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工作之反思

    电脑从发明之初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工作,代替我们去做那些重复枯燥繁琐的工作,减轻我们的工作量。但是在我们每天的学习或者工作中,还有多少事是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本来电脑可以代替我们去处理,我们竟然还在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忍耐着,我们的承受力在这方面真的很令人折服。这也恰恰反映出了我们人性的劣根性,就像温水煮青蛙的实验一样。我们本来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做我们想做的事,去享受生活,但是却被这些琐事给困住了,无法脱开身,每天只能喊忙啊忙,忙的没有时间干着,忙的没有时间做那,只能抱怨生活的不公。却从来没有去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去寻找症结所在,没有想着真正的去改变它,只是习惯过去的。


    关于这个现象作为IT行业的我们更是值得我们去好好的深入反思一下。一天24小时,我们至少有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和电脑打交道。但是电脑这个我们最忠实的伙伴,我们又真正的利用了它多少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了呢?其实电脑它自己可以代替我们独立完成很多重复性事情,只是我们没有认真的去挖掘罢了。(在这里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平台来共享交流我们每个人的挖掘成果,探索心得)那样我们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去思考,去花更多时间做我们更重要的事情。在《编程珠玑》中有这样一句话使我影响很深刻:“懒惰、傲慢和缺乏耐性”是程序员的三大美德。如果你也想懒惰前提是你必须得先有水平,那么从今天开始,每天花几分钟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吧。那样你就可以用更多时间去享受生活了!


    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我们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比面对老婆或女朋友的时间还多。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坐在电脑前都在做什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了一遍又一遍的事,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减少因为那些重复性工作而浪费的时间呢,花更多时间去学习更多的东西,能留出我们去思考的时间呢?


下面先列举一些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常见的一些现象:

1、当你想要打开一个软件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打开开始菜单,然后从冗长的软件列表中寻找。软件列表是文件夹的    形式,还必须再进入文件夹中才能双击软件快捷方式。

2、你喜欢把软件快捷方式放在桌面,这样比从开始菜单中打开要方便很多。但是你也喜欢把文件放在桌面,于是桌    面被密密麻麻的图标占满,从中找到想要的快捷方式或者文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的界面更容易产生视    觉疲劳,影响我们的心情)

3、资源管理器是用的最多的软件,每天我们都需要在各个文件夹之间不停的切换,一层一层的打开文件夹,有时候    十几秒甚至更久才能打开需要的文件。

4、做完一个项目,进入到另一个项目后,发现相似甚至相同的功能需要实现,于是再次Google或百度。

5、同一个团队,每个人写出来的代码风格都不一样,包括一些固定格式,规范,比如SQL事务、错误处理方法。

6、每天打开电脑逐个打开各种软件,依次输入用户名、密码,没有一点变化却要每天重复的做。

7、每次发布或者部署时,编译代码、复制文件、修改配置,操作也是完全一样,但还是需要一遍又一遍操作。

8、软件测试时,打开系统,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某一个功能,输入相关信息,提交系统,查看执行结果。整个    流程跑下来,几分钟、十多分钟甚至更久。

9、还有更甚者每次开机时间达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最奇葩的是有人竟在这段时间里什么也不去做,只在那里    傻傻的盯着自己的电脑慢慢的转啊转!

   …………

    相信大家都面对过这些情况中的一部分,而且现在还在继续。为什么,难道你没有厌倦过,没有想过改变吗?

在想办法解决以上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两段历史资料。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鼻祖弗雷德里克·泰勒1898年在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后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这一研究剖析每个个体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对细节进行持续优化,通过对细节的改进提升生产效率,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铁锹试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泰勒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杰出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 1.88美元。

    动作研究之父弗兰克·吉尔布雷思在工作中发现工人们砌砖的动作各不相同,速度也有快有慢。由此,他对砌砖动作和速度的关系产生了兴趣。他仔细观察砌砖工在工作中作用的各种动作模式,探索究竟哪种动作模式是最好而效率最高的。在此基础上,他联系工人所做的工作和使用的工具对工人的动作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制定了一种经过改进的工作方法。例如,在砌外层砖时,他把砌每块砖的动作从18个减少到4.5个;在砌内层砖时,把动作从18个减少到2个,使每个工人一小时的砌砖数从120块增加到350块。他还想出了一种堆放砖的方法,使工人不用像往常那样检查砖的哪一面最好。他设计出一种可调整的支架,使得工人不必象往常那样弯腰取砖。他还调制了一种有精确浓度的灰浆,使得砌砖时不必多余地用泥刀涂抹。他通过对工人的动作进行科学地研究和分析,制定出更有效而且省时间的砌砖方法,并不知不觉地开始以研究进行任何工作的最好方法作为终身事业。在《疲劳研究》(1916)一书中,吉尔布雷思写到:“生活的目标就是幸福,不管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有多么的不同。以一种发自内心保护人类生活的情感去消除疲劳和杜绝浪费。无论他都做了什么或是没有达到根本目的,我们必须增加‘让人感到幸福的时间’。”


    看了以上这两个资料,你有什么感想?有没有想去找到方法提高效率,从而增加“让人感到幸福的时间”?


    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将会继续挖掘电脑如何更能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在后面的系列文章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让工作更有成效。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方法,希望你能把它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大家都能享受更多幸福的时间。


    每天几分钟,持续改进,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行动起来吧!

 

发布了4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0 · 访问量 17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