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界面的測試

原文發佈時間:

原文地址:http://www.gkcity.com/n-i-93956-c-UseNous.htm


一、概述

本文列數了軟件黑盒測試過程中,在被測試軟件中可能存在的常見軟件問題。本文不會詳細討論基本的軟件測試思想與常用技術,僅針對在軟件黑盒測試過程中若干的問題做描述,並提供個人的參考測試意見與防範意見,希望可以爲初學者提供些許幫助。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良好的外觀往往能夠吸引眼球,激發顧客(用戶)的購買慾望,最終達成商業利益的實現。軟件的設計亦如此,WindowXP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很大一方面來自於它一改往日呆板,以突出“應用”的灰色界面,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設計界面,使界面具有較大的親和力。就目前的軟件設計的發展趨勢來說,良好的人機界面設計越來越受到系統分析、設計人員的重視。但是如何對設計的人機界面(包括幫助等)進行測試,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卻鮮見於報端。

我們知道:“不立規矩無以成方圓”。在軟件界面設計強調張揚個性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軟件界面的設計先要講求規矩-簡潔、一致、易用,這是一切軟件界面設計和測試的必循之道,是軟件人機界面在突出自我時的羣體定位。美觀、規整的軟件人機界面破除新用戶對軟件的生疏感,使老用戶更易於上手、充分重用已有使用經驗,並儘量少犯錯誤。由此我們在對軟件人機界面進行測試時(設計評審階段和系統測試階段結合進行),不妨從下列一些角度測試軟件的人機界面

二、一致性測試

一致性使軟件人機界面的一個基本要求。目的是使用戶在使用時,很快熟悉軟件的操作環境,同時避免對相關軟件操作發生理解歧義。這要求我們在進行測試時,需要判斷軟件的人機界面是否可以作爲一個整體而存在。下面是進行一致性測試的一些參考意見:

――提示的格式是否一致

――菜單的格式是否一致

――幫助的格式是否一致

――提示、菜單、幫助中的術語是否一致

――各個控件之間的對齊方式是否一致

――輸入界面和輸出界面在外觀、佈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

――命令語言的語法是否一致

――功能類似的相關界面是否在在外觀、佈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比如商品代碼檢索和商品名稱檢索)

――存在同一產品族的時候,是否與其他產品在外觀、佈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例:Office產品族)

――同一層次的文字在同一種提示場合(一般情況、突顯、警告等)在文字大小、字體、顏色、對齊方式方面是否一致

――多個連續界面依次出現的情況下,界面的外觀、操作方式是否一致(當然可能會有例外,比如操作結束的界面)

三、信息反饋測試

假設系統的使用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生手,你能指望她(他)在進行操作不出錯嗎?但這還不是問題的所在,問題的所在在於我們都會犯錯誤,我們都有自己不瞭解的東西。如何避免,這要求我們的人機界面有足夠的輸入檢查和錯誤提示功能。通過信息反饋,用戶得到出錯提示或是任務完成的讚許之語。但有些不幸的是,我們很多系統都在此方面做的不盡人意。下面是這類測試的一些參考意見:

――系統是否接受客戶的正確輸入並做出提示(例:鼠標焦點跳轉);

――系統是否拒絕客戶的錯誤輸入並做出提示(例:彈出警告框,聲響);

――系統顯示用戶的錯誤輸入的提示是否正確,淺顯易懂(例:“ERR004”這樣的提示讓人不知所云);

――系統是否在用戶輸入前給出用戶具體輸入方式的提示(例:網站註冊程序);

――系統提示所用的圖標或圖形是否具有代表性和警示性;

――系統提示用語是否按警告級別和完成程度進行分級(若非某些破壞性操作,請對用戶溫和一些);

――系統在界面(主要是菜單、工具條)上是否提供突顯功能(比如鼠標移動到控件時,控件圖標變大或顏色變化至與背景有較大反差,當移動開後恢復原狀);

――系統是否在用戶完成操作時給出操作成功的提示(很多系統都缺少這一步,使用戶毫無成就感)。

四、界面簡潔性測試

你的人機界面像你的臉一樣對稱、乾淨嗎?我們往往看到的使很多系統在人機界面設計上就像長了天花的病人。因此我們不得不對其進行美容前的檢查,下面是一些供檢查的建議條款。

――用戶界面是否存在空白空間(沒有空白空間的界面是雜亂無章的,易用性極差);

――各個控件之間的間隔是否一致;

――各個控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是否對齊;

――菜單深度是否在三層以內(建議不要超出三層,大家可以參考微軟的例子);

――界面控件分佈是否按照功能分組(菜單、工具欄、單選框組、複選框組、Frame等);

――界面控件本身是否需要通過滑動條的滑動來顯示數據(建議採用分頁顯示並提供數據排序顯示功能);

實際上,一個處理該類測試的原則性的東西就是:幹掉多餘的東西,儘可能分組。

五、界面美觀度測試

你的界面美觀嗎?試想一個服裝模特穿一身不得體的衣服其展示效果會如何?我至今還記得在學習美學時老師講過的一句話:美是對比的產物。在軟件界面的美觀度測試上,我們不得不注意下面的一些建議。

