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行爲"惹怒"你的心理健康

【超負荷的工作壓力】
很多都市白領被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所困,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時的調理,
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焦慮不安、精神抑鬱等症狀,重則誘發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感情與家庭的變故】
失戀是場痛苦的情感體驗,失落感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產生心理障礙甚至是不理性的過激行爲,給彼此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另外,對於離婚後的受損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經受不住家庭解體的打擊,造成心理傷害。

【對網絡的依賴心理】
適當上網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時間上網,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極可能誘發心理疾病。
如長期上網聊天、遊戲、網戀,極可能使上網者因長期處於虛擬狀態而影響其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人格分裂。

【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
這一羣體主要是下崗職工和高校的貧困生。下崗職工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
高校貧困生經濟窘迫及虛榮心作祟,心理壓力與生活壓力的雙重作用極易導致心理疾患。

【急功近利的心理傾向】
有些人對事業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傾向,他們往往經不起失敗的打擊。有些人因急於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斷自我加壓,
總是苛求自己,結果常常因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失敗,並誘發抑鬱症、自閉症等心理障礙。

【學習任務過於繁重】
學生天天面對着讀不完的書和看不完的複習資料,面對着父母老師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負。
考試壓力所引發的心理症狀主要有:反應遲鈍、焦躁不安、學習恐懼、抑鬱及厭學心理。

【過分溺愛獨生子女】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除了養成任性、自私等不良習性之外,還常常表現爲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懼甚至有暴力傾向。
家長的溺愛會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竈,這種潛在危機就像定時炸 彈,引爆後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投資受損後無法承受】
近年來,人們的投資意識不斷增強,但當長期的投入沒有得到期望的回報或資本嚴重虧損時,難免造心理失衡。
強烈的挫敗感、情緒的劇烈波動、鉅額資金的流失,極可能摧垮一個人的心理防線,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輕生。

【難以適應社會發展】
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看不慣,又因自己無力改變現狀而鬱悶;對單位裏的分配不均看不慣,爲自己的報酬偏低而憤憤不平;
因信仰的蒼白而產生失落感、無歸屬感;因個人技能與現代化的差距而焦急、無奈等等都可導致人們產生“心病”。

【老年人缺乏精神關愛】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基本得以滿足,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卻未必盡如人意。
老人晚年失愛已成爲不容忽視的問題,這是引發老年人心理問題的重要誘因。
發佈了5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45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