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的一點體會

        2012年,美國的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臺,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這就是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更多信息可參考百度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7188.htm?from_id=8301540&type=search&fromtitle=MOOC&fr=aladdin

        接觸MOOC還是在不久前,由於要參加CSDN高校俱樂部2014年校企研討會,所以才專門實踐了一下這個新興不久的網絡課程形式,在Coursera上完成了註冊、選課、學習、參加課後討論的環節,唯一不足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能夠按課程要求提交作業和參加結業考試。

        通過這一系列環節下來,也形成了一點對MOOC的體會。

        MOOC這種形式是非常適合根據自己的個體情況進行再學習的人羣的,比如上班族。是一種個性化的教學形式。工作忙的時候可以稍稍減慢學習速度,在下班後或者週末每天可以用1-2個小時通過網絡完成學習,然後根據學習的目的和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做作業、交作業或參加考試。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很小,是爲自己量身定製的課程。

        從課程的多樣性上,可以說遠非培訓機構可比。截至到2012年11月,Coursera上就爲來自196個國家的超過190萬的註冊用戶提供了數十所著名高校的近200門課程,這些高校包括斯坦福大學、密歇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課程種類相當豐富。如此之多的課程資源,宛如置身知識的海洋,到處是瑰麗的寶藏。而且隨着MOOC的發展,國內的知名高校也提供了部分課程,並且國內也有很多相似的課程網站正在興起,爲中文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高質量的教學過程對學習效果是有較強的促進作用的。很多內容被分解爲多個視頻段,便於利用零散的時間。每個視頻段中都穿插了小測驗,用於檢查在過去的十幾分鍾當中是否聽明白了關鍵的知識點。課後有留的作業和社區的討論,可以與全球的學生討論問題分享知識。也有結業考試用於綜合檢驗學習成果。可以下載的課程的字幕、PPT等內容,有的課程還提供了多語種的字幕供學生選擇。

        在教學質量上,很多經典的課程可以看得出教師花費了大量的心血。每一個演示、每一個細節都體現出了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順着學生的心理而做的精心的設計,使得學習起來興趣更高,樂趣更大,不至於信心受挫。

        當然,從現實的數據來看,儘管Coursera有數百萬人註冊過課堂,但完成率僅是7-9%,這裏因素很多,比如語言障礙、聽力障礙、選擇的課程與個人不匹配等等,所以依然需要更多的推廣和普及。

        相對於傳統教育,MOOC提供了很多新穎的東西可以借鑑,二者並不矛盾,相反還有着互補的關係。傳統課堂教育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選擇起來可以參考大綱和學科設置。而MOOC往往是由學生自由選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隨意性,對所選課程的難易程度、前置條件等缺乏清晰的辨識。就像是正餐與快餐的區別一樣。但做爲針對性的課外補充內容還是會很有幫助。

        希望MOOC能夠更加繁榮,有更多的優秀教師、精品課程參與其中,促進互聯網時代知識在全球範圍內的交換和共享。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blog.csdn.net/caowenbin ——


發佈了14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9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