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mall到safe,形容詞的學問

高中的時候,歷史老師黃勇是個非常有趣的人。黃老師講課的時候眉飛色舞,我一個哥們說,上他的課你不可能睡覺。因爲太有趣了。也很幸運有這麼好的老師。黃老師是特級教師,後面好像去了教育局。也是很遺憾的。

 

歷史上經常會有什麼新革命,新變法之類的。每次,遇到這種帶有“新”字的東西,黃老師都要問,“這個‘新’,‘新’在哪裏?”。

當你不斷的被重複某句話的時候,你很難不記住這句話。就好像恆源祥的廣告,“恆源祥,羊~羊~羊~”,聽過以後,就很難從腦袋裏拔掉。不信你就試試下面的。

 

“這個‘新’,‘新’在哪裏?”

“這個‘新’,‘新’在哪裏?”

“這個‘新’,‘新’在哪裏?”

“這個‘新’,‘新’在哪裏?”

 

記住了?。

 

到後來,不用老師說,我們都會異口同聲的說“這個‘新’,‘新’在哪裏?”

 

問了這個問題以後,黃老師會教我們如何分析:新在哪裏?與舊有什麼不同?

也就是那個時候我開始發現,一個小小的形容詞都會有這麼多的學問。好多時候,對一個東西的認識的層度,似乎很神奇的取決於你對這個東西的形容詞的理解層度。

 

幾年之前,大學本科的時候。我看過了Kent Beck的《Test Driven Development》。在TDD這本書中,Beck經常提到一個詞:small steps。也就是在我們的寫TDD,寫重構的時候,需要small step。

 

準備好了嗎?

什麼是small step?

small是什麼?

跟big有什麼區別?

多small纔算是small?

爲什麼需要small?

 

連珠炮似的發問已經條件反射般的射進了我的腦子

 

一次,參加完成都的openparty,趁了大大的一頓飯,聊起了很多。一段,我當時談到了我的看法,就是TDD中最難拿捏的問題也許就是small step的問題,多small才足夠。大大也說,就算是工作了幾年的人也不一定能夠把控的好。後面也聽到過八叉講Pair換鍵盤的速度最好是15分鐘以內。這似乎都在說的是small。

 

在我看來,small是一種關乎信心的東西,雖然人是很聰明的,但終究人的智力是有限的。人的大腦能處理的複雜度也是有限的。當我們使用small的時候,我們出現錯誤的可能就小了。也不會在進行一個big step的時候,跨出了一大步,纔開始想起,蛋在哪裏?

 

前幾天,當我看到了Beck的比較新的一篇博客《Don’t Cross the Beams: Avoid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efactorings》的時候,http://www.threeriversinstitute.org/blog/?p=594 (如果你看過TDD,不妨看下這篇文章,會對你的TDD看法有些新的認識,我也想稍微整理下我的思路,以後寫篇博客,從不同的角度談談我的認識,應該也會比較有趣)

文章裏,Beck沒有再說small steps了,取而代之的是safe steps。

 

再次準備好了?

什麼是safe step?

safe是什麼?

unsafe是什麼?

多safe纔算是safe?

爲什麼需要safe?

 

我不想在結尾給出一個標誌性的答案,但是我覺得當你問了上面的問題的時候,你會想,至少是嘗試想其中的奧祕。也會發現從small到safe。這個形容詞,更加反映了我們關心的問題的本質。

 

生活中,學習中,我們有很多時候會遇到形容詞,形容詞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少掉的一部分,我們會說一個女人長的很性感,另一個男人長的很猥瑣。但也許下次,我們可以都多問問,多多想想這個女人是哪裏性感了,而這個男人又是哪裏猥瑣了。

 

當然,我個人的話,是覺得女人臀部最性感,男人coding最猥瑣。

發佈了15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7 · 訪問量 8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