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教程系列二:解密互聯網三大主流高清視頻編碼格式及HDTV相關概念

由於高清視頻HDTV分辨率高,像素量大,導致了視頻原始文件大小都非常巨大,所以要通過編碼技術來縮減視頻文件的體積。目前互聯網流行的主要有三種高清視頻編碼格式H.264,VC-1和MPEG-2。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這三種格式,幫助你暢享娛樂時尚、享受高清視聽。

 


高清HDTV的定義

高清,英文爲“High Definition”,即指“高分辨率”。 高清電視(HDTV),是由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確定的高清晰度電視標準格式。現在的大屏幕液晶電視機,一般都支持1080i和720P,而一些俗稱的“全高清”(Full HD),則是指支持1080P輸出的電視機。

而現在很多的朋友都想通過電腦或MP4來觀看高清電視,那什麼樣的電影纔是真正的高清電影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個高清電影常用的分辨率:

720p格式,750條垂直掃描線,72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16:9,分辨率爲1280×720,逐行/60Hz,行頻爲45KHz。

1080i格式,1125條垂直掃描線,10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16:9,分辨率爲1920×1080,隔行/60Hz,行頻爲33.75KHz。

1080p格式,1125條垂直掃描線,10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16:9,分辨率爲1920×1080逐行掃描,專業格式。

其中i和p分別是interlace scan(隔行掃描)和progressive scan(逐行掃描)的縮寫.主流的3種編碼格式,包括Mpeg2、VC-1、H.264的解碼

1. H.264編碼

H.264是由國際電信聯盟(iTU-T)所制定的新一代的視頻壓縮格式。H.264最具價值的部分是更高的數據壓縮比,在同等的圖像質量,H.264的數據壓縮比能比當前DVD系統中使用的 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正因爲如此,經過H.264壓縮的視頻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所需要的帶寬更少,也更加經濟。在 MPEG-2需要6Mbps的傳輸速率匹配時,H.264只需要1Mbps~2Mbps的傳輸速率,目前H.264已經獲得DVD Forum與Blu-ray Disc Association採納,成爲新一代HD DVD的標準,不過H.264解碼算法更復雜,計算要求比WMA-HD還要高。從ATI的Radeon X1000系列顯卡、NVIDIA的GeForce 6/7系列顯卡開始,它們均加入對H.264硬解碼的支持。與MPEG-4一樣,經過H.264壓縮的視頻文件一般也是採用avi 作爲其後綴名,同樣不容易辨認,只能通過解碼器來自己識別。

2. VC-1編碼

VC-1即視頻編解碼方案一(Video Codec One),起源於微軟公司的專有WM9,目前正在等待SMPTE批准。H.264則由運動圖像專家組和國際電信聯盟共同開發。這兩種編/解碼方案都未顯示出明確優勢。“起初,我認爲VC-1有一定優勢,因爲微軟使大家相信它可以在所有不同的處理器上實現,而那時H.264尚在等待批准,”OpGate公司的研發經理Bill Mauchly說,“現在H.264已經穩定,我們看到它可以在像Blackfin這樣有成本效益的處理器上運行,所以說發展的勢頭已經轉向了H.264。

3. MPEG-2:

制定於1994年,設計目標爲高級工業標準的圖像質量以及更高的傳輸率。這種格式主要應用在DVD/SVCD的製作(壓縮)方面,同時在一些HDTV(高清晰電視廣播)和一些高要求視頻編輯、處理上面也有相當的應用。這種視頻格式的文件擴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盤上的.vob文件等。

 

 

原帖地址:http://www.cnspot.com/archives/1303

發佈了3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2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