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隨嘮:軟件開發時間估算

    “這個功能相當簡單,所有你需要做的就是完成XYZ。這個應該不難吧聽到這些話是,我非常氣憤,而且說這些話的人幾乎都是跟技術不沾邊的人,或正在研究他們的第一個產品。想想他們在跟誰辯論軟件開發所需要的時間?但後來我意識到,即使我自己自己的項目預測要花去多少開發時間,我也是一籌莫展。如果連我自己都做不好,我何必對那些人惱怒呢?

  真正鬱悶的不是他們預估的錯誤。問題在於他們竟然認爲自己可以做出正確的估計。作爲開發人員,我們經常會發現,在軟件開發的問題上,一個外行人會很自然的把複雜的事情估計的很簡單、對你指指點點。

  這並不是爲我們的憤怒找藉口。但這引起了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爲什麼我們天生的預測複雜性的能力在遇到編程問題時會失靈?

  爲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大腦如何估計事情的。有些事情對於一些沒有經驗的人也很容易預估正確,但有些事情則不然。

  即使你從來沒有學過音樂,在聽到別人彈鬥、瑞、咪、發、搜、拉、希,你也能大概推測出這很簡單,一個人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就能演奏出來。同樣,當欣賞了宮崎駿的《天空之城》交響曲後,你也很容易推測出,這很複雜,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才能演奏的出來。

  爲什麼我們能夠很迅速準確的預估這兩首曲子的複雜性呢?這是跟我們用來判斷一個事情簡單和還是複雜的方法有關的。我們的大腦有一些現成的模式來完成這些事情,首先一個就是根據速度。這種情況下,大腦會辨別每秒鐘演奏的東西。根據每秒鐘演奏了多少東西,我們很容易有一個直觀的判斷曲子的複雜度。因爲用吉他演奏一首歌是一種物理過程,一種感官上的活動,我們的大腦很容易依此來推測速度,繼而轉換成複雜度。

  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天生的推測依據:體積。想想把一個泥巴房和一棟通天大樓放在一起對比。即使一個人從來沒有學過建築學,他也能告訴你通常設計和建造一個泥巴會比設計和建造一棟大樓要簡單。爲什麼?因爲我們天生的會使用物理體積作爲事物複雜性的一個指標。

  當然。上面說的這兩種邏輯分析並不是總是100%的有效。但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就是這樣幹,而且很成功。大多數情況中,我們在對物理過程評估時,我們的大腦會對物理事物進行有效的關聯,不需要依賴之前的經驗。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軟件。當一個不懂技術的人試圖對軟件開發時間進行評估時,有兩個很基本的直觀指標在輔助他們:以體積爲指標的複雜度和以速度爲指標的複雜度。但他們沒有意識到,軟件跟他們想象的不一樣。軟件本質上不是有形物質。沒有體積和速度。它的極小的組成部分可能會時不時的在電腦屏幕上閃現。正因爲如此,當面對開發一個Android應用時(或任何類型的軟件),我們的基本直觀感覺失效了。

  這第一點,速度,很顯然根本不可能被外行人拿來對軟件進行評估。於是很自然的,他們傾向於使用體積指標進行評估。要麼是根據描述文檔的頁數,要麼是根據軟件的功能用例數或特徵數(曾經做過一個臺灣的項目,光文檔就128M,其實也都是對一些功能的描述,很好。但功能開發沒什麼技術難點)。

  有時候,這種評估手段確實有效!當面對一個不是很大區別的界面,沒有特別的設計要求,而且很多。外行人很容易用這種方法估計出開發時間(其實很多大致相同的界面是可以複用或公用模板的,呵呵)。但是,通常情況下,對於軟件開發,體積並不能真實有效的反映複雜度。

  不幸的是,對於軟件的複雜度,唯一有效的推測方法是依據經驗。而且還不是時時都好用。作爲一個程序員,我知道,根據我之前開發過的相似的功能特徵,我可以估計出現在的這些功能特徵各自要多少開發時間。所以,我把總時間加起來,這就得到了完成整個項目需要的大致時間(當然這只是我美好的想法,畢竟沒帶過項目)。然而,事實情況中,每個項目在開發過程中都遇到二、三個瓶頸。這些瓶頸會肆意的消耗程序員的大量時間,你在遇到它們之前根本不會有所預見。它們會拖住整個項目,致使工期延後數週甚至數月(曾經在做Launcher開發的過程中,對數據UI更新界面理解欠缺,導致加班好幾個晚上。)。

  這些是沒有經驗的人在評估複雜度時不會理解的。他們不明白在其他事情上都很靈的方法,爲什麼放到軟件開發上就不靈了。所以,下一次當你聽到有人說我想你幾天時間就能把它開發出來時,不管是誰說的,都不要懊惱。深呼吸一下,告訴他你的理解,自己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發佈了5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8 · 訪問量 7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