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猴--Tarsius syrichta ( Philippine tarsier )

哈哈...今天給大家看看..我最喜歡的一種猴子...靈長類動物...除了山地之外...我另一個喜歡物種...可惜這也是我唯一喜歡的三個靈長類的物種之一...山地,眼鏡猴和黑猩猩...除此之外我都不是很喜歡..不過三個物種都快滅絕了..請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地球啊..呼籲一下..

點擊在新窗口中瀏覽此圖片

下面是其他的一些圖片和相關資料



點擊在新窗口中瀏覽此圖片

哈..這是一對..好像很害怕的樣子



點擊在新窗口中瀏覽此圖片

和人類比起來.真的好小哦..很可愛的說



引用
相關資料

眼鏡猴--Tarsius syrichta

英文名Philippine tarsier

分佈於菲律賓的薩馬島、萊特島、迪納加特島錫亞高島、保和島和棉蘭老島等島嶼。數量稀少,是瀕危物種,受到保護。被認爲是全世界最小的猴種。

外貌

       體長如家鼠身長85-160毫米,尾長130-270毫米,體重80-165克,是體形極小的一種靈長動物。背毛質地柔軟,爲帶有銀色光澤的灰毛,腹毛淺灰色。頭圓,吻及頸鍍,耳殼薄而無毛,眼睛非常大,直徑達16毫米前肢短、後肢長,趾尖有圓形吸盤,可以在許多光滑的物體表面停留。頭大而圓,眼睛特大,臉盤向前,眶間隔薄。眼適於夜視,視網膜沒有視錐。頸短,這是許多跳躍類羣的特徵。除第二和第三趾有爪外,其餘各指、趾均具扁甲。後肢長,胚骨和誹骨溶合,而附骨特長,因而有附猴之稱。尾細長,尾端多毛。

       像其他許多夜間活動的動物一樣,眼鏡猴有一雙大眼睛。實際上,它的每一隻眼睛重達3克,比它的腦子還重。它們對危險非常敏感,甚至在休息時,也會睜着一隻眼。眼鏡猴的大眼睛,非常適於夜間捕食。它們吃昆蟲、青蛙、蜥蜴及鳥類。有一種眼鏡猴還能夠捕食比它們自身不的鳥與毒蛇。眼鏡猴個兒大小如大家鼠,全身呈黃褐色,乍一望去彷彿一隻褐家鼠。如按照身體的比例來計算的話,眼鏡猴在靈長類動物中可榮獲得項冠軍: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長。


奇特之處

       眼鏡猴最奇特之處在於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着兩隻圓溜溜的特別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徑可以超過1釐米,和它的小身體很不相稱,好像戴着一副特大的舊式老花眼鏡。所以,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眼鏡猴。

生活習性

       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叢中,原始林中也有分佈。白天睡覺,夜間活動,能在樹枝間跳動,距離可達幾米。從不下到地面上活動。聽覺敏銳,頸部幾乎可旋轉360。。主要捕食昆蟲,也吃小型蜥蜴捕捉食物時,行動極爲迅速。

       眼鏡猴會笨拙地沿着樹枝慢吞吞地挪地,但通常它們是通過跳躍 來移動的。跳躍時,它們突然伸直自己長長的後腿跳向空中,再落在距自己2米無的另一棵樹上。如果有必要,它還能中途拐彎。

       小眼鏡猴生下來時就己發育得很好。它們有厚實的毛皮,眼睛也是睜開的,一生一來就能爬,能抓往母親的毛。如果母猴要走比較長的路,它會將幼仔銜在口中帶着走。

       眼鏡猴能身體不動而讓頭幾乎整整轉動一圈。這有助於它發現獵物和避開像貓頭鷹與小貓等敵人。有高度適應樹上跳躍的能力,能在樹間十分準確的跳躍3米多遠的距離,可以用四肢行走,靠後肢在地面上跳躍或奔跑,還能爬樹,也能從樹幹下滑,圓盤狀的指墊多少有吸盤的作用,利於攀緣。他們是猴類中的不合羣者,多獨棲,有時成對棲息。

【飼養和保護】

       眼鏡猴壽命在15-20年,以蟋蟀爲食,而且極其戀鄉,離開了這塊土地就會死去,在菲律賓人們曾試圖帶到其他地方餵養,均以失敗告終。野生環境中的眼鏡猴非常害羞,它們當然不習慣於人打交道。只有在人工飼養環境里長大的少數眼鏡猴,纔不介意這種輕柔友好的接觸。除了睡覺和抱着樹枝發呆,眼鏡猴最關心的就只有吃蟲子了。

