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Flappy Bird》的評價機制如何推高遊戲排名

作者:Michael Silverwood
 
如果你曾自主發佈過一款手機應用或遊戲,你可能就會針對《Flappy Bird》神話而自問:它究竟是如何在一開始就稱冠App Store榜單?
 
當然,已經有許多文章探討過它如何“病毒式傳播”,爲何其玩法具有“成癮性”—–但正如多數應用開發者所知,這些並非其初始發展的真正動力。沒錯,你的確需要一款過硬的產品,並且如果其設計具有內在病毒傳播性,你當然會獲得巨大的優勢,但在這些屬性生效之前,你還需要首批大規模的下載量來作支撐。
 
 
Flappy-Birds-Ranking(from nativex.com)
 
所以一款零營銷投入的遊戲究竟是如何衝向許多發行商至少要投入8萬美元通過付費用戶獲取渠道,才能問鼎的App Store排行榜頂端呢?我相信《Flappy Bird》的這一成就完全要歸功於用戶評價。
 
爲了理解其中原因,你首先要知道App Store排名算法運行原理。蘋果很顯然不會公開這一信息,但據稱許多應用開發者認爲該應用商店當前的排名算法類似以下公式:
 
排名=(過去數小時的安裝量)+(過去數天的安裝量)+評價(星級評價+評價數量)+粘性(應用開啓次數)+銷售額
 
《Flappy Bird》在12月份從零下載量一躍升至成千上萬次下載量,通常這可以通過付費營銷(購買安裝量)而促成。但是,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其開發者在傳統的用戶獲取渠道上投入資金,那麼一款應用還會通過什麼方法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晉升至榜單前列?
 
多數開發者關注的是安裝量,但這裏要注意的是蘋果很重視用戶評價和粘性。有人稱《Flappy Bird》開發者Dong Nguyen可能使用了刷排名的工具來推動下載量和評價遊戲,雖然這當然會促成首輪下載量,但似乎還有一些更爲簡單的東西可能是其首輪用戶評價潮出現的原因。
 
在遊戲的早期版本中,玩家每次訪問結束時都會出現一個“評價”按鈕,但這個按鈕處於玩家可以點觸玩遊戲的同個地方。因此,如果玩家想繼續玩遊戲,就很容易點擊到評價按鈕。這就是所謂的黑暗模式:即用戶界面設計有意引導用戶去做那些他們原本並不會主動去做的事情。用戶在遊戲結束時會條件反射式地記得玩遊戲的按鈕在哪裏,並快速點擊,但打開的卻是App Store評價頁面。
 
從Dong Nguyen如何設計《Flappy Bird》以及幸運獲得成功的所有描述來看,這個按鈕的位置可能是隨機選擇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它讓用戶評價推動了安裝量的增長。
 
Zach Williams通過研究該遊戲在iTunes的數據發現,當《Flappy Bird》晉升爲第一名時,它每天收到了400條評價。一天之後,其每日評價達到600條,到1月底,它每小時所收穫的評價就超過了這一數據。App Annie報告曾指出,《Candy Crush Saga》發佈幾乎一年半之後在美國所收穫的評價總數也才40萬,而《Flappy Bird》僅一個月就在美國收穫了70萬的評價數量。在它達到這一規模後,爲該遊戲iTunes評價也迅速成爲一種病毒傳播現象,遊戲的黑暗模式也成了不必要的設計,並在更新版本中被移除。
 
雖然用戶評價當然不是《Flappy Bird》的唯一成功因素,但我相信它們在遊戲異常的生長曲線中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也是遊戲最有趣的數據點之一。
發佈了3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1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