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操作系统篇:第五章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

第五章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1)设备管理的任务

1)按用户需求提出的要求接入外部设备,系统按一定算法分配和管理控制,而用户不必关心设备的实际地址和控制指令;

2)尽量提高输入输出设备的利用率,例如发挥主机与外设以及外设与外设之间的真正并行工作能力。

2)设备管理的功能

1)分配设备

2)控制和实现真正的输入输出操作

3)对输入输出缓冲区进行管理

4)在一些较大系统中实现虚拟设备技术

 

2、外部设备分类

1)按系统和用户分:系统设备、用户设备

2)按输入输出传送方式分(UNIXLinux操作系统):字符型设备、块设备

3)按资源特点分:独享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

4)按设备硬件物理特性分:顺序存取设备、直接存取设备

5)按设备使用分:物理设备、逻辑设备、伪设备

1)设备I/O方式:询问、中断、通道

2I/O设备分配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按优先级进行分配

 

3、外部设备的安装

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分类、使用。

CPU与外部信息的交换: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

总线与接口:PC系统总线、标准接口类型、USB接口

 

4、设备管理技术

1I/O设置缓存理由

1)解决信息的到达率和离去率不一致的矛盾;

2)缓存起中转站的作用;

3)在通道或控制器内设置局部寄存器作为缓冲存储器,可暂存I/O信息,以减少中断CPU的次数。这种情形可进一步推广,使得一次读入的信息可多次重复使用。

2)虚拟设备的技术(SPOOLing

SPOOLing,即外围设备联机并行操作,它是关于慢速字符设备如何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通常也叫做“假脱机技术”。是一种预输入、缓输出和转储的管理技术。

SPOOLing系统的特点:

1)提高了I/O速度;

2)将独享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典型例子是打印机的“共享”);

3)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5、设备处理程序编制内容

1)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

1)将接收到的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

2)检查用户I/O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设备的状态,传递I/O有关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

3)发出I/O命令,启动分配到的I/O设备,完成指定的I/O 操作;

4)及时响应由控制器或通道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其中断类型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5)对于设置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驱动程序还应能够根据用户的 I/O请求,自动地构成通道程序。

2)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

1)驱动程序主要是在请求I/O的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一个通信程序。

2)驱动程序与I/O设备的特性紧密相关。

3)驱动程序与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

4)由于驱动程序与硬件紧密相关,因而其中的一部分程序用汇编语言书写,目前有很多驱动程序,其基本部分已经固化,放在ROM中。

3)设备处理方式

将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检查I/O请求的合法性;读出和检查设备的状态;传送必要的参数;方式的设置;I/O设备启动。

 

官方博文地址:http://www.17core.com/blog/html/201102/200.html

发布了6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4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