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日誌 08/14更新

持續更新實習過程中的感受趣聞


1.組裏6個人有三個美國長大的亞裔,除了一個法國人和我其餘都是英語爲母語的...亞歷山大

2.週一週三free lunch,樓下遍地餐廳,味道非常知足

3.拿到一臺Dell Precision M4800作爲工作電腦,16G內存,NVIDIA高端顯卡,市價23000人民幣,標配Mac Air價格的三倍了。可是用起來一點也沒感受到性能帶來的優越性,反而是10多斤的重量,crappy的windows系統讓人無比嫌棄

4.公司到處都是呆了7,8年十幾年的員工,和印象中硅谷軟件工程師頻繁跳槽不太吻合

5.兩個法國同事非常震驚地表示我的法語竟然沒有口音

6.整個大部門此office(約百人)中有兩個女manager,都是美國長大的亞裔,原以爲是華裔結果一個日裔一個韓裔,背景和經歷以及學歷都碉堡了。然後部門老大也是哈佛商學院出來的。

7.公司高層爲白人統治,部門manager這種級別也基本都是白人男性。manager級別的幾乎沒有看到非英語爲母語的人。

8.感覺在公司遇到過交談過或者聽過talk的manager都非常明顯地能感覺到和一般員工不一樣。共同特性是:表達能力強,說話語速中等偏慢,擲地有聲,輔以恰當的肢體語言,自然自信沉着冷靜有主見,表情也很有講究。從氣質談吐到着裝無不萬分得體。

9.和同事一起吃飯除了我其他人全點salad,滿是新鮮蔬菜那種。我則老是點中餐,打算慢慢向他們靠齊。

10.倆同事每天4點多就下班了,然後回家在gym運動兩三個小時

11.發現領導很一致的一個愛好就是outdoors,biking,rock climbing之類的,部門vice president只要有空就自行車12mile回家。

12.美國人對世界盃不感冒。最大盛宴是一年一度的超級碗(superbowl)。

13.感覺不同國家的人,中國啊印度啊美國啊法國啊什麼的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區別很有趣。

14.發現亞裔同事不是特別喜歡別人歸納到具體國籍:美籍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還是越南人,更喜歡統稱美國亞洲人。

15.亞裔的朋友大多也是亞裔。

16.今天全組第一次一起吃飯,就在海上的一家很高檔的餐廳,經理請的客,美國人也有不AA的時候哪。PS,大家都吃的沙拉,每份沙拉基本都$20+ 加飲料還有生蠔什麼的,尼瑪一盤菜也賣這麼貴

17.法國同事今天回國去了,所以其實這頓飯也是送別飯,或許再也見不到這個同事了想想也是很傷感啦。

18.加州的公交系統,light rail系統還是caltrain或者bart都有時刻表而且都相當準時!!!

19.中國超市很多,目前一家都沒去過

20.稅真是太高了!!!工資一扣稅跟美女卸了妝似的

21.目前覺得加州口音/匹茲堡口音/英音都非常好聽

22.公司作息實在是flexible,早上從7點到12點陸陸續續不斷有人來,下午四點半還沒走的基本就實習生了

23.遇到的所有歐洲同事以及俄羅斯同事,一被問到支持哪個隊都會毫不猶豫地說自己國家,“i don't think they're good, but i definitely support them!”

24.說好的別人說thank you你就說you're welcome呢,大家一般都說sure或者no problem

25.跟着同事吃了幾頓沙拉,倒覺得非常舒服爽口

26.如果預算充足,不打遊戲,不需要常用只能在windows下運行的軟件,那我絕對建議買macbook air. 絕不會後悔的

27.大部分人都會把臺灣,香港和中國區分開,甚至有人覺得西藏不是中國的....

28.上週額頭上長了個大大的紅痘於是用創可貼遮住了,每天跟很多人說話打招呼,一共有四個人問“你額頭咋回事啊”,四個人全是印度人。。。。

29.很多印度人的經歷真是極其神似:印度唸完本科,工作兩三年攢學費, 然後到美國念計算機,畢業找工作留下來,如果是單身男就回印度去娶父母選好的媳婦帶到美國,媳婦要麼直接找個工作要麼就再念個學讀個好就業的專業/學校然後工作

