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衆號開通兩週年了

兩年前的今天,在讀了松浦彌太郎的給40歲的嶄新開始一書之後,深受鼓舞,開通了這個微信公衆號,並寫下了第一篇文章:給40歲的嶄新開始。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兩年時間就過去了。作爲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一名中國人,在這兩年中,時而雞血滿滿,時而迷惘,總體上來說,更新得還算勤勉,共推送了229篇文章,其中182篇原創內容,其餘的多爲翻譯的技術文章。這個公衆號以機器學習相關技術內容爲主,也有一些讀書筆記、雜感、跑步之類的內容。要論運營效果,肯定是不合格的,到目前爲止,關注用戶才1388人,每篇文章的閱讀量也不過幾十,能夠上百閱讀量的文章很少。可能這也是技術類公衆號普遍存在的問題吧,好在公衆號的文章會自動同步到CSDN和騰訊雲,有一定的閱讀量。對我個人而言,更多的是一個記錄平臺,所以不會費心思去追逐熱點,也不會去寫迎合讀者情緒的文章。對我來說,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他人,就是這個公衆號存在的價值。

這兩年中,我花在機器學習上的時間不謂不多,但也沒有做到all in,只是在業餘的時間研究。機器學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不是以項目爲導向,僅僅看書上的一些示例代碼,其實也很難學到東西,這也是我覺得做得欠缺的地方。在學習過程中,我比較喜歡寫下來,即使是從網絡上收集來的資料,找的示例代碼,我也會盡量去理解,按自己的理解再寫一遍。我也在思考機器學習與應用結合的方向,要搞理論,基礎知識太薄弱,走不通。這期間探討過機器學習和微信小程序開發相結合,開發了一個識別狗類別的微信小程序,可以參考我寫的相關文章:

在後面,我會重點結合我的專長,研究瀏覽器中的機器學習。在這個雙十一,我下了一個大單,配置了一臺還不錯的深度學習主機,這樣自己也沒有藉口,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相關的應用開發。目前還沒有正式轉行到機器學習的計劃,對於目前的狀況,還比較滿意,工作上輕車熟路,可以有很多的空閒時間讀書、寫字、跑步,再還有時間研究機器學習,也算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

關於職場,雖然經驗豐富,但我的職業之路遠談不上成功,所以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建議,所以很少寫這方面的話題。寫了幾篇,閱讀量還不錯(主要是在CSDN上)。看來太陽下無新鮮事,不管有多少導師,多少職場建議,該迷惘還是會迷惘。寫這幾篇文章,主要是反擊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大齡程序員歧視:

作爲一名中年人,開始注重養生。開始是爲了身體健康而跑步,到後來,越來越喜歡跑步,有些上癮。從開始的3公里、5公里,到後來的半馬和全馬,跑的越來越多,如果僅僅是爲了健康,肯定無法堅持下來。到目前爲止,完成了3次半馬和1次全馬。特別享受跑步的過程,週末的時候,跑步在東湖邊,心無雜念,徹底放空。參加馬拉松活動,則是享受狂歡。關於跑步,我也寫了一些文字:

除了跑步,業務時間花費時間最多的是寫字。開始是爲了給兒子做好表率,寫着寫着就喜歡上了。送兒子去專業的書法那練字,我就自己琢磨,對着字帖練習。最開始練的隸書,選擇的碑帖是曹全碑:

最近一段時間迷上了歐楷,這是我臨寫的歐體蘭亭序:

唐人小楷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在抄經的時候,心裏非常平靜。當心情煩躁的時候,我就會抄抄經:

練習書法也是抱着非常放鬆的心態,也不指望着成爲書法家,僅僅是享受寫字時那種心如止水的狀態。

平日讀的書也比較多,但以閒書居多,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書籍,可能正適合我這種年齡吧。專業的技術書籍,主要還是與機器學習有關,讀的比較慢,再沒有以前那種不讀完就不放下的勁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時間的時候會和家人一起旅行,爬過泰山、黃山,登過岳陽樓,探訪過蘇州,其實路上的風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家人一起,探尋未知的地方。

作爲一名七零後程序員,非常幸運的是,正趕上中國發展的黃金年代。身處在發展浪潮中,不用怎麼費力,被浪挾裹前行,一直在前進。當然也錯過了無數次機會,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房地產… 從現在往前看,機會無處不在,也許過了若干年後,看現在也是充滿了機會。有人說過,沒有認識到的機會,就不是機會。所以我也能接受現狀,但也不放棄拼搏。這個微信公衆號我還會繼續維護下去,只要還有讀者。

在這裏,感謝各位讀者兩年來的陪伴和鼓勵,謝謝大家!

發佈了18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47 · 訪問量 3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