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功能測試

要了解和掌握軟件功能測試的方法,首先要了解軟件功能測試的過程:


1.軟件功能測試前期準備

功能測試前期準備包括功能測試工具的選擇以及環境的配備。

軟件測試環境就是軟件運行的平臺,包括硬件、軟件、網絡、數據、和測試工具5方面。

2.軟件功能測試計劃制定

功能測試計劃基本包含的內容有:

 測試團隊人員及分工

 測試環境配置

 測試內容

 測試結束標誌

3.功能測試設計與開發

測試設計的目標:

 組織性:正確的計劃會組織好測試用例,以便全體測試人員和其他項目小組成員可以有效的審查和使用。

 重複性:測試設計保證可以重複使用測試用例。

 跟蹤:由於統計通過率和測試覆蓋率的需要,要對測試過程進行跟蹤。

 測試驗證:正確的測試設計以及良好的跟蹤可以使軟件具備可驗證性。

測試設計相當於測試的詳細設計,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測試設計說明

測試設計說明指的是提煉測試計劃中定義的測試方法,明確指出設計包含的特性及相關測試,同時還需要指出測 試用例和測試規程說明,比如測試通過/失敗準則。

測試設計說明的目的是組織和描述具體需要的測試。

 測試用例說明

測試用例說明是指爲特定的目的而設計的一組測試輸入、執行條件和預期的結果。測試用例是是執行測試的最小 的實體,是測試設計的一個場景,是軟件在這個場景下,能過正常運行並達到程序設計目標的執行結果。測試用 例是交給測試人員進行測試的具體案例數據,要求描述要非常細緻。

 測試規程說明

測試規程說明是指爲實現相關測試設計而操作軟件系統和具體測試用例的全部步驟,並詳細定義測試用例的每一 步操作。

4.測試執行與缺陷跟蹤

工程實踐中多采用缺陷管理系統對軟件缺陷進行跟蹤管理。

使用工具對軟件缺陷管理的優勢:

 編寫良好的、標準的缺陷報告,比形式隨意的郵件、黃紙條、對話的效果要好的多。

 便於進行統計和分析。

 方便排定優先級來決定缺陷的修復順序。

 在軟件的生命週期內跟蹤軟件缺陷的修改情況,防止遺漏。

 可以方便的把未解決的問題及早的通知技術支持人員,便於開展協同工作。

 缺陷描述一般包括三方面:

 概要陳述:簡潔陳述,切中要害。

 再現步驟:對於如何再現缺陷提供準確描述。

 隔離嘗試:說明爲了影響程序行爲,測試人員做了哪些改變,並描述這些改變對系統的影響如何。

編寫測試報告組成:

分類:該問題所屬的模塊。

出現頻率:包括“經常”、“有時”、“隨機”、“無法重複”等。
嚴重度:包括“新特性”、“微不足道”、“文字錯誤”、“不合理或彆扭”、“次要錯誤”、“嚴重錯誤”、“系統崩潰”、“系統 死鎖”。
優先權:“低”、“中”、“高”、“加急”、“特急”。需要根據該bug對後續程序測試的影響來選擇。
選擇平臺:Bug的產生有時跟平臺有關,有的bug並不是在所有平臺下都會出現,所以需要記錄下該測試環境的平 臺、 操作系統、版本號等信息。
版本:本次測試產品的版本。
產品構建號:本次測試產品的產品構建號。
摘要:需要簡單明瞭的說明在什麼位置出現了什麼樣的錯誤信息。
說明:描述BUG的出處和BUG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準確反映錯誤的本質內容,要足夠詳細。
問題重現步驟說明:按照詳細操作步驟可以重現BUG,以方便開發人員快速解決bug,或以後翻查起來更方便理解 。注意,每一個步驟儘量只記錄一個操作。
附加信息:對於該問題的一些補充,比如錯誤日誌、期望結果或者期望什麼時候完成修改等。
附件:針對文字難以表達的或界面方面的問題,可以使用截圖補充,也可以在截圖上搭配簡單的文字加以說明。


發佈了2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8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