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夢想之地的不老頑童

 

—— 微軟共同創辦人保羅 艾倫


 

文  呂娜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名字家喻戶曉,另一個掩藏在這耀眼光環之下的名字卻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微軟的共同創辦者保羅• 艾倫(Paul Allen) 。有人說,沒有保羅•艾倫,微軟也許不會出現,是他將蓋茨引入軟件這個行業。

保羅• 艾倫1953 年出生於西雅圖,父親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當過 20 多年的圖書管理員,爲艾倫接觸到更多計算機相關的圖書創造了便利條件。艾倫 14 歲時已經極爲癡迷計算機,整天泡在學校機房裏玩弄設備並學習編程。 1968  年,他在湖濱中學遇到另一個深度計算機迷——年僅 12  歲的比爾• 蓋茨。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整天在一起大談計算機編程,相互比試。

1971 年,艾倫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但在兩年後毅然退學。理由很簡單,他希望實現自己軟件創業的夢想。艾倫全力鼓動蓋茨一起創業,蓋茨回憶說:“他老是說,再不幹就遲了,我們將遺憾終身。”但當時蓋茨並不想因爲荒廢哈佛大學的學業而令家人擔憂。

1974  12  月, 艾倫看到新出的《流行電子》上刊登了世界第一臺微機 Altair8800 ,他拿着雜誌興奮地跑去找蓋茨,蓋茨終於被說服,在隨後的兩個月裏,兩人沒日沒夜地爲 Altair8800 開發 Basic 計算機語言,很快大受歡迎。“有時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就在於結交了什麼樣的朋友,”蓋茨在回憶中這樣描述,“當時如果不是艾倫描繪的藍圖打動了我,也許我還會待在大學裏。”

1975年,他們共同創立了“微軟帝國”,兩位創始人配合十分默契,艾倫專注於新技術和新理念,蓋茨則以商業爲主。艾倫富於遠見,他想的都是 10 年以後的事情。早在 10 多年前,艾倫就說過:“信息高速公路將是下一波潮流,你不能經常趕上兩波這樣的潮流。”

1982年艾倫因病離開微軟,恢復健康後並沒有回微軟繼續工作,而是開始了投資生涯。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他開始思考寬頻的未來及其形式:到底是通過有線電視、衛星還是 Internet

於是在信息高速公路、多媒體、有線電視以及數字電器、音樂、航天科技等市場頻頻投入巨資,被媒體捧爲高科技最活躍的投資者之一。他本人投資掌控的公司和組織甚至超過150 家,每年都有 30 筆以上的投資,平均每筆 500 萬美元左右,幾乎涉及各個領域。

和蓋茨一起創建微軟,無疑是艾倫一生中做得最成功的一項風險投資。但艾倫後來的投資往往不按理出牌。人們評價,他的投資像拋一把骰子般隨意。更有甚者,《福布斯》尖銳地指出,“艾倫最大和唯一的成功就是與蓋茨共同創立了微軟公司”,他在微軟之後的商業活動多半沒有取得可觀的回報。但艾倫並不認同這種評價,他很享受目前的生活。與蓋茨的雄才大略相比,艾倫的確算不上是一個出色的管理者或經營者。但正如艾倫集團的高級經理比爾• 薩沃裏所說,這裏確實有一種“艾倫效應”,即一旦艾倫投資某個領域,這個領域就會變得很有價值。也有人這樣猜測:這些投資看似隨機,卻各自擁有其根基,逐漸構架成在線世界的艾倫帝國。

在艾倫的身上有着多重標籤和屬性:商界鉅子、富於幻想的開拓者、一擲千金的豪客。他對天文科學和“外星人”的癡迷程度令人歎爲觀止。除了是“宇宙飛船一號”的發展資金支持者,2004  年他旗下的 paceShipOne 小型人造火箭,還創造了全世界首個私人飛行裝置攀上離地 112 公里高空的紀錄。艾倫還投資建立了一座“外星人博物館”,捐資 2500 萬美元用於尋找外星生命。艾倫還是一個老頑童,他作爲超級籃球迷,擁有西雅圖海鷹美式足球隊以及波特蘭開拓者籃球隊。作爲超級音樂迷,他自組過兩支搖滾樂隊“肉店男孩”和“成年男”。 2000 年,後者推出的首張同名專輯中,艾倫擔任吉他手,據說很是專業。

“你還擁有夢想嗎?”據說這是艾倫招聘私人助理時面談的一個問題。艾倫五花八門的投資,更多源於他的各種夢想。艾倫和他的人生,就像他旗下一家電影公司的名字——夢工廠。就像他寫的一首《時間炸彈》歌詞裏唱到的:“我所做的一切也許都是錯誤的,但我仍然會鬥志昂揚。”艾倫仍然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喜歡的事,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傳奇。

(本文來自《程序員》雜誌0911期,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0911期雜誌。)

《程序員》雜誌官方網站:http://www.programmer.com.cn/

發佈了33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8 · 訪問量 24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