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年輕,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根據博主最近的動態也能看出來,博主準備跳槽了,然後結果是接受了OPPO給出的offer,也滿足了自己想去深圳走走看看的願望。

博主自小在農村長大,我是屬於那種不用家裏人管就能自我約束的人,所以成績這方面還不錯,在學校學習怎樣也不用家裏人擔心,還是比較省心的,不過因爲家庭的原因,自己也是那種比較注重家庭的人,所以博主是那種遵守規矩,條條框框的人,一切的人生軌跡就像是被安排好的那樣,一步一步,小學,中學,直到大學。
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自己的志願並沒有多麼的強烈,只有一點,不去北京,所以前兩個志願一個在福建,一個在廣東,然後被某同桌忽悠 “你想啊,那地方挨着臺灣那麼近,一個炮彈來了,你怎麼走?”,然後我就把志願的順序換了一下,來了廣東。

自己的大學生涯,細細想起來,開心倒是有了,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還真沒有,除了剛入大學的時候加入魔術社團,能選到自己感興趣的公選課,專選課。其實壓力還是有的。大三招實習的時候,去面試華爲,當時自己不自量力去面安卓開發,結果一輪就斃了,一問三不知,結果就回到了老家當地一家非常小的軟件公司做了Java開發,平時的工作就是寫JSP,寫一寫SQL,開學後就回到學校趁着秋招沒開始前想繼續找個實習,就在廣州的一家初創的金融公司做了一個月的前端開發。沒有亮眼的大學經歷,沒有亮眼的實習經歷,真的很難找一份好的工作,面試華爲的前端開發,過了兩輪面試,但進入了資源池,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備胎池”,再也沒有被撈上來。

10月底的時候,自己已經心灰意冷,不想再跟着舍友一天一天跑N個宣講會,然而還是一些不知道幹什麼的企業,就想着實習了,就這樣稀裏糊塗轉行測試進入了現在的公司,其實自己並沒有搞清楚自己以後想要做什麼,在當時,自己只想有一份工作並不想畢業就失業。實習了兩個月之後,我問當時測試組的老大,有沒有轉正名額,後來的事就是被現在的部門的測試組老大收留,拿了offer,就這樣留了下來,在那個時候我連自動化測試是什麼都不知道,就看到以前的組有人做這個,瀏覽器能夠自動執行,到了新部門,自己還嘗試着寫了兩個腳本,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只是效率很低,不過目的達到了,替代了人力,這種成就感只有第一次做出一點東西的時候纔會高興。那是我第一次接觸Python。

畢業前,組長找我說,你畢業後來負責一下UI自動化的項目,然後從7月份開始加班加點的學啊,那段時間項目重構,用了一個半月的時候搞完的時候,也就上線了一週左右,項目重構,我也得重構UI自動化框架進行優化,又花了一段時間,不過有了之前的經驗,時間上少了很多,主要用在迴歸測試,驗證一下項目的主流程,然後又接手了接口的自動化測試,不過那個時候老大隻讓我搞幾個場景的接口就行,也就20來個接口,後來需要擴大覆蓋面,所以纔去整理了1 2百個接口出來,當然不是理想的那種一個接口幾個用例,其實也就是比較簡單的驗證一下接口是否正常。在過去的半年中,自己惡補python基礎,Selenium,Requests;學習軟件測試理論基礎,網絡原理,學習Postman全套部署,Jenkins持續集成的部署,Linux,Mysql,Flask等等。

學的越多,接觸的行業內容越多,自己這種想要出去走走看看的想法就慢慢的膨脹起來,當時入職的時候,自己想的能夠安安穩穩的把這份合同做完,結果到了去年年底,自己獨立開發部署的測試數據生成平臺(用Flask框架做的)部署上線後,這種想法越來越大,然後自己就去了解目前的招聘需求,自己去了解學習了Appium,Docker,安全等等的內容。

自己還是希望做一些有技術的活,然後周圍有一羣志同道合的同事,如果碰到了問題,大家討論一下可能就解決了,集思廣益,然而自己就覺得自己有點閉門造車。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Testerhome這個社區,加入後就被裏面的技術乾貨和技術氛圍探討吸引住了,然後自己把自己的簡歷給到社區的招聘負責人“遇見”小姐姐,特別感謝小姐姐給我推薦崗位,因爲社區招聘工作也比較辛苦。

去OPPO面試的那個週六,這邊是下起了小雨的,比較涼爽,一面,二面就這樣過了,我是非常欣賞二面的面試官的,面試的時候我們聊得很開心,主管也提出了期望我加入OPPO的意願,其實我就覺得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OPPO這家公司平臺夠大,足夠支撐我去做一些我想要做的事,首先表揚一下OPPO的辦事效率,從6號面試到11號正式offer下來,時間精力不到一週,也是相當的快了。

當時的自己還是有很多疑問,經過私下與主管的幾次溝通,主管也對我做了幾次保證,進去之後肯定是可以接觸到核心技術的,這就是我最擔心的,我沒有看不起黑盒測試的意思,只是並不是我需要的,我需要有一技在身,我也不希望我讀個大學,到頭來的專業對口就這麼一點點,或許是我思考的太膚淺,但真的不是我需要的。

剛剛畢業半年,就離職了,有同事說我是敢想敢做的,或許吧,可能剛入職的時候自己也沒有去想到學一技在身然後跳走,只想把工作做好,我只能說是通過半年的學習和工作經歷,“滋生”了我想要離開去闖蕩闖蕩的想法。

在珠海讀書三年又回到珠海實習大半年,在廣州待過的日子也就2 3個月,但在我看來,深圳纔是年輕人應該去的地方,如果你有房有車,守着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沒必要折騰自己了,博主一無所有,只想趁着年輕,去打拼打拼,去鍛鍊鍛鍊。

這就是我的故事。

發佈了9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1 · 訪問量 2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