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項目成本組成分析(上)

信息產品的價格=不變成本+可變成本+利潤=(沉沒成本+可轉換成本)+(生產成本+流通成本)+利潤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最早是由邁克·波特在1980年提出,指的是當消費者從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轉向另一個提供者時所產生的一次性成本

戀愛的投入就是一種“沉沒成本”。
夫妻之間只有加大了 “轉換成本”,想換掉對方的時候就要多想一想了。偷笑如何加大 “轉換成本”?只有情感是不可複製的。就像“一天一點愛愛戀”,隨着時間的增加 “轉換成本”也增加了。“一天一點傷害” 時間長了就到了想換就換了。大哭

       最近着手信息化項目產業化的申報,無論是軟件行業企業或是政府職能部門,對軟件項目的成本卻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本文就軟件項目的可能的成本組成提出自己的看法,望與關係此問題的朋友商榷,歡迎批評指正。
       軟件開發屬於高智商的腦力勞動過程,軟件產品一旦開發完成,即可進行軟件“生產線”的建設,雖然軟件產品的製作過程需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成本就可以實現產品的批量生產(複製),但不同軟件種類其生產線的“流程”和成本是不同的,真正能實現產品化軟件銷售絕不是簡單的事情。但是,軟件行業卻無形中給人造成這樣一種印象,軟件開發只需要有一個開發隊伍坐在計算機前就可以了,既然不像傳統產業需要建工廠,不需要固定的廠房、設備和看得見的生產線,所以軟件行業是“一本萬利”的高回報產業。但是軟件產業的高投入、高風險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甚至在軟件已經開發完成,在給客戶實施過程中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項目打了“水漂”。那麼一個新軟件產品研製過程究竟會發生哪些成本支出呢?如果您對上述問題感興趣,請來一起探討吧。
       一個新軟件產品或新軟件項目,從提出到具備銷售條件,需要經歷策劃與環境建設、產品研製與孵化、軟件產品生產線建立等階段,其成本主要源自這幾個階段的過程之中。
        一、策劃與環境建設同傳統項目一樣,軟件產品開發也需要經歷立項過程,也就是經過調研論證決定項目“上馬”後,才能開始策劃軟件的開發、建設開發環境。軟件產品雖不像傳統產品那樣需要建工廠、蓋廠房而“大興土木”,但軟件產品開發和研製同樣需要建設適合軟件技術人員工作的“生產環境”和“生產車間”,只不過軟件開發的“生產車間”比較特殊罷了。軟件產品的策劃與環境建設階段需要展開必要的調研、建設軟件開發環境、購買必須的工具,當然也就需要有相應的成本支出。
           1、調研費用調研是軟件產品立項前必須開展的工作,是軟件立項和軟件產品策劃的依據。調研內容有客戶調研和市場調查,客戶調研目的是確定產品需求和產品功能,並進一步分析市場規模。市場調查主要用來分析當前同類型軟件產品面世情況,對面世的產品調研其市場分佈如何,軟件產品的功能特點、差異、優劣及發展趨勢;如果沒有同類產品面世,則通過調研需要重點分析市場需求和市場規模。調研規模和調研方式存在很大差異,一旦明確了調研方式、規模、範圍和參與的人員組成,則調研費用就可以基本確定下來。
          2、環境建設費用經過調研分析一旦確定新軟件產品立項,就需要落實開發隊伍,進行產品開發的環境建設和前期準備。環境建設內容由工作場地建設和網絡環境建設組成。一、場地建設場地建設是軟件開發環境的基礎,是軟件人員開展開發工作的基本場所。需要提供工作場所租賃和工作環境建設等費用。二、開發環境建設與系統集成軟件公司最主要的環境就是要有適合軟件開發需要的開發環境,建設軟件開發所必須的網絡系統。有以下建設內容:網絡工程建設:服務器、交換機、防火牆、UPS電源、工作站等硬件設備採購與安裝調試,網絡佈線工程。系統集成:網絡操作系統、工作站和終端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軟件防火牆和病毒防護軟件採購與集成。輔助工程:根據企業規模和需要,進行多媒體會議室、企業網站、企業辦公系統建設。
