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至2012 年7 月,微博服務月度覆蓋人數已經超過2.9億,這意味着中國約有一半的網民在使用微博,微博已經成爲最受歡迎的Web2.0 技術。Web2.0 技術的發展不斷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博客、維基、播客等已經對教育產生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一些教育工作者們開始關注如何將微博應用到教育中來,這需要研究微博在教育中的應用方式,解決其面臨的問題。

一、微博在教育中的應用方式

在通常的教育活動中,教師通過講授、演示的方式向學生傳播語言文字等信息,學生通過視聽覺來接收信息。因此,教育活動是一種信息傳播活動,微博則是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平臺。微博在教育中的應用是對教育的一次創新,它會對教育教學活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微博至少可以有效促進以下六種學習方式的應用。

微博是反思性教學中新的反思工具。反思性教學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爲不斷進行反思的一種行爲,是對教學行爲和教學過程批判性地、有意識地分析與再認知的過程。反思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在信息時代,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信息的產生、獲取和傳播方式都發生巨大的變化,反思工具也有了新的變革。紙筆是教師書寫教學反思成果的傳統工具。進入Web2.0 時代以後,博客成爲了新的反思工具。教師可以將反思的內容發佈到博客上,教師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形成開放的交流平臺。微博將成爲新反思工具,因爲微博消息短小,具有比博客更低的發佈門檻; 微博可以在手機、電腦等終端發佈,具有更廣的發佈渠道; 微博有相對固定的聽衆,圈子黏性更強。這些優點不僅使教師可以隨時隨地記錄下教學反思,而且能夠與學生和同事及時地交流討論,這些優點都超越了以往的反思工具。

微博可以成爲移動學習中的新載體。移動學習是一種在移動計算設備幫助下的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學習。它打破了學習者必須坐在課桌前、電腦桌前的限制,使學習變得自由自在、隨時隨地,被認爲是未來必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模式。目前,移動學習的主要設備是手機和平板電腦,主要的信息載體是網頁、手機短信、手機報等。微博則能夠成爲移動學習中新的載體。微博雖然單個信息短小,但是如果將圍繞某個主題的大量微博消息匯聚起來,其蘊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與網頁、手機短信、手機報等載體相比,微博的顯著特徵是即時性、開放性、交互性。在移動學習中需要對某個主題進行討論時,使用微博爲載體的優點將更爲突出。

微博可以成爲微學習的重要平臺。微學習是隨着各種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學習形式,是移動學習和數字化學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新領域,是未來重要的學習模式之一。基於微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傳播,與傳統的數字化學習有很大差異。因此,需要探究出適合微學習的承載平臺。將微博運用於微學習的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原因在於微博簡單易用,利用其進行微學習,不存在任何的技術障礙; 微博即時發佈和接收信息,使得微學習者的收發渠道更加多樣化; 微博消息內容碎片化契合了微學習的內容微型化; 微博交互方式新穎,互動性極強,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習者的參與。因此,微博是承載微學習的一種合適的平臺。

微博可以成爲促進主動學習的新途徑。主動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這樣一種對象性活動中,表現出能動性和創造性的一種學習方式,是全人蔘與、自我發起,使個體的知識、行爲態度、個性發生變化的學習,對於學習者主動意識和創造意識的培養非常重要。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學者在2010 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一組使用微博交流,另一組使用課堂討論形式,結果表明微博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筆者認爲,雖然微博是一個開放的公共平臺,學習者在其中平等自由地發言,但是潛意識裏都希望贏得公衆的認可。因此,他們都會積極主動地發表有吸引力的話題,在討論時,也會積極辯護自己的觀點,以取得認同。在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習者們增強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微博可以成爲非正式學習的一種新形式。非正式學習是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巴萊多定律,人們約有80%的知識來源於非正式學習,非正式學習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實現非正式學習的形式是多樣化的,Web2.0 技術的涌現大大豐富了人們在互聯網上進行非正式學習的形式。微博能夠促進非正式學習,因爲微博圖文並茂,資源量非常巨大; 微博提供了閱讀、評論、討論的自由交流機會; 微博提供的“收藏”、“搜索”和“轉發”功能使學習者可以很方便地管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微博深受一些年輕人的喜愛,微博已經成爲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微博上的非正式學習是自然的、潛移默化的。

微博可以成爲構建個人學習網絡的重要工具。個人學習網絡是應用諸如維基、博客、社交網絡之類的網絡工具所創建的以學習爲目的的個人網絡。個人學習網絡提升了我們向他人學習以及獲得他人幫助的機會,這比我們從日常面對面互動中獲得的學習機會要多得多。微博也適合用於構建個人學習網絡,以前學習者很少有機會能夠與領域內的專家進行交流,然而在微博上,學習者可以收聽感興趣的專家的消息,並且輕鬆地與之互動。學習者在與多位專家互動之後,不但學習到了知識,而且會碰撞出創新的觀點和思維。利用微博構建個人學習網絡,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擴大學習的視野,提供交流的機會。

二、微博應用於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從微博在中國的興起到現在只有短短三年的時間,微博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纔剛剛開始,還面臨着不少問題。微博的媒體價值掩蓋了其教育價值。前不久,筆者選擇知網數據庫對微博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論文進行調查。在檢索到的44 篇核心期刊論文中,有61% 的研究主題是“思想政治宣傳”,11% 的研究主題是“課程教學輔助”。“思想政治宣傳”主題研究的是如何宣傳和推廣信息,主要關注的是微博的媒體價值。“課程教學輔助”主題研究的是如何將微博技術應用到課程教學過程中來提升教學效果,主要關注的是微博的教育價值。從調查結果看,前者的研究多於後者,微博的媒體價值得到了重視,而其教育價值卻遭到忽略。對於這種現象的存在,筆者認爲是因爲微博的媒體價值最爲突出、最爲鮮明,在推廣和溝通方面的影響力超越想象,以至於似乎一夜之間大量的名人、媒體、政要都開通了微博,大家一下子就進入了微博時代。此外,微博的媒體價值是直接體現的,而它的教育價值卻需要微博與教育教學有效結合才能體現,這需要一個過程。既然認識到微博具有很多潛在的教育價值,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去努力研究如何將微博有效應用到教育中。一旦有一兩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出現,其示範效果必將帶動一批相關研究。

