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基礎補充(一)

一、JDK

1、右擊- 計算機- 屬性所示 選擇“高級系統設置“選項-->單擊”環境變量“按鈕。-->單擊”新建“按鈕,新建系統變量--> 在”變量名“文本框中輸入”JAVA_HOME“,在”變量值“文本框中輸入JDK的安裝路徑”D:\Java\jdk1.8.0_40“(自己安裝的JDK目錄)。單擊”確定“按鈕,完成環境變量”JAVA_HOME“的配置。---->在系統變量中查找”PATH“變量,選中變量單擊”編輯“按鈕,打開”編輯系統變量“對話框,在該對話框的”變量值“文本框的起始位置添加以下內容  ;%JAVA_HOME%\bin;   然後點擊確定---測試JDK是否能夠在計算機上運行  具體步驟是: CTRL+r   輸入”CMD”命令,在命令提示符後面直接輸入“JAVAC”,按下<Enter>,系統就會輸出JAVAC的幫助信息安裝成功。


在Windows 系統中,環境變量需要使用英文的分號進行分割;在Linux系統中,環境變量需要使用英文的冒號進行分割。此外注意全角和半角的區別。

補充:

Path是系統用來指定可指定文件的完整路徑。Path是用來搜索所執行的可執行文件路徑的,如果執行的可執行文件不在當前目錄下,那就會依次搜索path中設置的路徑。
Classpath是指定你在程序中所使用的類(.class)文件所在的位置。


二、語法  優先級查看 http://bbs.csdn.net/topics/360093442
1、邏輯運算符
 & 和 &&區別: & :無論左邊結果是什麼,右邊都參與運算。
                      &&:短路與,如果左邊爲false,那麼右邊不參數與運算。
        | 和|| 區別:|:兩邊都運算。
                    ||:短路或,如果左邊爲true,那麼右邊不參與運算。
2、位運算符
int a=5;
    System.out.println(a<<33);

    出結果應該是0纔對啊, 可是執行後發現輸出結果是10,爲什麼呢?因爲Java語言對位移運算作了優化處理,Java語言對a<<b轉化爲a<<(b%32) 來處理,所以當要移位的位數b超過32時,實際上移位的位數是b%32的值,那麼上面的代碼中a<<33相當於a<<1,所以輸 出結果是10. 

       3、成員變量和局部變量

區別:
1.成員變量在類中,局部變量在方法中        
2.聲明成員變量時可以不初始化(被final修飾且沒有static的必須顯式賦值),而局部變量必須手動初始化    
3.成員變量可以被public,protect,private,static等修飾符修飾,而局部變量不能被控制修飾符及static修飾;兩者都可 以定義成final型 
4.成員變量存儲在堆,局部變量存儲在棧
5.存在時間不同
4、java內存。
1:寄存器。2:本地方法區。3:方法區。4:棧。5:堆。
棧:存儲的都是局部變量 ( 函數中定義的變量,函數上的參數,語句中的變量 );
   只要數據運算完成所在的區域結束,該數據就會被釋放。
堆:用於存儲數組和對象,也就是實體。啥是實體呢?就是用於封裝多個數據的。
1:每一個實體都有內存首地址值。
2:堆內存中的變量都有默認初始化值。因爲數據類型不同,值也不一樣。
3:垃圾回收機制。JavaSE基礎鞏固
發佈了1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2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