時候她總是做我想做的事。現在她不再讓我指揮了。

媽媽:馬蒂不能一直贊同你想做的事。

女兒:不……現在她不再是個聽話的小孩了。但是她變得更有趣了。

媽媽:你更喜歡她現在這樣。

女兒:是的。但是不再向她發號施令是很難的,我已經習慣了那樣。或許,如果我偶爾讓她按自己的想法做,我們就不會總是吵架了。你認爲這樣會有用嗎?

媽媽:你在想如果你偶爾讓步,就會有所幫助。

女兒:是的……或許是這樣。我會試試的。

這段對話媽媽一直在試圖理解女兒的意思,沒有命令和威脅,沒有說教,沒有評價,沒有解釋,沒有安慰,也沒有建議。但是,卻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它幫助孩子減少了負面情緒,促進了母女間的關係,幫助孩子自己解決了問題,孩子更願意傾聽父母的想法和主意,最重要的是它把問題留給孩子自己去解決。

正確理解孩子的意思,瞭解孩子的現狀,接受孩子的情感,並相信他們能夠自己解決問題——這就是“積極傾聽”。既然“積極傾聽”如此有效,那麼我們父母如何去使用它呢?

實際上,我們的溝通其實是一個編碼和解碼過程,比如說,孩子餓了,他會通過“晚飯什麼時候做?”這樣的語言來進行編碼(也可以用手摸肚子來編碼),並將其傳遞給父母,當父母收到這句話並正確的解碼,父母就明白孩子餓了。但是如果父母把這句話理解爲孩子急着吃完飯出去玩,並面帶厭煩之色地迴應到“早着呢!”,那麼父母的解碼就錯了,並由此產生了矛盾——孩子不知道這個父母是這樣想的,父母也無法理解孩子的真實意思。如果父母採用“積極傾聽”去向孩子覈實自己的解碼,又會如何呢?

孩子:晚飯什麼時候做?

父母:你想早點吃完出去玩。

孩子:不,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真的餓了,希望飯早點準備好。

父母:哦,我明白了。你很餓。先吃點餅乾墊墊怎麼樣?我們必須等爸爸(媽媽)回來再吃飯——大約還要等一個小時。

孩子:這個主意不錯。我會先吃點餅乾的。

雖然父母一開始的解碼是錯誤的,但是孩子的反饋使他們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又重新解碼(孩子是真的餓了)並送出了另一個編碼(“你很餓”)。“積極傾聽”讓我們父母更能夠了解孩子,明白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避免因爲我們的“自負聰明”(我們大人總認爲比孩子要聰明)誤解了孩子。

“積極傾聽”需要我們父母拋棄自己的想法、情緒,以真誠信任的、覈實信息的態度迴應孩子。避免使用

l 命令、指揮、控制——告訴孩子去做某事,給他一個命令

l 警告、訓誡、威脅——告訴孩子如果他做某事會有什麼後果

l 規勸、說教、佈道——告訴孩子他應該怎樣做

l 建議、給出解決方案或意見——告訴孩子答案或解決方案或給他建議

l 說服、教育、進行邏輯辯論——試圖用事實、辯論、邏輯來影響孩子

l 評價、批評、表示不贊同、責備——對孩子做出一個負面的評價或判斷

l 讚揚、表示贊同——做出一個正面的評價或判斷,表示贊同

l 歸類、嘲笑、羞辱——把孩子歸類,讓他感到羞恥和愚蠢

l 解釋、分析、診斷——分析孩子做的事、說的話,表示你看透了他的心,弄清了問題所在

l 安慰、表示同情、安撫、支持——盡力使孩子好受一點,讓他擺脫不良情緒,否認他情緒的強度

l 調查、質問、審問——試圖找出理由、動機、原因,尋求更多的信息幫助解決問題

l 退出、分散注意力、開玩笑、轉移話題——試圖讓孩子迴避問題,分散注意力,把問題放到一邊

“積極傾聽”幫助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並促進他們與父母的關係,但是如果孩子給父母帶來了麻煩,問題屬於父母時,我們父母又該如何呢?

“當你工作了一天,非常疲勞。你需要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你希望用這段時間看看新聞。但是,你5歲的兒子纏着你跟他玩。他不斷地拽你的胳膊,爬到你的膝上,擋住電視。陪他玩是你現在最不想做的事。”

這時你會如何做?你需要傳遞什麼信息讓自己得到休息並看看新聞?你是皺着眉頭大聲說道,“你這孩子真煩人!”,還是“到一邊去玩去!”,抑或,採用命令的口吻說“走走走,別煩我!”。不論你是採用命令、指揮、控制,還是警告、訓誡、威脅,還是勸告、佈道、說教、建議等方式,孩子都可能拒絕按照你說的做,並讓孩子感覺到你的需求比他的需求更重要,你無視他的需求。你還可能採用批評、評判、責備的“你應該懂事!”,歸類、嘲笑、羞辱的“你就是個被寵壞的孩子!”,解釋、診斷、心理分析的“你想氣死我是吧?”,教導、說教的“好孩子要聽話!”等方式表達你的拒絕,但是這些可能讓孩子感到內疚、懊悔、不愛自己,傷害到孩子的自尊,讓他們反擊你“你總是很累!”、“你纔是被寵壞的人”。

