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30講] 02機會判斷

08.機會判斷:點線面體的戰略選擇

:個人的努力是一個點。
線/面:所在的公司/集體是一個面。
:趨勢和經濟體是體。

如果要成爲中產,至少要獲得一次線性週期的收益。
要成爲富人,就要藉助面和體的崛起。

當面要打架的時候,點就有機會。面一定會給點讓度最大的利益。

當你想做一個產品的時候,入手只能是一個點。但你要想清楚,它附着在哪個面上?這個面在和誰競爭,它能如何展開?這個面,是在哪個經濟體上?這個經濟體,是在快速崛起,還是沉淪?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常態的面上,做一個勤奮的點。
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看上去常態的面上,做一個勤奮的點,你每天都在想着未來,但其實這個面正在下沉。
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看上去常態的面上,做一個勤奮的點,其實這個面附着的經濟體正在下沉。
如果一個人一生只能收到點狀努力的計時收益,從來沒有享受過一次,線性週期的成果回報,這就叫窮人勤奮的一生。

09.機會判斷:怎樣找到有勢能的趨勢

  1. 從你做得到的“點”出發
    世上的機會千千萬萬,做產品,應該從哪個“點”開始呢?
    和相親一樣,從你能做到的、能穩定提供的那個“點”開始。
    不要憋大招,自古長考出臭棋。
    如果是需要牟足了勁跳起來才能夠得到的一個“點”,其實很難持久。

在一個“點”上反覆糾結,其實得不出本質的結論,不如花時間,從這個“點”上跳出來,研究一下這個“點”下面的大框架——“線”、“面”、“體”。

  1. 雷軍:“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實本質上不是在於你多強,而是你要順勢而爲,於萬仞之上推千鈞之石。”
    “勝與不勝在於彼,敗與不敗在於己。”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要自己去找有勢能的“面”,而不能寄希望於員工的“點”。
    今天能跟着你幹活的,都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員工。

你要明白外部的勢能纔是最重要的,不要過於苛求那個跟隨你的“點”,這纔是決策的關鍵。
人生的選擇遠比努力更重要。

10.痛點、癢點、爽點都是產品機會

  1. 痛點是恐懼。
  2. 爽點是即時滿足。
    如:百度音樂,搜得到,能下載。
  3. 癢點是滿足人的虛擬自我。滿足想象中那個理想的自己。

11.兩套經典的用戶畫像

  1. 第一套:羊羣與草地
    • 第一隻羊。
    • 頭羊——網絡效應。
    • 狼——商家。

當你的草地上出現了頭羊,頭羊開始自己管羊羣的時候,這代表什麼?其實這就代表了自組織的開始,你開始擁有了網絡效應。

  1. 第二套:大明、笨笨和小閒

    • 大明:對自己主動要找的東西非常清晰,搜索自己想要的,比價格。多沒有忠誠度。
    • 笨笨:很多女生,有大概的需求,但還沒有那麼明確。
    • 小閒:沒有消費需求,就是打發時間。
    • 百度服務大明,你要什麼說清楚,我幫你找。
    • 淘寶服務笨笨,沒什麼事你就上來逛吧,有層出不窮的東西給你看。
    • 騰訊服務小閒,閒着沒事的時候,打開騰訊的任何一個產品打發時間。

12. 設計產品時要包括產品的場景

“場” 是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景” 是情景和互動。
“場景”:當用戶停留在這個空間的時間裏,要有情景和互動來觸發用戶的情緒,並且裹挾用戶的意見。
場景要能觸發情緒,只有觸發用戶情緒的場景纔是真正的流量入口。

互聯網商業其實就是三個核心詞:產品、流量、轉化率。也就是產品的比拼流量的爭奪轉化率的優化,這就是互聯網的商業競爭的全部。

規劃一個產品,需要問自己七個問題:

  1. 我的產品解決了什麼問題?痛點、癢點、爽點?
  2. 我在爲誰解決這個問題?他得到了即刻滿足了嗎?用戶畫像問題。
  3. 有多少人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呢?市場規模的問題。
  4. 目前人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競爭分析的問題。
  5. 我的競爭方案爲什麼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勝出?不要簡單的看單點的競爭力,而是要看點線面體,誰給你賦能。
  6. 用戶會在什麼樣的場景觸發情緒?需要馬上去解決問題,這是場景問題。
  7. 當用戶遇到問題的時候,他會想到哪個名字呢?
發佈了3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