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網絡互連基礎知識……

1、分組丟棄:分組進入網絡層隊列速度大於分組處理速度,導致緩衝區變滿,後面入隊的分組丟棄。

 

2、ICMP----因特網控制報文協議//差錯報告報文和詢問報文

   IGMP----因特網組管理協議//

都屬於IP層。

 

3、路由器只根據目的主機所連接的網絡號轉發分組。

 

4、源主機A廣播發送ARP請求分組(A的MAC),目的主機B收到請求之後向A發送ARP響應分組(B的MAC)。

 

5、

6、路由器的分組轉發:

       提取目的IP地址D中的網絡地址N;

       若N與路由器直接相連,數據報給D;

       若不相連,如果路由表中有D的特定主機路由,則傳送到下一跳路由器;

       如果路由表中有到達N的路由器,則傳送到下一跳路由器;

       如果路由表中有默認路由,則傳送到默認路由器;

       否則出錯。

 

7、IP數據報送交下一跳路由器的步驟:

       IP數據報送往下一層網絡接口軟件;

       網絡接口軟件通過ARP將下一跳路由器的IP轉換成MAC;

       將硬件地址放在MAC幀首部,然後通過鏈路找到下一跳路由。

 

8、劃分子網(三級IP地址)

       IP地址::={<網絡號>, <子網號>, <主機號>};

 

9、子網掩碼,可以找出IP地址中子網部分。(二進制全爲1的爲網絡號和子網號,0爲主機號)

 

10、通過IP和子網掩碼AND,求出網絡號,根據求出的網絡號通過路由表查找,找到下一跳或者直接交付。

 

11、CIDR----無分類域間路由選擇

       IP地址::={<網絡前綴>, <主機號>}

       IP地址/網絡前綴個數(相當於子網掩碼中1的數量)

 

12、最長前綴匹配算法

192.168.20.16/28

192.168.0.0/16

       在要查找地址192.168.20.19的時候,這兩個表項都“匹配”。也就是說,兩個表項都包含着要查找的地址。這種情況下,前綴最長的路由就是192.168.20.16/28,因爲它的子網掩碼(/28)比其他表項的掩碼(/16)要長,使得它更加明確。(參考百度百科)

 

13、無分類編址的路由表存放在二叉線索中,IP地址二進制從左到右是從根節點向下訪問的順序,不同的路徑代表不同的地址。


14、ping命令使用了ICMP會送請求和會送回答報文。(直接使用網絡層ICMP,沒有通過TCP或UDP)。

 

15、內部網關協議IGP,自治系統(自主決定用什麼路由選擇協議)內部使用的路由選擇協議。

       外部網關協議EGP,IP數據報在自制系統之間傳遞時使用。

 

16、IGP,比如RIP協議

       試用於小的網絡,距離向量算法(每個路由表通過與相鄰路由表的信息交互,計算出到每個網跳數最小),使用UDP傳輸協議,RIP協議的位置是在應用層,通過網絡層傳送有關RIP的數據報用來更新路由信息。

 

17、IGP,比如OSPF協議,採用Dijkstra的最短路徑有限算法,向自治系統中所有路由器發送與自己相鄰路由器的鏈路狀態。直接用IP數據報傳送,在網絡層。

 

18、EGP,比如BGP協議,通過TCP進行不同自治系統BGP路由之間的通信,各自治系統中的BGP就可以選出較好的路徑。每個自治系統中至少有一個BGP路由器。

 

19、IGMP在多播環境下使用的協議,位於網際層。

 

20、用隧道技術實現虛擬專用網VPN(機構內部)


 

21、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機在和外界通信時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將其本地地址轉換成IPG 才能和因特網連接。

  參考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四版課件

發佈了1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