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 各種處理論文操作-插圖、插表格

Latex插入圖片

%%%%%%%%%%%%%%%%%%%%%%%%%%%%%%%%%%%%%%%%%%%%%%%%%%%%%%%
如何做到自己控制圖片在latex中的位置?

\begin{figure} 後面加參數 [h!] 即
 \begin{figure}[h!] % Requires 
\includegraphics[width=]{}\\ 
\caption{}
\label{} 
\end{figure}

%%%%%%%%%%%%%%%%%%%%%%%%%%%%%%%%%%%%%%%%%%%%%%%%%%%%%%%%%%%%%
1,插入jpg圖片
在命令行環境下,使用命令:
ebb figure.jpg
生成bounding box文件figure.bb。

使用如下命令:
\includegraphics[width=0.8\textwidth]{figure.jpg}

可以使用Pdf Texify直接編譯成pdf文件。

2,插入bmp圖片
還沒有找到直接插入bmp圖片的方法。現在的方法是,使用
gimp將bmp轉換成jpg,然後按上述方法插入。轉換時不要
使用windows自帶的painter,圖片質量損失太多。用gimp或
fastone image viewer,將jpg質量選爲最高,轉換之後得到的
圖片質量較好。

3,同時插入jpg和eps圖片
插入的命令不變。編譯時使用Latex, dvi2pdf,兩種格式的
圖片都可以顯示。

插入eps圖片
使用\includegraphics[選項]{文件} 命令可以插入eps圖片。下面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graphicx} %使用graphicx包

\begin{document}
\includegraphics{file.eps} %插入圖片,按圖片原尺寸插入
\end{document}

注意:
(1)eps文件和tex文件放在同一個文件夾,只用文件名就可以調用,不用寫路徑。

(2)編譯時不能使用pdflatex,會出錯。即使不出錯,也看不到圖。應使用latex編譯生成dvi,然後dvi2ps,ps2pdf就可以看到圖了。

使用[選項]可以指定圖片大小:

\includegraphics[width=3in]{file.eps}
設定圖片寬度爲3 inches,圖片高度會自動縮放。

\includegraphics[width=\textwidth]{file.eps}
設定圖片寬度爲文本寬度。

\includegraphics[width=0.8\textwidth]{file.eps}
設定圖片寬度爲文本寬度的0.8倍

\includegraphics[width=\testwidth-2.0in]{file.eps}
設定圖片寬度比文本寬度少2 inches。

使用[選項]指定圖片旋轉角度:
\includegraphics[angle=270]{file.eps}
將圖片旋轉270度。

兩個選項同時使用,中間用逗號隔開:
\includegraphics[width=\testwidth, angle=270]{file.eps}
對於各種圖形圖形,可以用matlab畫,word也行,也有用viso的,保存成eps圖形,矢量圖,不然圖形會失真,然後也可以用Adobe Acrobat pro編輯一下。

插入表格

tabular環境

\begin{tabular}{|c|l|r|}%對齊方式 "|"表格的豎線 
\hline %表格的橫線 
11&11&11\\ 
\hline 
11&11&11\\ 
\hline 
\end{tabular}

標準 LaTeX 提供有 array 和 tabular 兩個製表環境,它們的完整格式如下:

\begin{tabular}[表格位置]{列樣式}  \end{tabular}

\begin{tabular*}{表格總寬度}[表格位置]{列樣式}  \end{tabular*}

這兩個環境的選項和參數定義是相同的,不過 array 主要用於數組矩陣的排版,且只能用在數學環境中,如 equation 等。
array 宏包擴展了 array 和 tabular 環境功能,主要增加和增強了列樣式選項,甚至可編程定義新的列樣式;還增加了許多細部微調功能,如改變垂直表格線的粗細 和自動調整表格間隙等。使用該宏包可以排印出外形美觀、功能豐富的表格。

該宏包沒有任何選項,擴展後的兩個環境的列樣式選項:

選項
說明

l
該列左對齊排列
c
該列居中排列
r
該列右對齊排列
p{列寬}
設置該列寬度,文本頂對齊
@{聲明}
該列每行插入聲明中文本
m{列寬}
設置該列寬度,文本居中對齊
b{列寬}
設置該列寬度,文本底對齊