           3、工具購置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軟件產品開發前也必須採購所需要的各類工具。軟件開發所需要的工具有很大差別,工具的選擇和確定由項目組根據產品特點和要求確定,不同工具的價格可從提供商獲齲工具的選擇依據是由所要開發的軟件決定的,不僅要考慮工具功能,也需要從工具的性能價格比和客戶承受能力考慮。
          一個典型軟件產品所需要的工具有以下幾種:
              開發工具:就是用來開發軟件的工具,是軟件開發不可缺少的部分,發工具都有自身優勢也有其不足,採用不同的開發工具會影響軟件的開發成本和維護成本,例如用Java是用Delphi開發成本數倍以上。操作系統:這裏說的操作系統是將來的軟件產品或客戶所要求的操作系統,所以,如果軟件項目要求的環境不具備時,須另行採購所需的操作系統並建設一個專用的開發環境。數據庫操作系統:這裏指軟件產品所需要的數據庫系統,數據庫系統的價格因版本和允許同時進行數據操作終端的不同而異。
              測試工具:測試工具是對軟件產品進行針對性能測試的軟件,是軟件質量控制的檢測工具,測試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測試的自動化、替代部分人工測試、提高測試效率。不是所有的軟件產品都能找到合適的測試工具,即使有可用的測試工具,測試環境的建立和規範的應用需要軟件企業投入比較大的精力才行,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測試。軟件測試是必須的,不是非要藉助測試工具才能完成,不一定都要購買測試工具。
               管理工具:軟件產品開發具有自身特點,其開發過程的管理又屬於項目管理的範疇。藉助實用的管理工具不僅可以提高軟件開發的規範程度,而且可以提高產品開發效率、有助於項目管理和質量控制。軟件開發過程中需要參與管理的內容有各類文檔、開發過程中所產生的結果,不同管理工具具有不同的管理目的和作用。常見的管理工具有:1、進行軟件版本控制和管理的版本控制工具;2、進行數據庫定義的數據庫建模工具;3、用於可視化需求分析和系統設計的系統建模工具;4、以文件形式對產品結果進行管理的文件管理工具;5、產品開發過程需要的其他應用工具,如文檔編寫工具、網絡計劃工具、圖形繪製工具等。管理工具也是計算機軟件,具有適用的環境和對象,所以就一個具體軟件開發過程來說需要哪些管理工具存在很大差異。
               安裝程序製作工具:當軟件尤其產品化軟件的開發完成,需要通過安裝工具將一個完整的軟件產品打包壓縮製作成安裝程序,這樣當軟件發佈客戶購買後即可運行安裝程序,引導客戶一步一步的完成軟件的安裝和配置。第三方軟件:幾乎所有的軟件都需要有其它軟件的支持才能運行,除了系統本身提供的軟件外,一些軟件需要從第三方購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軟件“半成品”。這些“半成品”猶如建築屋“積木”或“預製構件”,他們具有獨立功能可接口,利用這些“半成品”可以方便的遷入到自己的軟件成品中,從而降低開發成本、提高開發效率和產品質量。
              件工具及配套設備:軟件運行所用到的硬件工具和配套硬件設備也是必須的。硬件工具是通用性質的硬件,例如票據打印機、手寫板,這類硬件購買過來即可安裝使用;而配套設備是需要針對不同的設備進行二次編程、開發接口才能發揮硬件的作用,例如用於安全的加密狗、用於稱重的電子磅、用於圖像採集的視頻採集卡,這需要供應商提供設備二次開發接口和標準。配套設備購買的多少與軟件適用範圍有關,例如,開發一個手機遊戲軟件,則需要購買多種款式的手機。

發佈了5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9 · 訪問量 2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