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的基本概念

 
圖像,,
1). frame;逐行掃描圖像
2). field:隔行掃描圖像,偶數行成爲頂場行,奇數行稱爲爲底場行,所有頂場行稱爲頂場,同樣所有底場行稱爲底場。
3). pictue:場和幀都可認爲是圖像
       頂底場分別編碼,對應位置的宏塊叫做宏塊對。頂場對已編碼的頂/底場預測編碼。底場一般對頂場預測編碼.
 
IDR幀與I幀的區別:
因爲264採用了多幀預測,就有可能在display orderI幀後的P會參考I幀前的幀,這樣在random access時如果只找I幀,隨後的幀的參考幀可能unvailableIDR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I幀,把它定義爲確保後面的P一定不參考其前面的幀,可以放心地random access
IDR的出現其實是相當於向解碼器發出了一個清理reference buffer的信號吧,上面說前於這一幀的所有已編碼幀不能爲inter做參考幀了。
 
I幀和P幀的概念比較好懂,B幀的概念有些模糊,只知道加了B幀圖像質量會更好,請問對B幀該怎麼理解?
B 幀在 MPEG-4 中有四種參考模式,如果是同時參考前後的畫面壓縮,則記錄的是 (前畫面 pixel + 後畫面 pixel )/2 的差值,也就是「前後畫面的平均」的差值。所以記錄的差值個數和 P 幀一樣,只有一個,沒有增加。而因爲 B 幀位於前後畫面的中間,以「前後畫面的平均」,也就是「前後畫面的中間值」來作爲預測數值(預測 B 幀的 pixel 數值爲多少?如果有誤差,再記錄差值),這樣這個預測數值會比單獨使用前一個畫面來預測,更接近目前真正的 B 幀的數值,可想而知,如此所需要記錄的差值就會很小甚至可以根本不用記錄,所以便可以省下很多的 bits,提高壓縮率。
除了壓縮率以外,B 幀對畫質的影響也是有的,因爲 B 幀這種參考前後畫面的特性,等於有內插(interpolation)的效果,所以可以減少噪訊。
圖像,場,幀
一個視頻圖像可編碼成一個或更多個片,每片包含整數個宏塊(MB),即每片至少一個MB,最多時每片包含整個圖像的宏塊。總之,一幅圖像中每片的宏塊數不一定固定。
設片的目的是爲了限制誤碼的擴散和傳輸,應使編碼片相互間是獨立的。某片的預測不能以其它片中的宏塊爲參考圖像,這樣某一片中的預測誤差纔不會傳播到其它片中去。
編碼片共有5 種不同類型,除已講過的I 片、P 片、B 片外,還有SP 片和SI 片。其中SP(切換P)是用於不同編碼流之間的切換;它包含P /I 宏塊。它是擴展檔次中必須具有的切換,它包含了一種特殊類型的編碼宏塊,叫做SI 宏塊,SI 也是擴展檔次中的必備功能。
片組是一個編碼圖象中若干MB 的一個子集,它可包含一個或若干個片。
在一個片組中,每片的MB 按光柵掃描次序被編碼,如果每幅圖象僅取一個片組,則該圖象中所有的MB 均按光柵掃描次序被編碼(除非使用ASO,即任意的片次序,即一個編碼幀中的片之後可跟隨任一解碼程序的片)。
還有一種片組,叫靈活宏塊次序(FMO),它可用靈活的方法,把編碼MB 序列映射到解碼圖象中MB 的分配用MB 到片組之間的映射來確定,它表示每一個MB 屬於哪個片組。表6.2 MB 到片組的各種映射類型。
 
發佈了1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1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