30.印度朋友介紹他們家鄉對美國之狂熱程度在整個印度也算瘋狂的,人人都拼命想法到美國

31.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和哈佛商學院一樣都是神奇的學校

32.一般人早餐吃oatmeal,也就是衝麥片

33.想要搞大錢還是要去start up或者自己開公司

34.去退休後纔到美國在加州住了十幾年的中國人家裏,整個感覺就像回到國內了似的,傢俱裝修風格極其親切,陽臺上用小盆子養了很多花,電視始終都是中文頻道,還有收音機放中國廣播。加州部分小區華人居住十分祕籍,平時社區活動也很多,其實也還不算寂寞的。不過要是習慣了國內打麻將夜啤酒之類的還是會需要一些適應過程的

35.問他們到美國有什麼不習慣的,想念國內什麼,他們想了下很快回答說應該沒什麼吧。然後我也想了想,還真是覺得有差別又說不出,這邊自然環境好,娛樂的項目跟國內完全不一樣但也能滿足需求(outdoors,roadtrip,fishing等等),吃的的話選擇無比多,如果喜歡中餐也有很正宗的中餐廳,也很容易買到和國內一樣的原料/調料自己做。當然了,地方特色的東西一是很難在餐廳吃到,自己也很難做好啦(熱涼粉,鍋盔涼粉,米豆腐等等)

36.發現目前見到的所有清潔工(包括每隔兩週來住處打掃清潔的三位cleaning ladies以及公司裏的清潔工),搬運工,帶孩子的奶媽都是latino,很可能是墨西哥人,感覺stereotype這個東西吧,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還是很能體現普遍狀況的

37.之前一直很迷惑linkedin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用,自己找實習過程中完全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幫助。直到上週linkedin宣稱部倆人來開講座才恍然大悟:想想你拿到一個面試,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去linkedin上匿名搜索面試官的資料,看看他是怎樣一個人,有過什麼樣的工作經歷,平時一般用些什麼工作技能,一方面能瞭解未來可能成爲同事的是怎樣一個人,另一方面也對該公司/組有了不一樣角度的認識

38.問美國人做不做飯,基本都回答not really或者sort of,再進一步一問也就會煎蛋,然後亂七八糟菜葉子丟進碗里加調料拌一拌,弱爆了!

39.感覺同事還是挺注重理財,包括平時省錢以及投資什麼的,我也在探索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

40.平時中午每頓午餐都差不多11刀左右,不過選擇範圍是很大的,吃subway 5刀就能搞定,也有吃16,7刀的時候。上次老闆請客,以及去退休中國人家裏他們請客人均都$30+

41.美國人平時說話真是每句都有一個“like”,不過正式講話,特別是領導說話時基本不會用

42.今天查了下工資單,心都碎了。加州的稅也太他媽高了吧!!!!35%的收入都被扣掉了!!!!條目巨多無比:Federal Income Tax, Social Security, Federal Medicare, California Income Tax, California State Disability

43.美國人對baseball簡直不能再熱情了,反倒是世界盃,平時擺個大屏幕在公司裏放也很少有人看

44.伯克利的本科生咋給人感覺盡是亞裔二代

45.中高階層的年輕人身材都很健美,大多經常去gym

46.學會了自由泳

47.公司裏經理算是工程師領導。聽說在硅谷it公司裏並不算典型。比如linkedin裏經理和工程師是同一級的。而在蘋果裏,硬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經理

48.不懂保齡球的意義在哪,又不能算運動。你說射箭還能算一種實用技能呢!

49.不要在美國隨意聲稱你學了兩年西班牙語,說西語的人太多了,而我西語早就忘得donde eres之後再也聊不下去了

50.我突然成了同事裏唯一一個這個暑假沒去yosemite的。。。

51.着裝code是buisiness casual,也就是得穿有領子的衣服(shirt,polo),然後長褲啥的。我們部門的VP倒是說着裝無所謂的,不過感覺大家還是比較注意的

52.谷歌買了我們樓裏的幾層準備入駐!

53.在美國超市發現有一個冷櫃裏面各種標着中文的飲料(雖然我一種也不認識),華人多還是好啊!

54.full-time的同事一般早8晚4,intern一般早9晚5。 也有一個一般早11晚5的奇葩印度實習生

55.大華超市碉堡了,感覺大部分種類的國內超市的東西這邊也能買到了

56.不懂在mac+iphone的配置下ipad還有什麼用,在地鐵/飛機上用來看視頻??當初一個衝動買的kindle也就在來加州的飛機上用了下

57.其實華裔二代基本都是會中文的,至少會聽和說。不過講英語肯定是沒口音的,平時一般也不會講中文,主要就和父母講





發佈了9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3 · 訪問量 2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