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ourceCamp歸來有感

上週六去參加了OpenSourceCamp活動,玩了整整一天時間,感觸頗豐啊。

首先是上午到達Intel,來到會議室先找了件合適尺寸的T恤裝起來(感謝活動贈送的禮品,謝謝),人不是特別多,所以在中間找到了幾個空位坐下。

活動開始前,大屏幕上一直在播放着OpenSource的宣傳視頻,英語原聲中文字幕的,幾個老外不斷出來講這個OpenSource到底是如何如何,看 到了Linus,接下來又出現了GNU的創始人,講到OpenSource的出現,它的意義等等,不過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當其中提到了 MicroSoft和Bill Gates時,視頻的背景音樂突然變成了“鬼子進村”的那種氣氛,然後就伴着這種感覺聽了幾分鐘的bill Gates寫給開源社區的公開信,信的內容主要是強調軟件的知識產權。。。感覺OpenSource和MicroSoft的隔閡還是年代久遠啊。

隨着視頻的戛然而止,活動進入正題,首先由活動的發起人Peter介紹了OpenSourceCamp的歷史和未來的發展,然後依次是IBM談標準規 範,intalio對自身的介紹,天使投資人介紹通過開源如何開展商業活動,中間還有一個“中文馬馬虎虎”的芬蘭女士介紹去芬蘭留學的。

上午日程中記憶最深刻的是Xiao-Feng Li介紹的,如何在jvm中應用向量運算來提升性能。主要就是說,如果我們對一批數據進行相同操作,比如將10個數依次累加5這樣的操作,如果使用循環就 需要使用10次加法計算,而向量計算可以通過一個加法操作就實現對初始10個數的累加操作,這樣就以內存的代價換取的操作效率的提升。

說真的,一開始還以爲這是一個很偏門的技術,可是聽到後來Xiao-Feng Li講到將這一項技術應用於JVM的時候,並拿出了單線程下運行速度提升30%的測試數據時,我立刻就傻眼了。總是說理解業務最重要的同志們估計也沒想到 完全是在鑽研技術也會產生這種意向不到的效果吧?業務應用遇到底層技術一般就是這種結果了,應用的反覆研究造就了的結果是滿足特定需求,而底層技術的推出 直接在數量級層次發生了顛覆的作用,這種底層的研發階段是枯燥的,而成果又是巨大的。借用演講人的一句話:“你可以把它研究出來,然後賣給 SUN,ORACLE這些公司嘛。”先不說這話是認真還是開玩笑,先回過頭來考慮一下之前我們是否對技術進行過如此的鑽研探究,也能夠明白爲何現在很多技 術上的問題還是會成爲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瓶頸了。

再想想,爲什麼這種底層技術會直接出現在OpenSource中呢,更多時候它只會被公司內部作爲機密控制起來,OpenSource不是商業行爲,它僅 僅是一種distribution和development的形態,開放式的開發形式,調動更多人的力量來催生創新的形成,反正個人從 OpenSourceCamp上看到的OpenSource就是這樣的了。

所以要放平心態,國內的技術積累尚未實現某種豐富的水平,所以建立在技術地基之上的OpenSource必定需要時間慢慢培養,如果真是要做開放開源,低下頭做事情就對了。

發佈了2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