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與思考(一)《MIT深度思考法》

何爲思考呢?是基於一定閱歷及對應知識體系下進行的推理與論證?

思考可以天馬行空,放飛自我,猶如脫繮野馬。思考也可以步步爲營,娓娓而來,有若高樓拔地而起。對於複雜的問題,思考的過程猶如解答一道數學邏輯證明題,每一步都基於現有已知的條件進行推導,環環相扣,直到最終的結果。數學是嚴謹的,以個人現有已接觸到的數學來講,大多數情況下結果也是確定的(雖然求解的過程可以千姿百態),而對於確定的結果進行求解是相對容易的,至少相對np完全問題來講是這樣的。在生活中面對的衆多問題是無解的,對於成年人來講沒有太多所謂的對錯之分,而更多的是權衡;就如聚世界頂尖科學家研發的操作系統,面對某些錯誤時也會採用鴕鳥算法。有的問題背後所涉因素不多分析過程相對簡單;而更多的是由多個問題子集構成,趨向於一定深度的思考。另外一個不得不考慮的方面:每個人的閱歷不同,生活背景不同,進而造就的思維體系、世界觀同樣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性。故而對於同一問題往往有着不同的切入分析方法,最後得到對於自己來說是對的結果。進一步而言,書籍作爲人類重要的知識傳承載體,個人還是趨向於“參考性閱讀”,活學活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個人認爲從書籍的信息量來看,書分兩種:有的書講究方法論而抽其本質內容並不多;有的書內容不多但其本質信息龐大。當然這裏的信息多少需要根據每個人的知識儲備作爲參考。

幾個星期前去學校圖書館路過展臺時看到的這本書,莫名的觸動;相對於所作,我已經思考的太多了,偶爾看看前人是怎麼去思考的或許會有一定的收穫。作者平井孝志以mit系統動力學課程爲線索論述了模型+動力機制下的思考方法。系統動力學?動力機制?第一眼還以爲是物理,後面隨着閱讀才發現系統動力學是針對現實問題的一種系統建模分析方法(個人的解讀,詳細自行查閱相關資料),動力機制是對當前問題具有某種影響作用的外在或內部的因素,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隨事物的發展而發展。而對於建模,在此暫且先視爲思維可視化工具。

本書整體來說是對於問題進行思維可視化建模,進而根據內外影響機制結合時間軸去分析事物發展的規律,最終得到對應的解。

回到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什麼是思考?什麼樣的思考纔算是有效思考?你喜歡天馬行空式的思考,還是層層遞進有理有據的思考?什麼樣的思考才能稱之爲深度思考?思考的時間長能稱之爲深度思考嗎?

首先思考時間長並不一定是深度思考,天馬行空式思考和據實遞進式思考並不衝突(天馬行空式的思考也曾爲我帶來諸多稱之爲靈感的東西),有效思考對於每個人的適用標準亦不相同。如果非得要拿出一個參考系來判斷思考是否有效;拿佛家的方法來評判是,你的思考是否讓你的內心獲得寧靜? 直接一點便是,根據你思考得出的方案是否按期解決了相應的問題,哲學講究實踐而非空想。個人趨向唯物主義哲學,帶點唯心作爲生活調味劑。不可否認,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們所能用於天馬行空式思考的時間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時間會用來思考應對生活裏的實際問題。而在奔走之餘也會偶爾停下來憧憬生活,亦或是帶着憧憬奔走。

作者在開篇點出人們常犯的幾種思維陷阱,其中包括因果倒置、滿足於普通解、忘記思考初衷、止步於關鍵字、範圍適應、執着於初步假設、失去獨立思維等。

在此作者舉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有女朋友的小夥伴們不妨結合自己的所遇多思考一二。

