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團隊中的持續改進、PDCA實踐

如何使團隊有生命力?如何才能使團隊自己成長並具有?筆者認爲持續改進、PDCA在團隊中應用可以幫助團隊具備造血並且自我成長的能力。

關於持續改進、PDCA可以百度一下就有詳細的說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280963.htm?fromId=205386

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從而也被稱爲“戴明環”。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P(plan)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計劃的制定。D (do)執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C(check)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A (action) 處理。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予以標準化;對於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現。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持續改進 continual improvement(見 http://baike.baidu.com/view/543263.htm

),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環活動。制定改進目標和尋求改進機會的過程是一個持續過程,該過程使用審覈發現和審覈結論、數據分析、管理評審或其他方法,其結果通常導致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持續改進 continual improvement,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環活動。制定改進目標和尋求改進機會的過程是一個持續過程,該過程使用審覈發現和審覈結論、數據分析、管理評審或其他方法,其結果通常導致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

   目前團隊正在試行敏捷軟件開發,在敏捷軟件中有一重要環節:Sprint回顧會,這個回顧會很好體現了PDCA、持續改進這些團隊自我造血環節。在回顧會中,團隊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總結剛結束的Sprint的一些情況,如Good、Could be better 、Improve等。

根據上一個Sprint的完成情況,總結團隊一些優秀的行爲(Good),這些優秀的行爲需要持續的維持;找出一些還可以做得更好的的地方(Could be better);下一個Sprint要做得更好我們有什麼好的改進措施(improve)。

下面是團隊Sprint回顧會的一些圖片

在試行敏捷軟件開發模式後,團隊的持續改進意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會議效率的提高,有效溝通也提高:之前一個普通的會議可浪費1個小時,爲了提高會議的效率,縮短會議時間,團隊成員自發提出不同的改進建議,如會議前提早將會議主題發出,以便做足準備,進行有效的討論;又如會議主持權利賦予,可以打斷與會議無關的討論,是大家迴歸主題等。

2.          制度與責任心結合:爲提高團隊的生產效率,提高執行力是重要環節,爲此團隊進行了多次討論,也提出了不少建議,如將不同的任務交由專人推進監督實施,例如Code Review,由專人組織並負責進行問題及改進建議收集,統一規範團隊的代碼,提高團隊的產出質量;如一些觸發制度,當團隊某個成員某事由於個人原因未能完成時,專職推進人員有權處罰執行不力的成員,例如買點水果犒勞犒勞大家等。

3.          團隊的培訓與知識積累:團隊中安排專人進行此方面的工作,如知識積累,安排專人跟進,要求團隊每個人定期編寫進行總結性文章或者技術乾貨等;培訓方面由專人統一收集培訓需求安排培訓計劃,當然爲了提升團隊的綜合實力,培訓講師還是團隊的成員,要求團隊每個成員定期準備培訓資料(或者分享資料),給團隊所有成員上課。

 

團隊的成長離不開所有成員,集思廣益,持續改進、PDCA等的實施離不開所有成員,更加離不開堅持,使持續改進成爲團隊的習慣,也只有成爲習慣,團隊才能一直改進,變得優秀,變得卓越。
發佈了5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2 · 訪問量 1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