{聲明}
聲明可以是命令或插入列元素之前的文本
<{聲明}
聲明可以是命令或插入列元素之後的文本
|
列邊或列間加入一條垂直線
!{聲明}
用聲明要求的樣式取代列間垂直線
更多細節可以參考【1】

2 製作複雜的表格
通常畫表格需要使用到\multicolumn, \multirow, \hline, \cline四種

指令 其中要使用\multirow,必須在前頭先行加入

\usepackage{multirow} 直接看例子,Latex程式碼 => 
\begin{tabular}{|c|c|c|c|c|}
\hline
\multirow{2}{*}{Multi-Row} &
\multicolumn{2}{c|}{Multi-Column} &
\multicolumn{2}{c|}{\multirow{2}{*}{Multi-Row and Col}} \\
\cline{2-3}
  & column-1 & column-2 & \multicolumn{2}{c|}{} \\
\hline
label-1 & label-2 & label-3 & label-4 & label-5 \\
\hline
\end{tabular}

效果圖 =>

latex-table
這裏寫圖片描述

\multirow和\multicolumn的使用方法相同, 可以同時跨行跨列合併使用,見範例 \hline和\cline是用來畫橫線的

四種指令簡略說明 =>
1.\multirow{2}{*}{Multi-Row}
\multirow是跨列功能,第一個參數2,表示跨兩列,第二個參數*,表示系統自動調整文 字,最後一個參數即是要填入的文字,跨列需注意的是,使用\multirow指令的那一列表 格,到了要撰寫下一列表格時,被跨列直接留空,不可填字(填了之後就會知道爲什麼了)

2.\multicolumn{2}{c|}{Multi-Column}
\multicolumn是跨行功能,第一個參數2,表示跨兩行,第二個參數c|,表示文字置中,並 在欄位右邊畫一條直線框,最後一個參數即是要填入的文字

3.\hline 表示畫出一整條從左至右橫線
4.\cline{2-3} 表示畫出一條在第2欄位到第3欄位的橫線段,其他欄位將不會有橫線段

要對latex插圖仔細研究,推薦Latex插圖指南一文(一般CTEX安裝目錄下help文件夾graphics.pdf就是了),下邊用雙引號括起來的都引自此書。PS:本文中代碼裏的圖片文件名在編譯時請換成你的電腦裏實際有的圖片,這個大家應該都懂的。

1、 我用慣word的結果是覺得Latex的圖片浮動格式很不習慣,然後我聽到這樣一段話,覺得有醍醐之感:“

一、不要使用依賴於圖形放置位置的文本。使用如“ 這幅圖…” 或“ 下面的圖形…” 等短語要求所指的圖形需在固定位置。而像“ 圖5…” 這樣的短語則允許圖形出現在任意位置。

二、放鬆。一些使用者在發現圖形沒有十分準確的出現在他們所想要的位置時,往往非常着急。這沒有必要,圖形的放置是LATEX 的工作,最好放鬆一些。”

爲什麼Latex不推薦我們讓圖形準確出現在放置的位置呢?“因爲那會導致糟糕的分頁,將大片的空白留在頁面下方。爲得到專家級的排版效果,作者不得不手工調整圖形的位置。這種工作是非常乏味的,尤其是幾乎每次修改文檔都得這樣做一次。”

Knuth同學當年做tex時,目的就是讓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內容,而不是排版上。尤其是在做長文章或書時,用word每次修改時插入新的文字都要重新調整圖片,很不方便。(其實還好啦,我們的文章都短的像兔子尾巴就覺得word也挺好的)

2、 浮動格式

一個典型的插圖語句

\begin{figure}[htbp]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6.5cm]{graph.eps}

\caption{This is an inserted EPS graphic} \label{fig:graph}

\end{figure}

其中[htbp]就是浮動格式

“h 當前位置。將圖形放置在正文文本中給出該圖形環境的地方。如果本頁所剩的頁面不夠,這一參數將不起作用。

t 頂部。將圖形放置在頁面的頂部。

b 底部。將圖形放置在頁面的底部。

p 浮動頁。將圖形放置在一隻允許有浮動對象的頁面上。”

我一般使用[htb]這樣的組合,只用[h]是沒有用的(原因請讀者思考)。這樣組合的意思就是latex會盡量滿足排在前面的浮動格式,就是h-t-b這個順序,讓排版的效果儘量好。反正記住,放輕鬆。

3、 如果你就是要插在你想插的位置怎麼辦?