在信息氾濫的當今世界,不被表象迷惑,要始終關注事物本質,探索“背後發生着什麼”“爲什麼會這樣”,纔不會被信息所左右,以致答案因果倒置、邏輯不通。
尋找答案時後退一步, 轉向事物本質,可能會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不過深度思考很難自然地做到。我自己也曾疏於深度思考,所以經歷了多次失敗。下面簡單講講我的親身經歷。約會時惹女朋友生氣的原因何在
工作告一段落,好不容易有機會約女朋友出來享受閒暇時光,準時抵達約定地點後,女朋友問今天有什麼安排。“今天看個電影吧,哪部電影好呢?”
因爲女朋友之前說過想看電影,我很自然就這麼回答了,然而她卻忽然不高興了。
“爲什麼非要看電影啊,難得今天天氣這麼好,又是週六白天,人家想去遊樂場嘛。”
爲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
是因爲單純地想到女朋友之前的話,便做出了下意識的反應,而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女朋友之前確實說過想看電影,但那是工作日的晚上。她是出於想要有意義地度過工作日夜晚這樣有限的時間,才提出看電影。
而今天是休息日的白天。休息日白天和工作日晚上,這個大前提就不一樣,女朋友的想法當然會發生變化。
針對工作日晚上這一限定條件,女朋友多半會想如何充分利用時間更有意義地度過,而休息日白天則會想做只有這時才能做的事,也就是說思考的出發點大爲不同了。認真回想- -下,女朋友問的其實是“今天天氣不錯,又是休息日,打算做什麼?”我應該回答What( 做什麼)而不是Which(看哪部電影)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個糟糕的經歷是因爲我曲解了女朋友的意思, 沒有認真考慮“女朋友想做什麼”,所以做出了錯誤解答。問題不在於“沒思考”,而在於自認爲是頗有理據的思考,卻得出了邏輯不通的答案。
不僅是個人,企業也常常因錯認本質而導致失敗。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這種經歷,即覺得自己公司的策略“哪裏有佔怪”。儘管策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制定的,但不知道爲什麼,是感覺哪裏不對勁。

回到主題,上述中談到“本質”這個詞。對於事物的本質你是怎麼理解的呢?我們首先要知道大多數問題抓住了本質才能算作是有效思考的開始。實幹家講究實幹,這需要思考得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何爲可行?首先不能脫離對應事物的本質,每一步的迭代思考要符合實際,最終的方案要在預期的風控範圍把握之內。爲什麼強調本質?因爲在大多數情況下,脫離事物本質的分析方案從一開始就走了彎路。記得在和小夥伴討論相對較複雜問題時總是習慣性的在問題本身上多停留一些時間;這個問題本身是否能夠稱之爲問題,這個問題本身是否有問題,這個問題爲什麼會被提出(出現),這個問題有確定解嗎?就像開篇所述,很多問題並不存在固定解法。實際上針對生活裏的問題進行探討所得的結果似乎並不太重要(除非是以結果爲導向的確切解決方案),畢竟最終承擔起生活的是個體本身。從某種程度來講,問題探討過程或是observe重心所在。在思維的碰撞過程中漸漸的趨向於事物的本質,同時也在反推自我的審視,不得不說是個很理想的狀態。

複雜的問題往往牽扯到多個對象,在透析了問題的本質之後,對於多個對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就可以有更加明確清晰的認知。如何將複雜的問題簡單描述?軟件設計的夥伴們一定知道UML或類似的建模工具,當然這裏不必搞得看起來很麻煩的樣子,直接拿着紙筆就可以作圖了,如上圖便是一個簡單的思維模型了。建模是一種很好的思維增強工具,通過建模往往可以直觀的看到自己思考的進程,觀察出其中的破綻和不足,可以更加清晰的表達對象之間的關係。一幅簡單流程圖有時候勝過千言萬語。

作者在此提到一個模型包含的五要素:輸入、輸出、競爭、合作、影響者。其中影響又可分爲積極/消極影響。建模本身就是一個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趨近問題本質的過程。

**模型是靜態的,而事物的發展是動態的。如何去補上這裏面的gap呢?**在此引入了時間軸,對,類似於k線圖。馬哲有說: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似乎在這裏有點牽強,不過沒關係,大意如此。作者在這裏引入了動力機制。同時引入了存量和流量的分析觀點。舉個例子:可能在生活裏,和女朋友稍微說錯一句無傷大雅的話便惹其生氣(在此先假設沒有其他心情相關因素的影響)。怎麼了?爲什麼?發生了什麼?剛還好好的呀?停,打住。。。記得量變產生質變嗎?10句無傷大雅的話(流量)積累起來(存量)的傷害就得去反思正視了。