――前景與背景色搭配是否反差過大;

――前景與背景色是否採用較爲清淡的色調而不是深色(比如用天藍色而不用深藍色和墨綠色);

――系統界面是否採用了超過三種的基本色(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三種);

――字體大小是否與界面的大小比例協調(一般中文采用宋體9-12,英文采用Arial或TimesNewRoman,日文采用SimSun或明朝);

――按鈕較多的界面是否禁止縮放(一般情況下不宜縮放,最好禁止最大、最小化按鈕);

――系統是否提供用戶界面風格自定義功能,滿足用戶個人偏好;

六、用戶動作性測試

“科學是懶人的哲學”,這是我大學專業老師的一個觀點。我們的計算機系統也不例外。我們的系統能讓用戶儘可能地偷懶嗎(少動手肘,少記命令等),從這個角度出發,相信你會對用戶動作性測試的本質有較深的體會。我相信沒有一個測試員願意做的多而收穫的少。此外用戶從某種角度上是心懷不測的挑釁者和肇事者。他們很少有太多的耐心來對待他們寄以很大期望的系統。下面是一些判斷用戶是否能夠“偷懶”和“發泄防止”的測試建議。

――是否存在用戶頻繁操作的快捷鍵;

――是否允許動作的可逆性(Undo,Redo);

――界面是否有對用戶的記憶要求;

――系統的反應速度是否符合用戶的期望值;

――是否存在更便捷、直觀的方式來取代當前的界面的顯示方式;(比如用菜單界面代替命令語言界面)

――用戶在使用時任何時候是否能開啓幫助文檔(F1);

――系統是否提供模糊查詢機制和關鍵字提示機制減少用戶的記憶負擔(比如清華紫光輸入法的模糊音設定);

――是否對可能造成長時間等待的操作提供操作取消功能;

――是否支持對錯誤操作進行可逆性處理,返回原有狀態;

――是否採用相關控件(如:日曆,計算器等)替代用戶手工鍵盤輸入;

――選項過多的情況下是否採用下拉列表或者關鍵字檢索的方式共用戶選擇;

――系統出錯是是否存在恢復機制使用戶返回出錯前狀態(如:OfficeXP的文件恢復);

――在用戶輸入數據之前,用戶輸入數據後才能執行的操作是否被禁止(如特定的按鈕變灰);

――系統是否提供“所見即所得(WYIWG)”或“下一步提示”的功能(比如預覽);

七、行業標準測試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一套標識體系。請儘可能不要與其“撞車”。這就需要我們的人機界面測試人員對軟件行業的符號體系有所瞭解,否則將很難擔此大任。

――界面使用的圖符、聲音是否符合軟件所面向領域的行業符號體系標準;

――界面說使用的術語是否符合軟件所面向領域的行業命名標準;

――界面的顏色是否與行業代表色彩較爲相近;

――界面的背景是否能夠反映行業相關主題(比如:反映環保的背景一般採用自然風光作爲背景);

――界面的設計是否反映行業最新的理念和大衆趨勢;

當然、每一個軟件也應當具有自己的一些個性,這些個性是體現軟件開發商和所面向的用戶領域的特定需要的。比如微軟的啓動界面和蘋果的啓動界面就完全是兩碼事。一個不失個性的軟件,其本身就是軟件製作商的“廣告代言人”。既要突出製作商,又不能喧賓奪主。下面我們給出一些常見的軟件個性測試原則。

――軟件的安裝界面是否有單位介紹或產品介紹,並擁有自己的圖標;

――軟件的安裝界面是否在界面上不同於通用的安裝工具生成的界面(比如:金山快譯的安裝界面就比較有特色);

――主界面的圖標是否爲製作商的圖標;

――系統啓動需要長時間等待時,是否存在Splash界面,它是否包含或反映製作者信息;

――軟件是否有版本查看機制,版本說明上是否有製作者或是用戶的標識;

――軟件的界面的色彩、背景、佈置是否與同類產品有不同之處,如果有,是否更爲簡潔、美觀;

――軟件界面操作與同類產品相比,是否能夠減少用戶輸入的頻繁度;

――軟件界面操作與同類產品相比,是否在出錯預防機制和提示上更爲直觀、醒目;

――軟件界面是否爲特殊羣體或是特殊的應用提供相應的操作機制(比如Windows的放大鏡);

八、小結

總而言之,軟件人機界面的測試需要一個立足“共性”但又要強調“個性”的測試思路,軟件人機界面的測試與其他類型測試不同,更加強調從用戶的角度、審美觀去看待待測軟件。既不能過於“大俗”,又不能過於“大雅”。很多時候,需要在強調規整和強調個性間進行權衡。這迫切需要我們的界面測試人員用大腦去思考,用心去體會。這對人機界面測試人員在審美觀上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發佈了1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