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協議分層

    OSI 曾試圖變成全世界計算機網絡都遵循的統一標準。但是它的結構複雜,開發週期長以及分層不合理等方面導致被淘汰。而非國際標準 TCP/IP 協議卻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TCP/IP 通常被分爲四層系統協議,分別是應用層、運輸層、網際層和網絡接口層。

第一層:網絡接口層
    網絡接口層是 TCP/IP 協議的底層,是整個體系結構的基礎部分。與 OSI 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相對應。主要負責接收 IP 數據包並進行傳輸。也就是把 TCP/IP 包放入網絡介質上並且從網絡介質上接收 TCP/IP 包。通常包括系統的驅動和計算機的網卡等。

第二層:網際層
    網際層用來處理網絡中流動的數據包,數據包爲最小的傳遞單位。IP 協議就在這裏,負責對數據加上 IP 地址和其他的數據以確定傳輸的目標。

第三層:運輸層
    運輸層主要負責兩臺主機上的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即向高層用戶屏蔽通信子網的細節,提供通用的傳輸接口。其中 TCP 協議提供可靠的數據流運輸服務,UDP 協議提供不可靠的用戶數據報服務。

第四層: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也就是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應用層的重要特點就是它的"可擴展性"。某個具體的應用層協議所提供的服務往往不能滿足用戶所有的需要,在此情況下,協議的制定者必須爲用戶提供對協議進行擴展的手段,使得用戶可通過二次開發來滿足自己的特殊需求。
發佈了4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5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