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局域網基礎知識……

1、以太網:應當指符合 DIX Ethernet V2標準的局域網。

 

2、信道劃分:

       頻分複用

       時分複用

       波分複用

       碼分複用

 

3、數據鏈路層的兩個子層:

       邏輯鏈路控制(LLC)--------(對局域網是透明的)

       媒體接入控制(MAC)

 

4、CSMA/CD協議: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 (半雙工通信,某個站發送數據後一小段時間內可能存在碰撞)。

 

5、碰撞窗口/爭用期:以太網端到端往返時延

 

6、

佔用期:,L爲幀長(bit),C爲數據發送速率(b/s,後面的指的是信道轉爲空閒的時間。

信道利用率

A爲發送成功的概率,是時延帶寬積,N是總線上站的數目,p是每個站發送幀的概率。當時A取得最大值。

 

7、計算機網卡上的硬件地址,也就是MAC地址(48bit),由於路由器上連着兩塊網卡,所以有兩個MAC。

 

8、網卡檢測MAC幀,集線器簡單的向其他端口轉發比特流

 

9、爲什麼MAC幀最短是64字節,因爲以太網爭用期*帶寬=64字節。若前64字節沒發生碰撞,則後續正常,發生碰撞發生在前64字節內。

 

10、網橋,執行CSMA/CD算法,在轉發幀時檢測目的地址,並送往相應端口,不改變源地址(沒有網卡)。

 

11、網橋處理幀和建立轉發表

 

       收到x端口幀

       查出到目的MAC應走的端口d,否則向其他所有端口轉發

       若轉發表中沒有源站,將x的MAC和網橋端口號x加入,開始計時。

       等待新的幀

 

12、透明網橋使用支撐樹算法(最短路徑爲依據),爲了避免幀轉發時在網絡中兜圈子

      

13、以太網交換機(多端口網橋),全雙工通信,每個用戶通信是獨立的,對於N端口的交換機總容量爲N*總帶寬。

 

14、擴展局域網,物理層用集線器(會產生碰撞),數據鏈路層用網橋。

 

15、虛擬局域網(VLAN),限制在VLAN內部廣播信息。

 

16、幀間最小間隙,爲了剛剛收到數據幀的站的接收緩存及時清理。 


                參考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四版課件

發佈了1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