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軟件領域的新挑戰

 

     每個行業水都很深,可浮舟,亦可把人淹死。

      十多年前的時候,什麼嵌入式、網遊,做這些的人都艱難度日,只能靠理想和執着撐着。現在鹹魚翻身了,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呀。

     十多年前是管理軟件的,也就是俗稱的MIS的天下。那時候很多人還在用foxbae,少部分人用VB等。

     在企業管理軟件的黃金期,軟件公司的開發人員還被稱爲X工,如李工、王工等,每次去客戶那裏做實施維護,都是人來接人來陪。

     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很多人上大學看到計算機專業非常熱,所以都報考了計算機專業。沒想到一畢業,到處都是幹計算機的。人多了,反而素質下降了。

     許多人看企業管理軟件如此掙錢,能做的人也遍地都是,而且計算機也便宜,於是買個三五臺電腦,找一兩個學生,就開始幹起來。於是乎,這行當就魚龍混雜起來。

      在這個大浪淘沙的階段,不少過去做正規開發的公司,也處於半晌不下的階段,一下子遇到了衆多開發作坊的競爭。價格混戰一來二去,膽子都被小作坊拿走了。有些

     正規公司沉不住氣了,被迫降低質量開始和小作坊混戰單子,最後所做的單子自然和小作坊一樣爛。讓想好好上信息化的企業都喊了起來:現在什麼軟件公司都靠不住,都是騙子!

     這樣,一鍋好湯做砸了。企業信息化行業進入冰封期。過去還很牛氣的企業IT部門,變成了附屬部門,平時也就修個打印機,維護一下軟件數據。

     不少小作坊看這個行業沒得做了,就繼續轉行。這些小作坊永遠都是逐水草而居,把這片草吃完就尋找新的青草,留下爛攤子誰想收拾誰收拾把。

      現在的企業信息化領域,還處於冰河中後期。企業開始平和地看待信息化了。既不像過去一樣狂熱地認爲上了軟件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也不像過去一樣鄙視,認爲軟件一點用處沒有。想投機的小作坊也發現了這攤水並不好賺錢,不少人退出了這個行當。而軟件公司也開始審視自己的質量、項目管理、服務管理,踏實學習貫徹ISO、CMMI、外包開發管理模式、微軟開發管理模式。從客戶,從競爭序列,從軟件開發公司,大家都進入了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希望出現曙光!

    但,但企業管理軟件領域也出現了新的特點!

1、IT需求由IT部門領導轉變成由業務部門領導。

     過去我們很多項目都是直接和IT部門談的,都是IT人員,溝通比較順暢,所以在銷售和實施上都比較順利。但是,現在業務部門需要創新和改革,纔想到IT系統的匹配和支撐。而且業務部門的創新和改革,往往是一家合作伙伴來輔助的(例如IBM諮詢、科爾尼、羅蘭貝格)。過去IT項目都是獨立的項目,現在卻變成了這些業務變革的關聯項目。

2、大量的專業IT諮詢公司。

     如IBM諮詢、德勤、埃森哲,具有專業的項目管理方法與經驗,專業的諮詢方法、深厚的行業解決方案業務模型,他們以IT諮詢,系統整合、IT流程梳理爲名再造IT業務流程,在此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新的開發、擴展、整合項目。而他們有專業的外包編碼合作伙伴,也有專業的服務支持呼叫中心合作伙伴,整個生態鏈像航空母艦一般,能夠劈波斬浪。而,而我們這些國內的企業管理軟件開發商和他們無法比擬!

3、現在大家都想全球化、互聯網化、服務化的方向轉型。

    這是業界的趨勢。以往一家家跟單,一家家實施的傳統模式,無法做到營收的大規模擴張。看着百度、盛大這些新一代公司迅速發展,幾年的功夫就達到年收入十幾個億,我們還在苦苦計算着一個單子200萬,10個單子2000萬。

     但如果我們也要尋找契機轉型爲全球化、互聯網化、服務化的軟件開發商,我們會面對全球不可預知的客戶數量、海量數據和併發訪問、安全、負載均衡、多點失效自動恢復。我們是否有如此深厚的技術基礎來迎接這樣的業務挑戰?作爲一家擅長理解行業客戶業務,卻不擅長基礎系統技術的企業管理軟件廠商,我們是否值得去搭建這樣的環境?

    我們能做的,唯一賢能披上的是諮詢的棉襖。也許有人會問,到底是諮詢公司還是軟件公司?我會說:我們是企業管理軟件公司,是企業管理+軟件(我們交付一個軟件,但該軟件是建立在企業管理基礎上的,這就是我們的落腳點。我們不是外包編碼公司,我們是某個行業的企業管理軟件公司。如果真是諮詢公司,交付的可能是一個方案,是一個諮詢文檔,是一個活動,但是我們交付的是一套軟件,所以說我們是一家行業企業管理軟件公司,我們的定位沒混淆。如果你認爲企業管理軟件公司就是根據客戶提出的需求然後你來編碼,那麼你和代碼外包公司有什麼兩樣呢?  也許有人覺得企業管理軟件領域已經日落西山,我並不認同;即使你轉型做電子商務、做QQ、做網遊,做嵌入式開發。當你進入那些你看是很藍海的領域,你也許回發現同樣的困境。“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山望着那山高”)。

      確實是這樣,一套軟件就如一把菜刀,能不能做出香噴噴的菜確實是由廚子決定的,而非刀而決定。但現在的問題是,不少人希望不僅僅能買一把刀,還得會用這把刀做出好菜來。否則買這把刀有什麼用呢,還不如用自己的老菜刀。

      我們做諮詢,不僅僅是爲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也是我們的生存之道,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道。 有人說,我們不能什麼都聽客戶的,我們必須敢於向客戶說不。

      說不,是不合理的。我們能說“不”當然要說。但是,企業買管理軟件不僅僅是想把Excel換成軟件,企業的目標是希望做到管理的提升。如果諮詢公司能做到,OK,讓諮詢公司來做。

       但諮詢公司也就是動動嘴皮子,寫個方案,要執行,還是需要信息化工具。客戶不能拿着挖金子的方案,然後隨便找個小鋤頭就去挖金子吧?

       現在的趨勢是諮詢公司在找軟件公司做合作伙伴,而軟件公司,也同樣在找諮詢公司做綁定。但中國人自古好相猜,所以美滿的合作婚姻往往幹不成。所以現在本土不少諮詢公司和軟件公司,都是諮詢+軟件。諮詢公司不像諮詢公司,軟件公司不像軟件公司,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階段。社會分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到了產業成熟階段,就明確了。就如同外包公司,設計是歐美日本的公司自己做,留下代碼編碼,交給中國人,這就是產業成熟的結果。

       因此,我們呢,我們一邊加強自己的諮詢,一邊走向合作,一邊圖謀在服務化趨勢下,如何切下一塊肉!

發佈了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