       眼鏡猴是東南亞熱帶茂密森林中的樹棲動物,生活在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和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一帶。近年來,由於菲律賓的森林越來越少,使眼鏡猴失去適合棲息的環境,因而面臨絕種的邊緣。眼鏡猴太太們一年只能產下一個寶寶,由於數量已經很少,越發顯得嬌貴了。它目前已經成爲瀕危動物。

【眼鏡猴與人類歷史】

       自達爾文開始,關於人類起源與進化的知識就一直帶有一種嚴謹而機械的色彩,這個如同積木大廈般的秩序體系被雷蒙德•達特(Raymond Dart)、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等古人類學家一點點地完善着。我們被告之人類起源於非洲,與今天馬得加斯加島上的狐猴(Lemurs)擁有共同的祖先,不過它們只能算是低級靈長動物,從習性到體態都與人類截然不同。不過,好奇心旺盛的生物學家們終於不滿足於這樣的解釋,他們覺得如果不在低級與高級靈長類動物之間找出某種進化聯繫,那麼整個對於人類起源的研究將不可避免地停滯不前。

       第一個向傳統理論進行挑戰的,就是卡內基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克里斯•比爾德(Chris.Beard)博士。1990年,他在美國懷俄明州中部風河盆地發現了約5050萬年前幾個較完整的顱骨化石,它們被證明屬於古老的始鏡猴科(Omomyidae),是著名的美洲德氏猴(T.Americana)的近親;其外貌同時具備了今日眼鏡猴(Tarsiers)與高級靈長類的特徵,尤其是在血管與神經密集的耳骨部分,幾乎與現代眼鏡猴並無二致。在此之前,美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員雅各布•沃特曼(Jacob Waterman)曾於1880年在風河盆地附近的大角谷地發現過一件殘缺的始鏡猴頭骨化石,遺憾的是並沒有引起學界過多的注意。

       這次發現,不但使得原本涇渭分明的兩個靈長動物種羣之間出現了一箇中間環節,也使比爾德和同僚們斷定當代高級靈長類的源頭更加向前推移,且與低級靈長類有着密切的聯繫。鑑於這些化石在進化譜系上已經明顯傾向於現代眼鏡猴,因此肯定存在着更爲古老,且具備高、低級靈長動物原始特徵的始鏡猴(Omomyidae)家族成員。衆所周知,在所有現存的低級靈長動物中,眼鏡猴在進化序列上可以算是最接近它們高級遠親的一位;例如它的眼球就擁有高級靈長類才具備的視網膜中央凹,這個不起眼的小凹點可以使得它大腦所感受的圖像呈三維立體狀,而低級靈長動物所共有的脈絡膜毯卻在它的眼球中無法找到。1991年,比爾德博士首次發表了關於始鏡猴與高級靈長類起源的研究報告,但它招致的批評與受到的讚賞幾乎一樣多。反對者的火力主要集中在一點,即比爾德缺乏足夠的高級靈長動物化石分析來支持他的論斷。的確,直到那時,最古老的高級靈長類動物化石只有約3500萬年的歷史,和始鏡猴生活的時代存在至少1500萬年的空白。

        無奈之下,比爾德只好寄希望於人類的搖籃——非洲,企圖發現更古老的高級靈長類遺蹟。他的好友,法國國立自然科學研究中心的人類學專家馬克•高帝納(Marc Godinot)已經在阿爾及利亞西部發現了幾顆距今4000萬年的猿類臼齒,由此堅定了比爾德在那裏尋找“失蹤的進化鏈條”的決心。然而,在經過了一番徒勞無功的考察後,亞洲逐漸取代了非洲,成爲比爾德心中最可能得到重大線索的寶地。理由很簡單,首先眼鏡猴主要分佈在非洲東南地區,這很可能預示着它和高級靈長類在進化過程中的分流發生在鄰近的歐亞大陸;其次,自70年代以來在亞洲陸續出土了許多擁有4000至4500萬年曆史,且特徵模糊的靈長類化石。 在中國科學院的協助下,他們分別在1994年與1997年,在江蘇溧陽和山西垣曲發現了“中華曙猿”(Eosimias sinensis)與“世紀曙猿”(Eosimias centennicus), 這些高級靈長家族的新成員不僅使古老的亞洲成爲遠古人類起源的新熱點,也爲學界對人類進化的研究劃定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發佈了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273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