我會這樣做:如果tex不讓你插在你想插的位置,說明你的圖片太大了,你可以試試調整[width=6.5cm]中的大小,讓它能夠插得下,其實我們在word中也是這樣做的。推薦使用\textwidth這個單位。但還是那句話,不要太勉強。

4、 一些圖片的並排

如果想要這樣的效果,要兩張圖並列,或幾張圖排在一起。可以試試下面的模板,效果請自己運行

模板一

\begin{figure}[htbp]

\centering

\subfigure[sin1]{\label{fig:fft:a}

\begin{minipage}[c]{0.5\textwidt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6.5cm]{sin1.eps}

\end{minipage}%

}%注意這個”%”絕對不能省,可以試試不打%的效果

\subfigure[sin2]{

\begin{minipage}[c]{0.5\textwidt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6.5cm]{sin2.eps}

\end{minipage}

}

\caption{fft}\label{fig:fft}

\end{figure}

模板二

\begin{figure}[htbp]

\centering

\begin{minipage}[c]{0.5\textwidt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6.5cm]{sin1.eps}

\end{minipage}%

}%注意這個”%”絕對不能省,可以試試不打%的效果

\begin{minipage}[c]{0.5\textwidt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6.5cm]{sin2.eps}

\end{minipage}

}

\caption{fft}\label{fig:fft}

\end{figure}

5、 其他細節可以詳見開頭說的那本書。還有關於圖片的格式,如果用Latex編譯的話只能用eps格式的圖片,matlab就存爲eps,其他用軟件轉吧,但是如果用Latex2pdf編譯的話好像就能用jpg,eps反而不可以。但推薦使用eps,我試驗下來matlab的圖eps質量好,但好像不太支持中文,其實也有辦法解決,我所知道的方法是用Psfrag宏包,詳細方法還是參見那本書,但是我覺得用英文就行了嘛。

6、 其實真正的高手latex畫圖是這樣畫的,下面一段代碼引自Arnold的一篇論文,可以運行一下,看看什麼效果。

\begin{picture}(6,6)

\thicklines

\put(0,0){\line(1,1){6}}

\put(0,6){\line(1,-1){3}}

\put(1,1){\circle*{0.2}}

\put(1,5){\circle*{0.2}}

\put(5,5){\circle*{0.2}}

\thinlines

\multiput(1,1)(0,0.2){20}{\line(0,1){0.1}}

\multiput(1,5)(0.2,0){20}{\line(1,0){0.1}}

\put(1,5.2){\mbox{A }}

\put(1,0.5){\mbox{C }}

\put(4.5,5.2){\mbox{B }}

\end{picture}

Latex插入文獻引用順序排號
按照cite順序自動排序文獻編號,用\bibliographystyle{unsrt}
Latex鈥斺斝rick(四)讓引用文獻按引用順序排號
其他幾種如下[轉]:

通過設置 bibliographystyle 就可以達到上述目的,Bibtex 自身已具備排序的功能,而且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排序方式。Bibtex 已自帶有 8 種樣式,分別如下(下面內容摘自 LaTeX 編輯部):

  1. plain,按字母的順序排列,比較次序爲作者、年度和標題

  2. unsrt,樣式同plain,只是按照引用的先後排序

  3. alpha,用作者名首字母+年份後兩位作標號,以字母順序排序

  4. abbrv,類似plain,將月份全拼改爲縮寫,更顯緊湊:

  5. ieeetr,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期刊樣式:

  6. acm,美國計算機學會期刊樣式:

  7. siam,美國工業和應用數學學會期刊樣式:

  8. apalike,美國心理學學會期刊樣式:

【1】http://zzg34b.w3.c361.com/package/table.htm
【2】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f85c201013uj9.html
【3】http://www.cnblogs.com/machine/archive/2013/01/18/2866654.html
[4]http://www.ctex.org/documents/latex/graphics/node67.html
【5】http://blog.renren.com/share/230039275/6286294913
【6】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4ac8b50102uxlg.html

發佈了11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86 · 訪問量 2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