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偶然有感

今天偶然在公司看到兩份簡歷,兩人都工作十年了。女,某學院專科畢業,後來在深圳某大學修了工程碩士(在職研究生),從事測試工作。男,廣州某名牌大學畢業,從事研發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中國有句古話: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對我而言,他們兩人更是具有參考價值。
女生修了工程碩士,而我正在修,工程碩士的真正目的在哪?如何修才最具價值?如何在學習、工作、家庭之間平衡?

男生從事研發,我也是,如今我工作快5年,再5年之後,我就是現在的他了。如果那時我再換崗,我的競爭力是什麼?


我想起了數學符號π(pai),π型人才,既符合我的初衷,也適合我的性格和行爲風格。橫代表知識的廣度;兩條腿代表知識的深度,也是立足的基本。

在知識廣度上,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已在2015年修過相應課程,雖然學的不精,但課後再對相應知識加以複習,還是能達到知識廣度這個層面的要求。計算機安全則會在2016年上半年修。操作系統方面,雖然現在使用Windows系統,但個人更喜歡Linux,後續會將精力轉移到Linux。業務知識方面,依舊值得我思考。軟件工程方面,就靠自己學了。

在腿T2方面,最初定義爲C/C++,做這行快5年了,還是有些經驗和心得的。再三思考,C/C++不足以在π型人才方面立足,粒度需要擴大,編程才比較適合。不會搬磚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房子的。
在腿T3方面,目前定爲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技術,工程碩士研究方向選的就是這個,但我依舊在思考這問題,主要是它跟我目前的工作不太符合,但又沒有更好的選擇。

在寫反思的時候,又跑去看了2014年7月底自己寫的一篇文章,選擇的自己最終走了第二條路,放棄了嵌入式開發,放棄了軟硬通吃,因爲自己也嘗試過,最後發現不喜歡。

2016年:
編程方面:主抓Python,做到能熟練應用,既爲編程這條腿添枝加葉,也是爲畢業論文做準備。
自然語言處理方面:過一遍機器學習、模式分類以及統計學習方法
學業方面:主抓計算機安全這門課

知識廣度方面:數據庫(在Linux熟練安裝、配置mysql,做到應用無障礙;複習數據庫索引原理,對B樹、B+樹有更深刻的瞭解;複習join提升性能的原因)、計算機網絡(複習應用層、網絡層、傳輸層的原理及相關應用,做到理解無障礙)、軟件工程(找本該方面的書看看)、Linux(對內核大概瞭解)

工作方面:竭盡全力,管人管事

其他:等待baby破殼,和老婆一起奮鬥。

加油!2016!
發佈了6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6 · 訪問量 1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