此外,事物的發展可能在短期內是上升的,但在長期來看卻不一定如此,思考需要多視角切入考慮,就如下航空公司擴張模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針對外部事務帶來的影響又該如何去應對呢?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去對模型進行改進呢?
作者提到找關鍵點(指點)的方法,所謂關鍵點尋找判斷是基於時間發展上的,就比如說在一段時間內的股價最高點。這需要一定的知識背景和分析深度才能得到一個相對吻合的判斷。幸而在實際生活中,事物大多呈現一個週期性發展,有跡可循。及比如說生活裏的人際關係維持問題,一般情況下久不聯繫的朋友,與其關係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化,有的人會定期聯繫不常見面的好友以維持這段關係。另外聯想到上述的存量問題,女朋友因爲長期積壓的不滿而在某個導火索下爆發出來,或許這個導火索不一定會太明顯,故而讓人摸不着頭腦。而人的本性決定了在親密關係中不可能完美的做到互相滿意,更多的是磨合的過程。在這種磨合中必然會有各種不滿的積壓,這種積壓會隨着時間的積累或感情的平穩化發展趨向而慢慢暴露出來,面對這種不滿“存量”就需要定期的進行清理了。體現在生活層面便是:偶爾的小驚喜呀;深度談心交流呀;或者就是乾脆的吵一架吧,把自己的不滿說出讓對方知道也算是一種釋放。記得作者提出的其中一個去存量對策是定期的和女朋友打打網球(兩個人都喜歡打網球)。以上所述的關鍵點更像是某個臨界點,通過這種臨界點的把握進而去採取對應的策略。

基於上述關鍵點的論述外,作者還舉出了防微杜漸的觀點。與之對應的想起鬼谷言抵巇: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作者另外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原因不一定在時間或空間上與結果相近”。

面對已構建相對完整的模型及動力機制進行分進一步的審視。針對已有的模型提出:so what? why so? true?

在理想條件下,思考涉及的範圍=問題影響存在的範圍;也就是所謂的剛剛好。不多一分的思考累贅,恰到好處的周密圓滿。自問做不到。這就像是內存調度最優算法一樣,只是作爲該類算法研發的一個參考系,那是一座基於現有體系無法到達的豐碑。哪怕在思維模型中基於時間維度去預判發展,現有的預判也只是基於歷史信息的推理而已。就像機器學習算法一般,基於海量歷史數據進行擬合建模,以一定實踐誤差值判斷該算法(模型)是否符合期望。人類無法站在時間軸的未來去準確評估一個問題的影響範圍,而事物的發展是有跡可循的,雖然無法消除誤差。

經上述,我們已經完成了:建模->動力機制->改變模型的對策。對於一個複雜的分析案例,這三步可能會是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現在來看一個相對完整的模型吧(B公司提高銷售額及利潤的模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方法論已經有了,那如何去實踐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實踐的方式無處不在。從生活裏遇到的問題開始吧:現在是網絡時代,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各色文章,有的文章吸引眼球,但點進去發現是標題黨。你會如何去判斷一篇文章是否是標題黨呢?如果是新聞類文章,在看到標題後點開文章之前,你能否完成對整篇文章的一個大概內容推理構思及其想要說明的問題呢?再具體一點吧,對於你目前所從事領域相關的新事物,你能否根據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知識體系去進行一個預判呢?如果有興趣,來看看作者爲我們準備的幾個思維模型(詳見相關資料):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此外作者提出的實踐方法有:(上述都有談及)
思維可視化
若不是有着遠超常人的記憶回溯能力,進行深度思考請從記錄開始。
觀點碰撞
與思維活躍的人一起交流吧,你會有意外收穫。
磨鍊歷史觀
從歷史看古今天下事。
解決無解問題
試着想想二十年後的中國,二十年後的你、我、他。

總結
這篇文章比我想象中的要難寫。原因在於不想做單純的讀書筆記,那麼就要學會平衡原作、客觀、自我,三者的關係。究其根本還是在於自身底蘊的不足,忽然想起一句話:“不要等進了博弈場才發現自身底蘊的不足”。

上學那會喜歡用紙筆去寫讀書筆記,寫了後面想撕前面。。。內容寫寫刪刪的同時也是一種自我剖析、審視吧。記得上學那會不務正業,除了專業課主要就喜歡看哲學、心理學、宗教學之類的書籍,個人至今認爲哲學的盡頭總是和宗教相關,尤其是和佛家。將這些信息交融雜合到一起所產生的東西很有趣,那時喜歡去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進而導致高度的自我內聚(雖然這只是原因之一)。

每個階段要有每個階段的定位,現在要是拋給我一個在那時候思索幾天爲之上下求索的但在現在看來並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的問題,我不一定會去開啓這種思考,畢竟深度思考所耗費的能量是非常可觀的。同樣的,若行動實踐和所作思考不匹配,也就是過度思考,亦會導致一系列問題。記得前輩說過一句很真實的話:“你迷茫是因爲書讀的太少,而思考的太多;抱負太大,而實際着手去做的太少。你不是迷茫,你只是爲自己的不努力想偷懶找藉口。”。

思考,不破不立。實幹家與思想家之間,我們需要親身通過一步步的探索實踐去找到平衡。

took 3 day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