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工作一般基于什么原理?

实际的测试工作,我们基于以下七个方面为依据开展工作:

  1. 测试表明存在缺陷:测试可以表明存在缺陷,但不能证明没有缺陷。即使彻底测试了应用程序或产品,我们也不能说该产品100%无缺陷。测试总是会减少软件中剩余的未发现缺陷的数量,但是即使没有发现缺陷,也不能就正确的证明该产品就已经无缺陷。
  2. 不可能进行详尽的测试:不可能测试包括输入和前提条件的所有组合在内的所有内容。因此,除了进行详尽的测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风险和优先级来区分权重以便于集中精力进行测试。例如:在一个屏幕上的应用程序中,有15个输入字段,每个字段有5个可能的值,然后要测试所有有效组合,您将需要30 517 578 125(5 15)测试。项目时间表不会允许如此数量的测试。因此,访问和管理风险是任何项目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进行测试的原因。
  3. 早期测试: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测试活动应尽早开始,并应集中在已定义的目标上。
  4. 分类缺陷:少数模块包含在预发布测试期间发现的大多数缺陷或显示最多的操作故障,针对这类型的缺陷进行分类归并。
  5. 缺陷集群性:如果一次又一次重复相同类型的测试,最终同一组测试用例将不再能够发现任何新的错误。为了克服这种“集群性”,定期检查测试用例非常重要,并且需要编写新的和不同的测试来使用软件或系统的不同部分以潜在地发现更多缺陷。
  6. 测试的相关性:测试基本都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种类的网站受到不同的测试。例如,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与电子商务站点的测试不同,但是其之间还是存在必然的相关性。
  7. 需求缺失(没有需求):如果构建的系统无法使用并且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则发现并修复缺陷将无济于事。

当然,实际的运用也并不Early testing是将上述的原则都会运用上,也会相对的结合公司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发布了1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84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