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模式

桥梁模式是对象的结构模式。又称为柄体(Handle and Body)模式或接口(Interface)模式。桥梁模式的用意是“将抽象化(Abstraction)与实现化(Implementation)脱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地变化”。

、由抽象化角色和修正抽象化角色组成的抽象化等级结构。

  二、由实现化角色和两个具体实现化角色所组成的实现化等级结构。

  桥梁模式所涉及的角色有:

  ●  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抽象化给出的定义,并保存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  修正抽象化(RefinedAbstraction)角色:扩展抽象化角色,改变和修正父类对抽象化的定义。

  ●  实现化(Implementor)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但不给出具体的实现。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接口不一定和抽象化角色的接口定义相同,实际上,这两个接口可以非常不一样。实现化角色应当只给出底层操作,而抽象化角色应当只给出基于底层操作的更高一层的操作。

  ●  具体实现化(ConcreteImplementor)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抽象化角色就像是一个水杯的手柄,而实现化角色和具体实现化角色就像是水杯的杯身。手柄控制杯身,这就是此模式别名“柄体”的来源。

  对象是对行为的封装,而行为是由方法实现的。在这个示意性系统里,抽象化等级结构中的类封装了operation()方法;而实现化等级结构中的类封装的是operationImpl()方法。当然,在实际的系统中往往会有多于一个的方法。

  抽象化等级结构中的方法通过向对应的实现化对象的委派实现自己的功能,这意味着抽象化角色可以通过向不同的实现化对象委派,来达到动态地转换自己的功能的目的。


发布了3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911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