微博知識的碎片化給學習者帶來困難。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不是一個萬能工具,它既具有鮮明的優點,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微博中包含的知識是碎片化的,學習者基於微博的學習也是碎片化的,這與傳統的系統化的課堂學習有很大差異,這就給學習者帶來了困難。新建構主義認爲,如何將碎片化的知識,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工整理,與原有的知識體系相互整合,形成新的個人化知識體系,是我們面臨的另一大挑戰。根據新建構主義,在網絡時代最好的對知識碎片進行加工整理、實現意義建構的策略,是所謂“零存整取”式學習策略。根據該策略,我們可以通過微博來實現“積件式寫作”階段。即通過轉發和收藏微博完成原始素材的積累; 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後,當我們的理解和認識上升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用博客和維基等工具實現“個性化改寫”和“創造性重構”。

面向教育的微博系統開發滯後。從文獻分析的結果來看,國內研究主要採用的是思辨的方法。這類思辨研究在早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缺少了實證研究的支撐,研究難以深入,研究成果的信服力也大打折扣。在這一方面,國外的實證研究開展得較好,多數研究都是進行了較長時間的實驗,然後給出令人信服的實驗數據。國內實證研究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微博在中國興起的時間短,而實證研究一般耗時較長。其次,微博最初的設計目的是爲了信息交流而不是爲了教育,所以現有的社會性微博系統( 如新浪微博) 對教育功能的支持不夠,在這樣的社會性微博系統中進行實證研究會遇到很多限制和不方便,例如可能需要人工分析文本、統計數據。再次,國內面向教育的微博系統開發比較滯後,而面向教育的專業型微博比社會性微博更適合於開展實證研究。國外已經開發了專業型微博系統Cirip. ro,隨後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國內目前還沒有類似的專業型微博系統,這一系統開發的滯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微博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所以,我們要認識實證研究的重要性,提倡實證研究; 也要開展合作研究,通過教育研究人員與軟件開發人員的合作,開發出較好的面向教育的專業型微博系統,爲這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礎。

微博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微博的設計初衷是讓人們自由地發佈和傳播信息,當初並沒有考慮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利用它進行一些不端行爲。微博發展初期實行的是匿名制,言論完全自由,用戶不必對其言論負責,這就導致一些人在微博上發佈謠言和不文明語言,這些行爲擾亂了社會秩序,破壞了社會和諧。微博在教育應用中面臨着同樣的威脅,微博中大量充斥的虛假信息和不文明語言會破壞教育環境,甚至將學生引入歧途。爲此, 2012 年北京和廣州先後開始推行微博的“實名制”,新註冊用戶必須提供真實的姓名和身份證號,這從心理上對一些行爲不端的微博用戶造成威懾。但是,這種監管機制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支持者認爲微博“實名制”對淨化網絡環境起到很大作用,反對者則擔心微博“實名制”會危害用戶的隱私。事實上,微博“實名制”確實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可以找網站內部人員通過實名認證,也可以在證明材料上造假騙取實名認證。微博“實名制”最大的問題還是隱私安全問題,事實表明,我們在銀行和電信公司註冊的信息經常會泄露,經營微博的網絡公司又如何來保證用戶的隱私安全呢? 因此,目前的微博監管機制還不能令人滿意。建立這樣的監管機制之前,我們必須要考慮“如何保證用戶的隱私安全?”“如何識別謠言?”“如何判斷語言是不是文明?”筆者認爲,微博的監管機制需要由政府來主導,特別是身份驗證服務應當由政府機關而不是某個網絡公司來提供,這樣可以保證用戶的隱私安全。謠言和不文明語言的識別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建立更完善更合理的微博監管制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微博時代已經來臨,微博已經對我們的社會和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微博帶來的是一種信息傳播和人際交往方式的變革,微博具有比博客更方便的發佈方式、更迅速的傳播速度、更強的用戶黏度、更近的用戶交互距離。這些優點對於教育中的一些學習方法和學習模式的使用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博比較適合用於反思性教學、移動學習、微學習、主動學習、非正式學習以及構建個人學習網絡。微博還很年輕,雖然具有鮮明特點並迅速聚集了大量用戶,但是有自身的弱點和侷限性。它的信息碎片化,功能還不完善,監管機制尚不健全。隨着微博的發展,這些問題必將被克服。從長遠看,微博在教育領域將會有廣泛的應用。從微博的特點看,它的短、靈、快的特點滿足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習者隨時隨地自由獲取知識的需求和願望。

從Web2.0 技術的先例來看,博客和維基都在教育領域找到了成功的應用,微博作爲更新的技術具有更好的應用前景。微博應用於教育面臨的一些困難將通過技術手段或者政策手段得到解決,應要求微博的開發商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微博的功能,政府也應進一步制定完善微博監管政策。微博在教育中具有潛在的巨大價值,經過多方努力,微博必將在教育領域大有可爲。

文章來源:怡然博客 http://yiranboke.com/weibo-zai-jiaoyu-lingyu-de-yingyong/

發佈了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