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十一學

每每讀起十一學,思緒感慨難言以表。遂以鎮樓,以常觀之、思之、省之、自勉之。

 

原文摘自:王明夫《三度修煉》氣度篇 

 

  修身十一學

文/佚名

萬象未審凡幾,約其範圍,則“我、人、事、物”四綱。故世間學問,亦“修身、待人、接事、應物”四樣。

儒者首重修身,修身有成,稱爲內聖;次重“待人、接事、應物”,稱爲外用(外王)。

修身有十一方面,分別是:性、情、見、念、習、智、驗、知、言、體、行。

 

一曰性:如懶惰、懦弱、剛強、好勝、恬淡、大方、豪爽、小氣、毅力之類。

性的學問,有人懦弱,有人剛強;有人恬淡,有人好勝。諸如此類比比皆是。懦弱與剛強、恬淡與好勝,其性相反,但各有優劣。若懦弱過甚,就不能勇於任事;若剛強過甚,易與人爭鬥而不肯妥協,過剛易折。所以,性過儒弱者,需使之剛強些;性過剛強者,需使之懦弱些。所以不足與過甚者,使之中和,此之謂心性上的學問。其他心性的學問以此類推。

二曰情:如喜、怒、哀、樂之類。 

情的學間,若絕情無情,人乃草木礦物。若縱情濫情,人乃低等動物,大喜大怒大悲大樂,最是傷身。且情者善變,昨喜今怒,昨怒今喜,無有固態。若率情而爲,最易傷人,最易僨事,最易亂物。若爲人處世。皆棄情慾而唯理智,恐機械方能如此,人則不能矣。因此,情不可氾濫,亦不可斷絕。氾濫則稍稍抑制,斷絕則稍稍引發。用情而不爲情所用。取情之利,塞情之弊。夫情者本無利弊,利弊在用者。若爲情所困,則情爲弊。若不爲情所困,於喜怒哀樂中,優哉自如,與情共舞,其情爲利。如此真是練情學問。

 

三曰見:如是非觀、世界觀、道德觀、人生觀、信仰、戒條、理念之類。

見的學問,即各種後天自覺或不自覺建立的觀念,無論是個人觀念或集體約定俗成的觀念。若人完全沒有這些世界觀、是非觀、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原則、信仰、信念、信條、戒律等觀念,恐又難以處世。若過於執着諸觀念,以爲天經地義、亙古不變、不可或偏,則又易走火人魔。所以,能建立諸見,又不唯其實從,不爲其所困。到達“用見而不爲見所用”。這就是關於如何修煉意見、觀念上的學問。

 

四曰念:種種瞬間想法。

唸的學問,各種財色名權,紛繁龐雜之想法,日夜如江河競注,不可或止。所以,凡夫於此際,當做學問。要引導想法,而不爲想法所引導。

 

五曰習:如煙癮、酒癮、毒癮、口頭禪之類。 

習的學問,已經產生的好習慣,要令它堅持;已經產生的壞習慣,要令它遏止:尚未產生的好習慣,要令它建立;尚未產生的壞習慣,莫令它產生。

 

六曰智:記憶、理解、學習、思維等能力。

智的學間,懂得使用各種智力工具,如思維導圖、記憶法、思維法、學習法、閱讀法等。

 

七曰驗:親身的成敗得失的經歷、實踐過後,沉澱下來的感性和理性的直接信息。

驗的學問,即重視實踐中的感覺的、第一手的信息。要總結這些信息,使之成爲條理清晰的理論。

 

八曰知:他人的成敗得失的經歷、實踐過後,借鑑來的理性上,概念上的間接信息,以及技能、技藝。

知的學問,即重視他人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  

 

九曰言:聆聽、表達的能力。

言的學問,與人交流的要點在於言。言的要點在於聆聽(接收信息)、思索(處理信息)、表達(發送信息)、反饋(別人對我發發送的信息的反饋)。

 

