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平板低迷,與iPAD差在哪裏?

 iPAD推出已經一年,本來對Android平板電腦抱有信心的廠商開始慢慢失去信心,Moto Zoom銷量不佳,三星Galaxy TAB與其說是平板電腦不如定位大手機,華碩、HTC紛紛推遲自己的Android平板電腦發佈時間,按說iPAD推出一年之後Google已經有足夠的時間追趕,現實卻證明並非如此。

 iPAD領先Android反映在多個方面,最明顯體現在待機時間上Apple領先太多,iPAD待機一星期至少還90%以上的電池容量,而大部分Android平板估計已經消耗殆盡了,可能這就是軟硬件一體化設計的優勢,現在看來要追趕iPAD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待機時間上可以反映喬布斯的英明,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喬布斯對平板電腦的定義更偏向電腦,與其它筆記本電腦相比,Macbook Air除了更優秀的外觀、結構設計便是待機時間的差異,如果說智能手機每天充電還可以忍受,平板電腦的每天一充則會讓消費者瘋狂,現在看來是Google將Android平板定義成了大的智能手機而不是iPAD上市之初人們對其的判斷。

 其實單就使用時間而言Android平板電腦與iPAD相比差距並不大,iPAD正常使用10個小時,Android平板電腦雖然一般達不到也可以做到5-8個小時,消費者一方面不希望平板電腦每天一充,另一方面又希望平板電腦能隨想隨用,這一點成了iPAD與Android平板的最大優勢。

 有人將Android平板出師不利歸咎於Android3.0剛剛推出,而Android2.3本不是爲平板設計,如前幾天Acer推出平板時認爲目前推出平板恰逢其時,卻沒有看到Moto的Zoom同樣是基於Android 3.0一樣賣的不好,喬布斯的理念之所以能夠實現,源於處理器、軟件、整機的一體化Turnkey模式,而Google僅僅是一家OS提供商,近期傳出Google正在聯合ARM希望推出標準處理器的原因估計也在這裏。

 現在看來短期內Google解決此問題的難度不小,作爲平板電腦廠商如此在如此惡劣市場下該如何與Apple iPAD抗衡呢?其實大陸許多本土廠商已經開始給出答案,如e人e本將重點放在手寫以便解決部分消費者輸入難題,智器則將重點放在了電子書或雜誌的閱讀以更好滿足對PDF或雜誌有特殊需求的讀者,聯想在Android基礎上優化了瀏覽器方便大陸消費者對網上視頻的熱衷,而以瑞芯微、君正、盈方微爲代表的方案商則將重點放在BOM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滿足中低端消費者的需求,這些以差異化彌補系統不足滿足特定消費者的市場定位相信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相當有效。(老杳)


laoyaoba

老杳吧:集成電路社區–欲知半導體動態,速上LAOYAOBA

【版權聲明】:本文爲老杳原創,歡迎轉載,但必須註明“信息來源:老杳吧”及其他相關信息(作者姓名等),並保留原文鏈接。  

發佈了51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13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