我們用編碼和解碼的思想來看看,孩子會如何解碼你的意思。“你這孩子真煩人!”,你所傳遞的信息孩子解碼出來可能就是“我很壞,我不是好孩子”。這個時候,我們父母應該避免使用“你-信息”,而應該採用“我-信息”,並使用非指責性的描述來闡述事實和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爸爸工作一天,太累了!想看看新聞,休息一會!你跑上跑下讓我感到難受!”或直接地說“我累了,需要休息一會”。孩子解碼後就知道“爸爸累了,我不能打覺爸爸”。所以,採用“我-信息”告訴孩子你只是個凡人,你有傷心、尷尬、害怕、失望、疲憊的時候,你也有自己的愛好、需求,你也需要得到他的幫助(孩子是非常樂於幫助父母的)。

“我-信息”需要我們父母客觀地描述事實,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孩子的行爲給我們產生的影響。避免使用

l 命令、指示、指揮——告訴孩子去做某事,給他一個命令

l 警告、訓誡、威脅——告訴孩子如果他做某事會有什麼後果

l 規勸、說教、佈道——告訴孩子他應該怎樣做

l 建議、給出解決方案或意見——告訴孩子答案或解決方案或給他建議

l 評判、批評、責備——對孩子做出一個負面的評價或判斷

l 歸類、嘲笑、羞辱——把孩子歸類,讓他感到羞恥和愚蠢

l 解釋、分析、診斷——告訴孩子他的動機是什麼

l 說服、教育、辯論——試圖用事實、辯論、邏輯來影響孩子

“積極傾聽”和“我-信息”告訴我們,首先,要區分對待孩子遇到的問題和父母遇到的問題;然後,放下我們作爲父母的“高貴”權威、身份、地位、知識和智慧,用覈實的態度、客觀的闡述與孩子交流,幫助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或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實現父母與孩子的良性互動。這裏還有一個問題,如何對不會說話和無法理解語言的嬰兒和幼兒運用我們的“積極傾聽”和“我-信息”呢?其實,嬰幼兒遇到問題時,都是通過非語言信息(啼哭、亂動)來進行編碼和表達的,我們必須使用非語言的“積極傾聽”和“我-信息”來進行反饋。當孩子遇到飢餓、寒冷、不舒服等問題時,我們通過嘗試餵食、溫暖、撫摸、確認拉臭臭來覈實孩子的問題,並幫助他們解決(此時的他們還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當我們遇到嬰幼兒扭捏不穿衣服、磨磨蹭蹭不上車、無故拿腳踢父母等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溫柔而堅定的約束動作來解決問題,這些行爲信息可以被很小的孩子理解,它傳遞給嬰幼兒的是父母的需求。

當自己的孩子與其它孩子發生衝突並訴求我們父母解決時,我們被視爲法官、裁判和仲裁者,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同樣的道理,我們不難判斷這是屬於孩子的問題,如果我們介入,就犯了承擔問題歸屬權的錯誤,剝奪了孩子爲自己衝突負責並學習如何用自己的努力解決衝突的機會。這時,我們需要完全置身衝突之外,邀請孩子講話,並運用“積極傾聽”來幫助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馬庫斯:我想要卡車!把它給我!放手!放手!

父 母:馬庫斯,你真的想要那卡車。

布萊恩:但是我先拿到的!他跑過來把它拿走了。我想把它要過來!

父 母:布萊恩,你覺得卡車應該歸你,因爲你先拿到的。你對馬庫斯很生氣,因爲他把卡車拿走了。我想你們發生了衝突。你們能想出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有什麼主意?

布萊恩:他應該把卡車給我。

父 母:馬庫斯,布萊恩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馬庫斯:是的,他當然會,因爲這樣他就達到目的了。

父 母:布萊恩,馬庫斯的意思是他不喜歡這個解決方案,因爲這樣一來你就贏了,他就輸了。

布萊恩:嗯,我會讓他玩我的小汽車,直到我玩完卡車。

父 母:馬庫斯,布萊恩提出了另一個方案——在他玩卡車的時候,你可以玩他的小汽車。

馬庫斯:他玩完了之後,我可以玩卡車嗎?

父 母:布萊恩,馬庫斯想要確認你玩完了卡車之後會不會給他玩。

布萊恩:好吧。我很快就會玩完的。

父 母:馬庫斯,布萊恩說他同意了。

馬庫斯:那好吧。

父 母:我猜你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是嗎?

4、“積極傾聽”和“我-信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

如標題所問,這是一把萬能的鑰匙嗎?回答當然不是。因爲在涉及孩子價值觀、信仰、風格、偏好和生活哲學的行爲時,父母和孩子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矛盾和衝突,比如我們接受不了孩子的奇服異裝、個性的髮型,但是這些都是他作爲公民享有的權力,只要不違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此,我們很多父母都希望能夠向孩子傳承他們最珍視的價值觀,我們父母當然可以去傳授自己的價值觀,並且會不可避免地這樣做。之所以不可避免地傳授他們的價值觀,是因爲孩子註定要通過觀察父母的言行來學習父母的價值觀。

我的育兒理念: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改變我們能夠改變的!

最後,建議閱讀原著《父母效能訓練手冊:讓你和孩子更貼心》。

發佈了3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6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