十曰體:體質、體技等方面。

體的學問,大腦的學問固然重要,身體的學問也很重要。所以,舞蹈、武術、體操、彈琴、寫字、作畫、做實驗,這些都需要肢體去操作,這些都是肢體上的技能。另者,如何保養身體健康,祛除身體疾病,使人長生久視、祥和安樂,這也屬於體上的學問。

 

十一曰行:動手、實踐、執行、行動、操作、實驗的能力。

行的學問,一切學問的出發點是行動,落腳點也是行動。離開行動,一切學問的靈魂就丟失乾淨了。所以,有計劃地嘗試試驗、實踐、操作、執行,這是很重要的。在試驗、實踐、操作、執行的具體過程中,在身心上以及外界裏會發生怎樣的具體細微的變化,怎樣根據具體的情況將行動貫徹始終,達致成功,行動遇到挫折,要如何臨事應對,等等。這都是行的學間。行的學問是一切學問之母。如果離開行之外還能談論什麼別的學問,那就是空中建立樓閣。

 

此十一者,內聖之學也。先由省入手,內觀反照,有所感悟,統統著之。待功夫到處,遂融會貫通。已融會貫通,則起手修。 凡我有不足者,補之。是曰修身,是曰內聖。

內聖已學,其人心性老成,不爲情見念習所困,知廣閱深。體健行敏,經驗豐富,言談無礙,聰明睿智。於待人、接事、應物,皆行雲流水。可以舉重若輕,撥亂反正,轉害爲利,轉敗爲成,轉無爲有,轉窮爲通,轉賤爲貴,轉陰爲陽。

人事物潛害未萌,能塞之防之。人事物潛害已萌,能削之除之。
人事物潛利未萌,能扶之促之。人事物潛利已萌,能固之加之。

錯綜複雜,能化而簡之。矛盾衝突,能轉而安之。

昔太公垂釣渭水,修十學,八十三歲出山,定周八百年。張良讀書圮上,修十一學,二三十歲出山,開漢四百餘年。孔明避世臥龍崗,修十一學,甘八歲出山,佐蜀三分天下。

 

十一學者,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以是爲修身之本。

有重“知”者,視知爲學問之全,謬矣。
有重“驗”者,視驗爲學問之全,偏矣。

學而不思者,乃重知不重智。智乃思維、理解也。若不思維、理解,不諳知之內在聯繫,則無以建立體系,則無以舉一反三。則知愈多,惑亦愈多。

思而不學者,乃重智不重知。棄前人已得之知,復前人已走之路。自忖高明,掛一漏萬。且一人之智豈周萬物?不免於某處專攻,深入而有過人之見。於某處忽略,譾陋而有貽笑之嫌。重知者,不輕視先賢已得;重智者,不盲從他人所證。必親思親判,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擇三人之善,成一家之言。

有重體者,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有重性者,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無能之極。

 有重見者,如教徒固執信仰、學者固執理論、庸人固執已見、後人固執古人成見、愚人盲從衆人之見。此乃爲見所惑。

有重言者,墮於詭辯、好逞口舌。有重行者,蠻幹而不三思。

修性修情之果,曰德。修智修知之果,曰才。多德多才曰聖人。多德少才叫君子。少德多才曰小人。少德少才曰庸人。

以十一學量人,如鏡照物,纖毫不失。
 人於十一學,多有偏重,所以不足者補之。
 爲人師者,當知十一學。

內聖不離外用,外用不離內聖。內聖即是外用,外用即是內聖。

修內聖者,非離羣索居,不食煙火,之乎者也,道貌岸然。無非在吃喝拉撒睡中練就。五欲濁塵,即修行之道場。何以故者?

爲學至簡,只在起心動念、行住坐臥、揚眉瞬目、嬉笑怒罵中。故曰,寒窗苦讀,只是癡人說夢。劈柴挑糞,端的內聖之學。

內聖成者,外用必成。故知,聖人治學,不獨重內聖。只是首推內聖,後起外用。非重此而輕彼也。且內聖外用,並非二者,實乃一體兩面焉。

 

 

 

 

 

發佈了13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0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